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五种优势发展中医药产业,打造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基地 泸州中医药发展迎来新机遇

川江都市报 2019-04-30 10:03 大字

枳壳枳实种植基地照片

◎ 赵秋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摄影报道

运用五种优势,发展中医药产业;打造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基地、中药旅游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业……川江都市报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中医药工作会上获悉,泸州市将围绕“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融合发展,创建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建设中医药强市。

四级联动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根据要求,各级中医医院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中西医多元发展、县域内错位发展、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联动发展,大力实施“三名战略”(名医、名科、名院)。由名医创名科,通过名医、名科建设名院,是继承、发展、创新中医药事业,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打造中医特色专科,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专科,区县也可自评一批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一批“名老中医工作室”。

同时,市县中医医院健全临床科室,根据居民中医诊疗需求、近年来县域外转诊率排名等因素,确定薄弱专科进行补齐,重点加强外科、儿科、康复科等学科建设。加强针灸科、推拿科、骨伤科、脑病科、脾胃病科、妇科、儿科、肛肠科等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建设,引进应用中医医疗技术,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支持中医医院开展医联体建设,支持市县中医医院发展骨科、治未病等中医特色专科联盟。支持县级中医医院参与牵头建设县域医共体。

提升基层中医药动力

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获得感

根据要求,泸州市推进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工作,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叙永县、古蔺县巩固创建成果,江阳区全力推进创建工作,合江县做好迎复评工作。落实《泸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面实现泸州市10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室)、打造中医馆,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9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75%的村卫生室配备4类中医设备;7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比达到20%以上。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和服务质量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

产业+旅游+实验室

中医药快速发展

中医药是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泸州市发展好中医药产业,用好这五种资源优势。

目前,全市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近17.9万亩,产量8.2万吨,年产值6.1亿元,主要品种有赶黄草、黄栀子、川佛手、石斛、黄连、青果、青蒿等。建成泸县太伏枳实、古蔺县桂花赶黄草、叙永县震东天麻、合江县凤鸣金钗石斛等中药材示范基地。全市有天植中药、天寿药业、百草堂、肝苏、绿叶、锦云堂等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12家。

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同时,泸州市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业。打造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市中医医院凤凰湖中药旅游示范基地、天寿同仁中医医院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深化旅游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融合。

在中医药的研究上,泸州市组建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经典中医医技传承与代谢性疾病治疗泸州市重点实验室”、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代谢病泸州市重点实验室”、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化学原料药泸州市重点实验室”、西南医科大学“中药活性筛选及成药性评价泸州市重点实验室”等四个健康服务业市级重点实验室,其中一半是开展中医药相关研究。

鼓励名老中医到基层开诊所

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泸州市坚持中西并重,中西优势互补,完善以市县中医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中医药为枢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市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提升专科专病和疑难重症救治能力。同时,推进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科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覆盖面。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办中医医疗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到基层开办中医诊所,建立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满足新时期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新闻推荐

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创新思路 “萌表情”让文物“活起来”

“萌表情”造型不一◎泸州日报记者曾念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泸州极具特色的文物资源。但历史终会淹没于...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