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南中学往事 散发红色光芒

四川农村日报 2019-12-06 05:39 大字

残存的泸南中学校名牌。

远眺泸南中学旧址常乐寺。

□曾佐然 文/图

泸南中学创建于1944年,创建地在当时的泸县常乐寺,创建人是泸县地下党员刘国瑞和袁彬夫妇。学校的创建,有着一段曲折、艰难的历史,它不仅是泸县抗战期间川南地下党员活动的大本营,还是著名作家琼瑶魂牵梦绕的地方。

如今,承载着泸南中学这一段往事的学校旧址常乐寺,依然静静地隐藏在四川泸州的乡村。

旧址藏身乡村古寺

沿着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一路前行,就到了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常乐寺村。从远处眺望常乐寺,会看到两个四合院,整个建筑是木石结构,土木架构的墙体中,部分已经垮塌……

近看常乐寺,门坊高矗,中间“泸南中学”四个大字只有“南”字被完整保存,隐约可见坊顶上竖书红色“聚贤书院”,寺门两侧的楹联被石灰涂抹,难以辨别上面的字迹。门坊左右两侧悬挂了四块同样的“泸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碑刻。

走进寺内,只见墙体剥落,灰尘和蜘蛛网满布,里面堆放着柴火枝桠,寺内的菩萨、座椅等早已不见,有的房间已经垮塌,只留下几堆残垣和几根木棒苦苦支撑。

杂草、杂树在其间野蛮地生长,高过人头,让人难以下脚。从墙壁上残存的一些纸张和书写的标语看,这里曾是私人住宅,饲养过牲畜,也做过村委会、老年协会活动场所。

常乐寺大门前面是学校操场,后因修建公路挖断了操场,村民把操场变成了菜地。菜地旁边,一栋砖混小楼已经是铁锁把门,人去楼空。

常乐寺在风雨中飘摇,这里早已经没有琅琅书声。建筑虽古色古香,但已经破烂不堪,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默默矗立在田野间,令人唏嘘。

文物工作者徐朝刚认为,常乐寺的原貌基本还在,现在能做的事,就是将没有倒塌的部分加以维护。目前,江阳区正在打造董允坝乡村旅游区,两地相距很近,该区分水岭镇已经启动了常乐寺的保护修缮规划工作,待规划完善后,将启动对常乐寺的保护工作。

川南地下党大本营

分水岭镇地处川南,本是入黔古驿道,自古以来常乐寺香火兴旺。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来往于川、滇、黔边区进行革命活动的同志,由于没有一个安全的落脚点和一定的职业作掩护,处境十分危险。特别是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泸县(民国时期泸州称泸县)地下县委遭到破坏,大批地下党员被杀害,川南地区地下党活动陷入停滞状态。

“如果自己办一所学校,不就可以掩护更多的同志吗?”1944年,回到家乡泸县的地下党员刘国瑞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此前,他在北平辅仁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共地下党,“一二·九”运动时任中共北平辅仁大学支部书记,1936年任北平市委组织部长助理。

刘国瑞把这个意见告诉了中共南方局和他的联系人、曾任泸县县委书记的欧汝钦,当即得到了欧汝钦的赞许和支持。欧汝钦说:“这太好了,不仅有掩护我们安全工作的机构,还可以扩大党的组织。”

欧汝钦向中共南方局请示,南方局组织部长于江震说:“偌大一个川南地区,今天始有我们的落脚地,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一定要认真办好,妥为保护。”

欧汝钦向刘国瑞传达了中共南方局同意办学的指示后,不幸在城区住旅馆时被逮捕。刘国瑞受到怀疑,处于独立无援的境地。后来,中共南方局责令川东特委派人调查此事,解除了对刘国瑞的怀疑。

《分水岭上建泸南》一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刘国瑞建泸南中学的历史。在弟弟刘国贽的支持下,刘国瑞变卖了家里的大部分田产,在常乐寺办起了泸南中学。

为了使刘国瑞同志能更隐蔽地集中精力办好泸南中学,使泸南中学成为掩护我党地下工作的据点,南方局不让刘与泸县党组织发生横向的联系,也不参与泸县地下党组织的社会活动。他由南方局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周总理的秘书蒋南翔同志直接领导。为了使学校获得更好的掩护,刘国瑞通过夫人袁彬(又名袁行勋)的姨父、民主党派知名人士沈钧儒,成功邀请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担任泸南中学的名誉董事长,并为学校题写校名。

创办后,泸南中学成为川南地区地下党员活动的大本营,成功掩护和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

琼瑶的童年乐土

“如今,再整理我这份千头万绪的乡愁时,竟不知那愁绪的顶端究竟在何处?是湖南?是四川?是长江?是黄河?是丝绸之路,还是故宫北海?沉吟中,这才明白,我的乡愁不在大陆的任何一点上,而在大陆那整片的土地上!”

办在常乐寺的泸南中学给了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太多美好回忆和牵挂,上世纪90年代初,琼瑶回到四川开展寻根之旅,还为母校泸南中学捐了款。

1945年到1947年间,7岁的琼瑶跟随父母到泸州投靠姨母袁彬,琼瑶的母亲在泸南中学任教师,琼瑶在此生活了一年多。“在我记忆中,那一年真是快活极了。”琼瑶如是回忆。

琼瑶在给姨妈袁彬的信中曾深情地回忆道:泸南中学与我渊源至深,曾有我儿时的记忆,曾有我童年的欢乐。

在自传《我的故事》一书中,琼瑶这样写道:当时,我的勋姨和姨夫在四川泸县办了一所私立中学,一切刚刚草创,确实缺少师资。就这样,我们和父亲暂时分离,跟着母亲,去了泸南中学。泸南中学在我印象中,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它是由一座大庙改建为学校的。教室就是庙宇中的大殿,所以每间教室里都有菩萨。我们住的宿舍,是以前和尚修行之处,简单而朴素。

在散文《剪不断的乡愁》中,琼瑶再次回忆起泸南中学的日子:“经过了那么惨烈的一段‘逃难’,我们在泸南中学定居下来,真像到了天堂。在我记忆中,那一年真是快活极了。母亲的学生们,都成了我的大哥哥,这些大哥哥们会带着我玩,教我养蚕,把我扛在肩上去采桑叶,带我到河边去捡鹅卵石……我童年中失去的欢笑,在这儿又一点一滴地找回来了。也是在这个时期,母亲忽然发现我对文字的领悟力,在惊喜之余,开始教我念唐诗。我也初次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开始兴奋地在文字中找寻乐趣了。”

如今,泸南中学已经搬到泸州市区,而深藏乡村的泸南中学常乐寺旧址,依然在泸州乡村散发着那份属于泸南中学的红色之光……

新闻推荐

泸县五中 体育锻炼促进学生成长

■晏治权摄影报道近日,泸县五中举行了主题为“强身励志,健康快乐”的第十九届体育健身节暨第四十三届综合性运动会。开幕式...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