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泸州路过系列之 九百年的小市水码头(三)

川江都市报 2020-07-22 00:59 大字

小市老街洞宾亭川江都市报记者 曹卫兵 / 摄

◎陈鑫明

泸州过河——小事(市)。这一口头禅在泸州人的口耳相传中,不知流传了多少代。小市在泸州城下,凭借独特的地域优势和水运条件,见证了泸州千百年来的人文历史。

翻开地方史籍文献,零星典故与历代诗词,历历在目。走进小市去触摸那些建筑元素、老街古巷,临江水码头犹如断金碎玉,将小市的人文历史串成了一条长线。

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那些久远的记忆,已不再深刻和清晰。然而,想要寻找小市的昨天,却可以借助名人题咏、古代建筑、老街风情,去见证这座凭借两江水运滋生的小镇所失去的文明。

演绎多少风流留下多少传说

杨升庵从泸州城渡江,前往小市,探寻朋友,口占五言为纪,可见对友人的情谊。他以“小市”为题的诗,还有“花骢小市频频过,落日凝光缓缓归”“江阳酒熟花如锦,别后何人共醉狂。”小市五峰山上的李氏园林,让杨升庵在泸州品尝到了佳果,欣然为主人园林而歌。

清康熙渔洋山人王士祯,在公元1672年以江阳竹枝词的神韵之笔,为小市风景写下了一首好诗章。他在晨起渡江,登五峰山过北岸寺所云:“江郭绕江合,携琴来五峰;水容清滑笏,山态碧玲珑;云树孤城外,风帆小市东。香林回望好,下界一空濛。”之后,他又在小市抚琴台曰:“明月生琴渡,如闻弹履霜;猿声何处发,今夜宿江阳;更有巴渝曲,能沾旅客裳;枫林前处远,叶叶似潇湘。”诗中的景,诗中的情,无声胜有声,笔调淡雅,极富神韵。

赵熙夫子光绪年间莅泸,在除夕之夜,过小市品尝香花酒后,兴奋不已,口占《除夕杂诗》一首为纪:“小市香花酒味香,半霜黄韭迓青阳。同舟互祝长春福,岁岁官船出故乡。”回想当年出川上任,在小市搭乘去吴楚的盐船离开故乡,同友人一醉方休,何等快哉!

小市,普普通通的一座古镇,九百多年来,经无数文人墨客点染,变得溢彩流光,氤氲出一股浓郁的历史韵味。小市安静地躺于两江之滨,上百年来,流水带着泸州的乡情、乡音,梳理着古朴的街巷、码头。长沱两江的滋润,使得小市浸透着水光月色,流淌着悠长古韵,积淀着人文底蕴。十街八巷,青瓦粉墙,高低错落的民居与岸边的千帆,倒映江中,宛如一幅泼墨酣畅的画,三华山、马鞍山、五峰山横卧,俯仰之间,一种气度油然而生。

远眺工部滩头的渔舟点点,余甘渡口的祥云翻动,抚琴台下的纯阳洞,盐巷子内的酒旗飞舞,临江大码头的烟雨朦胧……小市,演绎着多少风流,留下了多少传说。

一个崭新定位

迎来勃勃生机

小市从明清以来,因盐运繁荣、商贾云集、居民殷阜,而甲于江阳。

清光绪时期,四川总督丁宝桢改革川盐运务,官督官运。小市各码头云集运盐大小船只4000余艘,泸州运盐船帮成为当时朝廷认可的川楚八大船帮之首。运盐船分为计岸、边岸、楚岸之盐船,盐船也就成了官船,但凡出川的士大夫、大贾巨商、行旅,无不从小市搭乘运盐船而下吴楚,到扬州转运河入京。所以,才有赵熙笔下的“岁岁官船出故乡”一说。

据史载,南宋以来,临安的粮食、军马以及朝廷的物资全凭四川水运,每年运送的军粮达150万石,从泸州小市各码头发运的粮船达千艘,运量数万石之多。从沱江上游金堂运来的烟叶、资中的糖、邓关的盐,都在小市码头集散中转。永宁河下来的云贵山货、土特产品及朝廷贡品,也在小市转上川江盐棒大船,运往邓关、自流井的竹木,可年达数十万根。发达的水运,成为小市经济的支撑,在沱江口为第一大码头,在川江范围,算得上是36大码头中全国性的一个商业集镇。四方商家扬帆而来,盐船官艘、商旅之舶,日夜进出不绝,好一派“青箬海商船舫集,红装营妓管弦新”的繁荣景象。

小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凭借一江水运托起数百年的繁荣。小市的不少盐商、士绅,纷纷解囊出资,倡修寺庙、宗祠、牌坊,以祭先贤,传世显荣。《泸县志》记载,仅临街牌坊就有9处之多,占泸州城中牌坊总数的七分之一。小市曾先后兴修九宫十八庙:宝莲寺、定水寺、观音阁、洞宾亭、川主宫、桓侯宫、王爷庙、玉龙宫、葆贞观、陈公祠、水神祠,真武宫、文江馆、三教洞、抚琴台、观凤亭、宿云寓、归子寺。

明正德十三年考取举人的何其贤,在大街修建奎光牌坊;嘉靖十六年,为进士李继贤建戊戍进士坊;明万历二十年,为赠副使吴鹏翼,参政吴谦呈在大街建钦承三分坊;万历二十九年,为御史王藩臣建御史坊;清雍正五年,建马曾氏节孝坊;乾隆五十六年,杨世俊妻奉旌建杨肖氏节孝坊;仅在光绪年间,就先后修建节孝总坊、孙宋氏节孝坊、陈毛氏节孝坊等。

古代牌坊不仅是体现民风民俗的重要载体,也记载了某一时期地方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人们可以借助这些建筑符号,去了解地方的人文历史。

小市,作为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部分,无论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都积淀了不少历史痕迹。临江岸倒退街(今称“半边街”)的灰瓦粉墙、吊脚楼和青石板老街,还依稀可寻当年盐码头的影子,“达园老宅”的石牌坊、石门,还留存着一个个建筑符号……

小市,早已定格在历史的轮回中,那些老街古巷,码头长歌,似乎并未走远,依稀可见。俯瞰小市的历史人文,当年有多少商贾为小市的繁荣而惊叹,多少文人墨客为小市的景致而动容?

如今,伴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小市已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枢纽,有了属于这座往昔古镇的崭新定位,而所呈现出的,依然是一派勃勃生机。活跃的港口经济,蓬勃的物流产业,发展的长江水运,小市,又将迎来春和景明。

(完)

新闻推荐

福集镇 无偿献血

本报讯(雷凤丽)7月13日,泸县福集镇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活动现场,前来献血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分别来自政府、卫生院、企业、学...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