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自愿抗疫10多天 家人:就当他还在部队
游泳正在搬运物资,准备再次出发
早上9点过,游泳送完同事回到江阳区疾控中心。停好车后,他习惯性地到库房整理物资,做好随时出车的准备。
今年45岁的游泳,并非江阳区疾控中心的员工。但从1月24日接到一个电话起,他就当上志愿者,十多天来,每天在这里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疾控中心的领导和同事已把他当成同事,他也融入其中。
◎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摄影报道
一个决定
1月24日早上8点过,游泳接到叶玉波打来的电话:“这个年我们聚不了了,疫情形势严峻,我们不放假。单位缺人得很,我已经连续上两天班了。”叶玉波是游泳20多年的战友,感情很好。
“缺人?那我来帮你们嘛!”游泳挂断电话,向母亲和妻子说了一声“疫情有点严重,我去泸州帮忙了”,就从老家泸县云龙开车来到江阳区疾控中心。这天是除夕,原计划一大家人热热闹闹吃顿团圆饭,游泳却说走就走。
游泳曾在西藏服役24年,副团级,平时很少回家过年。2019年1月转业自主择业回到泸县老家,打算好好陪陪家人。“这次情况紧急,一大家人又缺我一个,他们说,就当我还在部队。”游泳说,除夕一大早离家,起初担心老母亲不理解,后来得到全家人全力支持,他感到很欣慰。
一份坚守
1月24日早上9点过,游泳来到江阳区疾控中心。“听说你们很忙,缺驾驶员,我来帮帮你们。”游泳开门见山。此刻,他并不知道在这场战役中,疾控中心离病毒最近,在防控的最前沿。
十多分钟后,游泳出了第一趟车。和疾控中心的消杀人员等一起,到黄舣镇集中医学观察点开展工作。来之前,游泳只认识战友叶玉波一个人,以为就是开开车、跑跑腿。“当车上的人下来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双层手套,我才意识到,这个单位的工作不轻松。”游泳说,到现场后每个人都很忙,做调查、询问、消毒,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他不懂专业知识,只能打打下手、递递东西。
疫情期间,疾控部门的专职驾驶员有多累?江阳区疾控中心原来有两名驾驶员,加上游泳,三个人连轴转。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出车七八趟是常态,凌晨一两点钟随喊随到,何时出门,何时收工,谁都无法回答。驾驶员习惯一出门,就把面包、方便面等干粮备足,一日三餐难以规律。
当专职驾驶员,游泳是第一次。不熟悉乡镇之间的路,对路程不够了解,只要有空,他就打开手机地图研究。“通滩、分水岭、江北……以前对江阳区了解不多,这段时间去了很多地方,有的地方去了好几次。”这些天来,游泳一天最多的时候跑了十多趟;有四五次凌晨一两点接到疫情报告,赶赴现场,工作到天亮;有时一早出发,晚上七八点钟才回来,中午大家啃面包,晚上吃泡面……
“流调、消杀的专家们,吃饭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他们才是最累的人。”游泳说,专家们对他很照顾,经常提醒他,没有穿防护服,不要离得太近,要保护好自己。看着专家们忙碌的身影,他只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送饭、送干粮、搬运物资,送样本到市疾控中心……
一个使命
从1月24日到现在,游泳中途只回了一次家。正月初六(1月30日)上午,他回去洗了个澡,拿了两套换洗衣服,在家仅仅停留了一个多小时,又回到江阳区疾控中心。
这些天,游泳吃住都在疾控中心的驾驶员休息室。一张一米多长的旧沙发,一张简陋的床,是游泳和其他驾驶员换着休息的地方。沙发短,躺上去腿打不直,游泳笑着说,蜷起睡还暖和些。
虽然平时长期在泸县云龙居住,但游泳在泸州城区也有房子。“这么多天来,你轮休时回去休息一下不好点吗?”记者问他。“在哪里都能休息,万一有事要出现场,回去反而耽误时间。在这里随喊随到,方便得多。”游泳说,比起一线的疾控人员、基层医护人员,自己算不上苦,“以前说当兵的苦,这段时间和他们一起跑了这么多现场,他们也苦,同样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让人钦佩!”
游泳不是疾控中心的员工,开车是他自愿的,要离开也没有人会阻拦。十多天来,游泳每天给家里打一次电话报平安。 有时候,家人问他,是不是和病人很近,是不是休息得不好?什么时候能回家?对病人、对风险,游泳总是轻描淡写地回应。他反复给妻子说,和回家比起,疾控中心更需要他,他不能当逃兵,不能退缩,先完成任务再说。
游泳从老家出发来泸州时,随身带着党徽。他每天都将党徽戴在胸前,这名21年党龄的退役老兵只有一个心愿:等这场战役胜利了,我再回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朝俊记者梅影)近段时间,为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泸县法院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组建“四支先锋队”(班子先锋队、党员...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