从脏臭一“角”到靓丽一“景” 三年“厕所革命”,泸州新建改建千余座厕所
张坝滨江景观大道1号厕所外型与景观大道的运动时尚风格融为一体
张坝滨江景观大道1号厕所内设施齐备
张坝滨江景观大道1号厕所内的无障碍设施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市城管执法局供图)
城市中,市民如厕方便快捷,不再排长队。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通道、残疾人坐便器,方便照顾老人、孩子的第三卫生间,无一不体现出人性关怀。
乡村里,农户改掉多年来茅坑和猪圈在一起的老传统,实现圈厕分离,有了单独的卫生间,过上了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的乡村生活。
当前,泸州市三年“厕所革命”正迎来收官之战。从脏臭一“角”,到靓丽一“景”,“厕所革命”不仅解决了市民如厕的民生小事,提升了生活品质,也见证了泸州城乡人居环境的巨变。
1
公共厕所
提升品质凸显人性
近年来,市民感受到公共厕所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不再仅停留在满足市民如厕的基本需求上,而是服务功能更齐全,公共厕所品质化、标准化、人性化更加凸显。
周末,天气晴好,张坝桂圆林景区热闹起来。景区里随处可见干净整洁、设施齐备的公共厕所,就算人多的周末也再难看到排队上厕所的场景。每座公厕都有独特的造型,自成一景。张坝滨江景观大道1号厕所,现代感十足,非对称几何设计的厕所犹如展翅的大鹏,与景观大道的运动时尚风格融为一体。
市民黄怡带着5岁的儿子来张坝滨江路骑车,提起这里的公共厕所,她特别提到了近年来公共厕所里新增的第三卫生间。她说,这解决了她独自带着儿子上厕所的大难题,“景区往往人多,上厕所又不放心让孩子单独去男厕,孩子小就只能带着去女厕,但这总让我觉得有些尴尬。现在公共厕所有了第三卫生间就不一样了,方便我如厕时照看孩子”。
人性化,是近年来指引泸州市“厕所革命”的一个方向,新建、改建公共厕所在功能设施上增加了许多人性化的考虑。第三卫生间的出现,为独自带孩子上厕所的异性家人、带着病弱老人的异性家人提供了方便,解决了异性如厕不方便照顾的问题。残疾人蹲位、无障碍通道等设施的建设,则为残疾人如厕提供了方便。
近年来,全市公共厕所加大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在旅游公厕率先引进生物除臭等设施设备、合理调整男女厕位比例、设置第三卫生间、安装烘手器和纸盒等。同时,在百度地图上完成292个旅游厕所的录入,市民出行找厕所手机上就能完成,非常方便。
公共厕所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如今,走进酒城的公共厕所,整洁的地面、干净的洗手台、水冲厕所、空调、感应水龙头等几乎成为标配。干净、整洁、没有臭味的如厕环境,提升了人们的如厕体验。彰显地方特色的造型设计,对老、弱、病、幼群体更加友好的人性化细节打造,不仅提升了公共厕所的品质,也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
2
农村户厕改造
改变的不止厕所
三年“厕所革命”,更大的变化来自广袤的农村。户厕改造的好政策,让许多农户搭着政策的“便车”过上了新生活。
泸县云龙镇伏尔村的罗元强,今年最满意的一件事,就是家里有了独立的卫生间,这得益于“厕所革命”在农村推行的户厕改造政策。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罗元强的农房也变成了砖混结构的洋房,但猪圈和茅坑在一起的传统布局,让罗元强一家虽然住进了“洋房”,但卫生条件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一家人继续忍着猪圈和茅坑的脏臭如厕,夏天冲凉还要腾出手来驱赶蚊蝇。
不过,这一切在今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罗元强一家用上了独立的卫生间。最近两年,村里一直在进行户厕改造的宣传,去年罗元强就计划着搭上这趟政策的“便车”,让家里卫生条件改一改。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后,罗元强把原来的猪圈隔出一个5平方米左右的单间作为独立的卫生间,贴上了瓷砖,安上了抽水蹲便器、洗手盆,还装上了淋浴。和猪圈分开的卫生间干净、卫生,没有蚊蝇困扰,一家老小还能在这里舒舒服服地洗澡,别提多高兴。
除了改造卫生间,罗元强还把房后裸露的粪坑也一并改造了。粪坑加盖并留出排气孔,没了臭味,还少了蚊蝇。就连家里厨房废水也接到屋外的三格式化粪池里,经过净化再外排。
罗元强说,这次改造,政府补贴了“大头”,自己只出了1000多块钱,小投入就让家里卫生条件大变样。村里有800多户农户,大多数农户都跟他一样,自愿进行了厕所改造。通过改造,不仅农户家里的卫生条件好了,以前各家各户污水直排的问题也解决了,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不再污水横流,村里的环境卫生也有了很大变化。
农户改出了新生活,伏耳村改出了新风貌。伏耳村的单户、连户改厕模式,也被列入《四川省农村厕所革命典型技术模式汇编》。
“厕所革命”改变的不仅是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条件,也从根本上改变着农户的旧观念。伏耳村的变化,只是“厕所革命”在农村推进的一个缩影。三年来,泸州市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策、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方式,借鉴先进经验,加快实施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加强粪污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3
小厕所承载大民生
三年新改建厕所1024座
人的一生约有3年的时光在厕所里度过,小厕所里承载着大民生。今年是“厕所革命”收官之年,三年来,泸州市各级各部门共投入3亿余元开展“厕所革命”,解决老百姓民生问题,提升生活幸福感。
据了解,2018年-2020年,省上共下达泸州“厕所革命”目标任务新建709座,改建227座。截至2020年12月底,泸州市共完成新建厕所761座,完成目标任务的107.33%;改建厕所263座,完成目标任务的 115.86%,超额完成3年任务。
三年来,泸州市把厕所建设的品质化、标准化和人性化作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重要抓手,制定了《泸州市推进“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全力推进全市“厕所革命”。
为推动“厕所革命”,泸州市发挥公共财力带动作用,统筹融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公共厕所和农村户用厕所建设改造,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创新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筹集厕所建设管理资金,积极探索“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等市场化运行模式,鼓励社会资金和力量参与公厕建设和管理。
“厕所革命”开展后,泸州市对厕所现状、布点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对城乡、景区、公路、车站等厕所的布局进行了统一规划,依法对厕所选址方案进行公示,全面统筹厕所建设,提高规划可操作性,坚持“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原则,结合泸州市实际,科学编制公共厕所建设专项规划,制定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方案、选址用地保障等情况。
三年来,泸州市努力把“厕所革命”这件民生小事办好、办实,使公厕从脏乱差的一“角”变成靓丽的一“景”。 通过“厕所革命”,全市厕所体系从生理代谢的场所,到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管理规范,兼具卫生整理、休息乃至审美、商业、文化等功能融合的新空间,体现了生活观念和环境意识的进步,成为物质和精神文明提升的标志。
新闻推荐
在家门口将“生命种子”传递出去 泸州市首例本地采集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顺利完成 泸州也成继成都后全省第2个具有中华骨髓库备案的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的城市
小郑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川江都市报记者刘明霞摄影报道本报讯近日,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忠山院区血液内科层流病房...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