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有实招 谭坝蝶变正当时
■本报记者 杜玉青
“我们正前方是高标准农田粮油基地,左边是水产基地,右边山顶上有生猪养殖基地,四周全部是果蔬基地,后方就是谭坝新村。”站在谭坝产业园区观景平台上,村景一览无余。在马仕彬眼中,这些是村干部与村民共同为谭坝村种下的希望。
》》》小山村有了新气象
2018年,谭坝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0万元,村集体资产突破5000万元,全村实现高质量脱贫,并成功创建为省级“四好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完成了从“贫困村”到“千万元村”的蜕变。但三年前,谭坝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止步于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仅0.96万元。今年一季度,谭坝村凭借乡村观光旅游,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创收40余万元。这些变化,马仕彬有着不小的功劳。
抓产业融合、发展观光旅游、总结“一核多元”党建思路……马仕彬带领着一班子人,琢磨出一个又一个适合谭坝村发展的路子,探索出“谭坝模式”,让谭坝村有了新气象。
初到谭坝村,马仕彬便利用各种机会走村入户,熟悉村情民情。村民之间有矛盾,村民对村里的新发展路子不理解,马仕彬就挨家挨户做工作,将政策分解为一项项内容细致讲解,也终于赢得村民信任。此后,他与其他村干部共同努力,成功协调推进谭坝产业园区征地工作,解决了园区建设过程中近30万元的工资拖欠问题。对于马仕彬,村民说,“这是个踏实的好干部!”
基本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又该如何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马仕彬看来,村民同样需要榜样力量的引领。于是,谭坝村通过树立典型、鼓励先进的方式,在“七一”党员大会上,表扬优秀党员7名,营造党员队伍比学赶超的氛围;通过“九九”重阳大会,表扬先进好儿媳、好公婆、好儿女等优秀人物,营造尊老敬老、阖家幸福的美好氛围;通过留守儿童“村节”迎春联欢会,表扬五好家庭户、卫生示范户、脱贫示范户、优秀村民代表,营造全村关心下一代成长,争做五好家庭、打造四好新村的良好风气。
风气兴起来了,村民个个有了精气神,谭坝村也展现出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样貌。
》》》绿色产业撑起致富梦
谭坝村是省级贫困村,贫困户基数大,共有188户、548人,虽已退出贫困村序列和实现绝大多数村民脱贫,但各农户发展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农户返贫风险较大。因此,马仕彬将解决村民的收入问题看作重中之重。他鼓励村民发展产业,在村上新设4个公益性岗位,协调安排7人到园区务工,村里有活干时优先安排贫困村民。
谭坝村还采取“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引入大地飞歌、金昊集团、凤井沟家庭农场等企业,带动全村产业发展。
六组村民张守富家就种植了100多亩花椒。这几日,天气开始放晴,张守富每天都到自家花椒地里看一看。去年10月,原本在外务工的张守富听说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就回乡发展,希望能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明年,100多亩花椒树就能产出。”看着山头绿油油的一片花椒树,张守富感叹说,还是家乡好。
产业的发展,为村民带去实实在在的福利。去年7月,谭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举行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和农村集体土地入股经营分红仪式。“我家有1亩多地,每年只能种点水稻、玉米,每年收入不超过2000元。现在流转出去,我成了村里的股东,能分到1万多元钱,真的太值得了。”拿着领到的14602元红利,一组村民张银华脸上笑开了花。
最近,好几个在外打工的村民都给张守富打电话询问村里的情况,想回家发展产业。
在马仕彬与其他村干部的带领下,昔日的贫困村越来越具备发展潜力,在外的村民回乡的期望越来越迫切。
[人物名片]
马仕彬,泸县喻寺镇谭坝村党总支书记。2018年6月上任后,利用各种机会走村入户,处理化解矛盾10余次,分别在10个村民小组召开院坝会,宣传政策和听取意见建议,并带领村民发展现代化农业、乡村旅游业。2019年6月,被评为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泸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