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管理 泸县党员流动不流失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8-12 06:35 大字

□吴威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在外务工几十年了,真没想到在这里也能找到我们的党组织!”8月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务工的泸县云锦镇桂花村老党员杨增云,收到云锦镇驻南宁市党支部邀请参加支部活动,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泸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超30万人。为有效破解外出务工党员归属感不强、流动中流失等难题,泸县在云锦镇试点开展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模式,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新路子。

流出流入管理有方

“以前很多党员外出务工,可能多年未归,后来就失去了联系。现在他们既可以跟我们保持联系,也可以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云锦镇组宣统委员温利江说。

为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云锦镇开展了“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活动,建立外出党员微信群18个,确定每周五为动态报告日,由支部汇总收集上报镇党委,实现了外出务工党员信息动态调整并及时更新。在此基础上,所有党支部向外出党员发放“一证一卡”,即“流动党员活动证”和“流动党员连心卡”。“流动党员活动证”是党员身份的证明,记录党员去向、从事工作、预计滞留时间等相关信息;“流动党员连心卡”记录党员基本信息、流出地服务电话和拟流入地支部联络方式,搭建联系沟通桥梁,引导党员主动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同时,在党员外出地相对集中的贵阳、成都、重庆、中山等地,选聘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好的党员同志担任“流动党员联络员”,负责跟踪联系、协调服务该市的在外党员,做到联络服务有专员,确保流动不流失。

“要破解流动党员归属感的问题,就要建立驻外党支部,把我们的流动党员凝聚起来,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家的温暖。”云锦镇党委书记郭武灿在谈到建立驻外党支部的初衷时表示。

云锦镇在外出务工党员相对集中的南宁、贵阳等地,建立外出务工党组织。把思想素质过硬、党性观念强、服务意识优、示范带动好的党员选任为党支部书记,配强班子领头雁。今年5月,云锦镇党委在南宁市建立了第一个外出务工党支部——云锦镇驻南宁市党支部,任命广西建工二建副总经理张德银同志为该党支部书记,让身处南宁的流动党员有了“家”。

党建引领助力发展

有了“家”,还要把阵地建起来,活动开展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党组织的党建引领作用。云锦镇党委依托现有在外建筑类企业70余家、务工党员 200 余名的行业特点,将支部活动阵地建在建筑工地上,在“七一”、国庆、春节等节日开展支部活动,同时也为外出党员解决实际困难,使外出务工党员就近感受组织温暖。

“我们一定要把阵地建好,把我们的队伍力量凝聚起来,充分发挥队伍对外引领和对内建言献策的作用,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张德银说。

为加大对外出优秀党员的回引,云锦镇党委建立了3个返乡创业园,在土地流转、税费征收、审批程序等政策上予以优惠和简化,并根据投资强度和经济社会效益给予财政扶持。通过驻外党支部以商招商、举行视频招商推介会等方式,大力发展“归雁经济”,以党建引领助推经济发展。

目前,该镇已建立驻外党支部3个,凝聚流动党员300余人,为7名流动党员解决了子女入学问题,回引优秀外出务工党员 12 名,落地企业 4家,收到流动党员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32条。

新闻推荐

服务为先 全力做好高粱收购

◎刘静眼下正是高粱收购季,泸州市泸县奇峰镇5000余亩订单高粱喜获丰收,为全力做好高粱销售工作,奇峰镇积极做好联系、核价、...

泸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