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女博士董丽 五个“霸道”第一次
董丽(左三)与同事们一起战役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女博士董丽在战役一线见证了5个第一次:出诊、值班、收治患者……有苦有乐,别样“硬核”,相当“霸道”。
第一次使命在肩。疫情开始,董丽就和同为医生的老公主动请缨,时刻准备赶赴前线。2 月 15日,出征的号角吹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泸州新冠肺炎应急医疗队第四次出发了,董丽是队员之一,前往泸州市传染病医院。
第一次收治病人。2月19日是泸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患者最多的一天。“4 名确诊患者即将入院。”18:00接班后,收到通知的董丽迅速准备床位,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20:20、22:00,4名患者分别转入,董丽协同为4名患者安排入住、监测生命体征、询问病史、完善病例资料等。第二天为他们进行抽血,完善相应检查,收集舌苔等资料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中医治疗专家组汇报。
第一个“煎熬”夜班。2月21日,轮到董丽值夜班。虽然里三层外三层,但丝毫没有发热的感觉,隔离病区里空荡荡的走廊上吹着湿冷的风。夜晚的低气压和 N95 口罩都让人呼吸困难。董丽睡在办公区里简易的折叠床上,用军大衣当被子,靠“小太阳”取暖。“又冷又痒又饿。”董丽说:“我甚至想起了寝室里还没有吃完的半根火腿肠。”
第一次“难受”出诊。2月24日23:00,董丽接到去泸县云龙接患者的通知。返程途中,在转运救护车内部的负压舱里,董丽陪护着即将入院的患者。憋闷的空间,“全副武装”下,董丽觉得全身冒冷汗,心慌呕吐,口罩无法取下,董丽只能将呕出来的胃酸又咽回去,“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恶心。”董丽说,“当时患者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一会就到了,完全是靠‘我是一名医生’的意志支撑着。”
第一次感受“胜利”。2 月 26日,泸州2个家庭5名患者治愈出院,单日出院人数之最。“最小的患者”“两个家庭”“胜利的曙光”是当天的标签。董丽说:“看到他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我觉得温暖又自豪。” (汪建英 王凡)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校宏自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泸县建校党委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迅速行动,精准施策,织牢校园疫...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