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福集镇 全面加强农民工党员队伍服务保障工作

泸州日报 2019-12-26 11:39 大字

本报讯(黄小孟 记者 张婷) 近日,记者从泸县县委组织部获悉,泸县福集镇把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作为“书记项目”来抓,通过开展多项举措,回引优秀农民工511名,创办企业或经济实体10家,带动就业1000余人,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人才保障。

建强组织,结对共建心连心。开展“党委引领”行动,福集镇党委会同相关县级部门每月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解决农民工党建难点任务3个,专题召开春节返乡农民工座谈会,指导村(社区)利用农民工返乡集中期开展坝坝会、茶话会、恳谈会、老乡联谊会23次。开展“组织联建”行动,推动3个机关党支部与19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明确41名党员联系511名农民工,集中上门拜访,完善三本台账,建立19个村(社区)农民工党员微信群,实现沟通联系常态化。

建强队伍,齐头并进手挽手。深化“先锋引领”活动,福集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遴选84名优秀返乡农民工纳入后备培养的总盘子,选拔62名优秀农民工后备干部充实到村(社区)“两委”班子,输送优秀农民工党员代表参加市县专题培训30人次。深化“支部堡垒”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带队,农忙季节成立邻里互帮互助队,帮助留守家庭抢种抢收,农闲时期组建19支志愿服务队,深入留守家庭嘘寒问暖、常态帮扶,实现关爱帮扶常态化。

建强产业,助力发展肩并肩。整合产业链条上的资源优势,依托李子村产业党支部,按地域、产业、发展方向等组建石鸭滩油茶、清华砂糖橘、祥盛黑山羊等12个产业党小组,抱团发展优势产业,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借“回引工程”的政策东风,依托贯彻落实服务保障农民工42条政策措施,免费发放柑橘、李子等苗木10000余株,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12期4500余人次,利用“农民创业孵化园”、扶贫车间等引进36名在外成功党员人才返乡创业,新建专合社21家、家庭农场32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12人,带动创收103万元。

新闻推荐

民生项目有哪些 大家说了算 泸县投票选出10个民生实事项目,该票决制在全市首开先河

电网改造施工公交车不能缓解城区交通压力、老旧小区电压不稳导致断电频繁……2018年10月,泸县开始试点县级民生实事项目人...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