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扎根基层 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老支书鲁泽勇不辞辛劳的人生之路
退休后的鲁泽勇仍坚持看报,关心时政政治
在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有一位与共和国同年的老支书,他曾当过农民、当过兵、还当过教师,并在村党支部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2年;为改善农村面貌,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他付出了心血,多次被评为市、区(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他就是普跃村原党支部书记——鲁泽勇。
◎ 川江都市报记者 郭静 朱俊 摄影报道
◆ 担任4年班长:曾8次受到嘉奖 ◆
1949年11月,鲁泽勇出生在泸县胡市区太平乡一农户家中。6岁那年,鲁泽勇进入一所私立学堂学习。由于当时的农村学校很少,1961年高小毕业后,他只好回家割草和学干农活。1964年下半年,他考上初中后,更加刻苦努力,成绩名列全班前茅,并当选为班长。1967年,回到农村后,他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在生产队的运输船上当纤夫,虽然很辛苦,但他干起活来十分卖力。后来,他当上了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大队革委会主任。
“我的哥哥是一名共产党员,受其影响,我的愿望是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鲁泽勇说,为了这个目标,1969年3月,他报名参军,到部队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入伍后,鲁泽勇被分配到营部当通讯员,他勤学苦练军事本领,不管是开车技术,还是射击技能都很突出,加之他积极学习时事政治,出色完成任务,1970年2月,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1年初,鲁泽勇到高射机枪连担任班长,一直到1975年3月退伍。在担任4年班长期间,他共受到8次嘉奖。
1976年回到家乡后,鲁泽勇结了婚,落户到当时的泸县通滩公社普跃大队,并成为公社的宣传队员。当年9月,他到普跃小学担任代课教师,1977年2月开始,被泸县教育局聘为民办教师,直到1983年7月。近7年的教师生涯,他将一批学生从一年级(包班)教到了小学毕业,又教了一个五年级,才离开教育战线。
◆ 当支书30多年:村民走上致富路 ◆
由于农村基层干部缺乏,1983年8月,受组织安排,鲁泽勇回到普跃村担任民兵连长,取得较大成绩。1985年2月,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并在这一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为该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村民增收致富、改善村容村貌及出行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鲁泽勇上任之初为村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让全村通了电。接着,村上又和一农户联办了加工坊,原来村民打米、打饲料等,要挑到几公里外才能加工,有了加工坊后,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加工粮食和饲料等,还能给村集体增加一笔收入。接下来,村里引进业主办砖厂,不仅为村民们修房造屋提供了方便,还节省了运费,部分村民还可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后来,村上办养殖场、预制场,建搅拌场等,村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为改善发展环境和出行条件,鲁泽勇带领村民们修建了一条从威武场到通滩的村道,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虽然省道泸自路经过普跃村,但只是从该村的边缘擦肩而过,大多数村民出行和运输农副产品、购买化肥等仍不便,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横穿该村中心地带的村道修通后,大大改善了乡村环境,拉动了产业的发展。随后,该村种植了几百亩优质稻谷和几百亩甜橙,成为了市上的优质稻谷示范基地和甜橙基地。同时,村上的养猪专业户、养鸭专业户等不断出现,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
因为年龄原因,2017年,鲁泽勇从支书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仍关心着村上的发展和村民的致富之路。看到一条条道路修到了家家户户,平房变成了楼房,绝大多数农户都购买了汽车或摩托车时,鲁泽勇高兴地说,“这是党的政策好,是祖国富强后给人民带来的福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袁国琴)近日,泸县得胜镇综治中心、教管中心、村建中心、市监所、交管站、安办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对镇域内5所学校...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