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联动 五增两减 泸县探索乡镇便民服务新路径

泸州日报 2020-01-03 11:38 大字

本报讯(李飞霏 记者 张婷) 2019年,泸县县委抓住机构改革契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化”“本土化”,构建四级联动服务机制,着力探索便民服务“五增两减”的泸县路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四级联动,构建“10分钟服务圈”。泸县县委分别在县、镇、村、居民聚居点设立便民服务机构,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10分钟政务服务圈”。在县级层面,专门设立行政审批局,对企业开户、施工许可等事项进行集中审批;在镇级层面,设立20个便民服务中心,共调剂核定编制200名,承接了140余项下沉审批和服务事项;在村级层面,设立302个便民服务站,专门安排各村(居)民小组的便民服务代办员具体负责重点代办事项;在居民聚居点,设立731个便民服务点,构建起“全覆盖、零盲区”的基层服务体系。

坚持优化协同高效,五增两减,增强群众获得感。泸县县委聚焦简政放权,下移服务“增事项”。通过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和镇(街道)“双认可”、县委编办和县司法局“双把关”的机制,向镇(街道)下放行政权力144项。聚焦个性多元,拓展服务“增功能”。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创新设置农民工服务窗口,提供多元化服务,从16个方面细化出31条具体措施。针对兵员大县的实际,在镇(街道)统一增设退役军人服务窗口。建立优抚自然增长机制;聚焦暖心贴心,真情服务“增举措”。在服务时间上作延展,全面推广延时、错时、预约服务。拓展自助服务,安装社保自助服务一体机,建成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大厅,实现社保查询、水电气缴费等32项服务全天候可办。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统一设置免费书吧、饮水、便民药品、充电等服务项目,打造温馨便民服务环境;聚焦线上线下,智慧服务“增效率”。全面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成果,推进政务信息“互联互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开发“爱泸县”APP,整合全县政务金融、医疗教育、公共事业等资源,打造更便捷的“政务+N”模式;聚焦快速便捷,绿色服务“增活力”。建立重点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行保姆式帮办代办,对于县级以上审批权限事项,由窗口人员协助投资方对上跑办,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85个工作日。扎实推进“照后减证”,建立《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度》,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全流程3个工作日内办结。采取“容缺预审”机制强化并联审批,推行商事登记证照联办,将“多头找部门”“多次办理”变为“一个窗口”“一次办结”;优化工作流程,群众办事“减次数”。对县镇村服务事项要素、环节、裁量基准等进行优化,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开展在线填报、在线提交和在线审查,实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力争更多事项实现审批“不见面”、群众“不跑路”;优化工作方式,办理过程“减时间”。开展异镇通办服务,建立“零跑路”主动服务体系,开展快递代送达服务。

新闻推荐

家校零距离 携手促成长 泸县四中初中部开展秋期课后服务家长开放日活动

家长走进课堂◎石半丁川江都市报记者何晓梅文/图12月21日,泸县四中初中年级部开展以“走进课后服务课堂,快乐学习与你分享...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