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影响结实率 但总产量稳中有升

四川农村日报 2020-10-27 06:59 大字

本报讯(实习记者 杨都)最近几日,天气晴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国家级、省级有关水稻专家对泸县、隆昌、合江、富顺等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农业农村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开展再生稻测产验收。“今年再生稻蓄留面积增加,水稻有效穗增加,虽然后期雨水较多,结实率有所降低,但总产还是稳中有升。”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广总站水稻科科长周虹告诉记者。

再生稻是晚秋粮食生产的重要内容,其扩面稳收,对四川省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10月21日,泸县再生稻测产结果出炉:通过现场考察和实际收打,评估全县再生稻平均亩产167公斤。“这个平均亩产比去年增加了3公斤,同时由于泸县今年再生稻蓄留面积增加,有收面积更是达到46.6万亩,总产量也是相应增加。”泸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徐魏告诉记者。

泸县实现单产和总产双增,成绩来之不易。徐魏告诉记者:“早前因为受到连日降雨影响,再生稻结实率受到影响。但是泸县今年有项目支撑,再加上鼓励农户施用再生稻粒芽肥,且栽培密度增加。”

同日,隆昌市验收组通过对5个镇示范区实地察看,按产量水平分别确定了三类田块比例。其中,云顶镇方田村农户郑昌禄实施的1.8亩内6优107示范田块,亩产337.3公斤;中等田块和下等田块亩产分别是253.0公斤和180.5公斤。按上、中、下等田10%:70%:20%的比列加权平均,万亩示范片的再生稻平均亩产为246.9公斤。验收组认为:示范区内降本增产效果显著。

10月22日,相关专家前往合江县杂交稻内6优107再生稻示范片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田块平均亩产量为256.34公斤,较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10月23日,富顺县再生稻实产验收结果也出炉,10000余亩再生稻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超过240公斤,达到川南再生稻区较高产量水平。

对于本次四川省多地进行再生稻测产验收的综合数据分析,四川省再生稻专家、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徐富贤研究员表示:“今年再生稻灌浆期持续阴雨情况,对再生稻产量有一定影响。不过由于技术到位率高,有效穗多,总体表现今年仍是再生稻高产年景。”

周虹介绍,今年四川省安排再生稻高产技术示范资金2000万元,资金用于泸州市宜宾市自贡市等7个市30个县开展再生稻高产技术示范。各地依托项目实施,再生稻蓄留面积增加,据农情调度,全省再生稻蓄留面积增加 18.6 万亩。周虹告诉记者,虽然全省再生稻的总产量没有统计出来,但从目前的测产情况来看,总产量基本能保持稳中有升。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四川省再生稻有收面积418.5万亩,单产125公斤,总产量52.8万吨。

新闻推荐

“芋头村”拔穷根 潮河镇沈家庵村特色种植助脱贫

本报通讯员钱玉军林莉初秋时节,潮河镇沈家庵村一派丰收景象:在连片的芋头地里,村民们正忙着收获劳动成果,一墩墩芋头...

泸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