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全面升级 农村全面进步 农民全面发展 泸州打造乡村振兴“鸿篇巨作”

泸州日报 2019-02-15 09:45 大字

江阳区董允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科技蔬菜大棚里,一幅由果蔬拼摆而成的“中国地图”尤为突出。

现代农业带动农村发展、农民致富。

道路改善加速农村发展步伐。

农村群众致富,离不开产业的支持。

农村生产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江阳区黄舣镇永兴村乡村美景宜人。

■本报记者 简放鹏

2月13日下午,市委书记刘强主持召开市农村工作、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抓落实,确保“三农”工作抓出成效。

从去年11月19日召开泸州市乡村振兴大会,到去年12月29日召开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实施开放引领攻坚行动、产业升级攻坚行动、城市提质攻坚行动、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等“六大攻坚行动”,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再到今年2月13日召开市农村工作、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在87天中,泸州市3次全市性重要会议都与乡村振兴议题有关,旨在贯彻落实“省委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摆在优先位置”的精神。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决定经济社会能否稳定与发展的基础,而夯实这个基础的解决办法,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此,泸州市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建设业兴人和美好家园。

今年1月9日,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司长陶怀颖、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一行到泸县调研乡村振兴工作,认为泸县在开展土地制度改革、实施乡村振兴上走出了一条难能可贵的探索之路,意义重大。

之前,全国首单乡村振兴专项债券(主要用于泸县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成功发行;《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活力》列入《改革试点典型案例集》,成为四川省40个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之一;《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治理有效,和美乡村光景好》,报道纳溪区的乡村振兴成效。这些,都是对泸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取得成效的肯定。

顶层设计:

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规划先行,谋定而动。

为了推进泸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造乡村振兴“泸州样本”,2017年12月,泸州市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编制泸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以确保有序推动该战略的实施。

计划到2020年,泸州市全面完成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做到“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户全部脱贫,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泸州市将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建成农业强市,建成“西南一流中国领先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长江上游优质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西南山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基地和新型多功能农业创新发展基地”,基本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蓝图。

这与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司长陶怀颖提出的“乡村振兴必须强化顶层设计,鼓励地方创新”观点不谋而合。

产业支撑:

建成总投资1885亿元的项目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产业支撑,否则是无源之水。

泸州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提质量”为重点,提升主导产业,繁荣地方特色产业,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升乡村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优化“一带三区”产业布局,计划建成“西南一流中国领先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长江上游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西南山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基地和新型多功能农业创新发展基地”,从而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提供产业支撑。

泸州市结合泸州实际和产业资源优势,建成乡村振兴项目库,包装、生成、储备重大项目264个、总投资1885亿元;推进投资1160亿元的“产业兴旺”项目、投资323亿元“生态宜居”项目等方面的建设。泸州市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以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

如何推进泸州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认为,泸州市可通过做大精品果业、做强绿色蔬菜产业、适度发展现代畜牧产业、稳定优质粮食产业、加强酿酒专用高粱基地建设,以提升泸州市主导产业。

如在加强酿酒专用高粱基地建设方面,泸州市将以沱江、长江流域和赤水河流域为重点,以销定产,适度扩大酿酒专用高粱种植面积,提高泸州老窖、郎酒等品牌白酒的原料本地化率;创新龙头酒企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合社合作机制,提高农民种植酿酒专用高粱的积极性;建立市级酿酒专用高粱研究平台,加大酿酒专用高粱良种研发投入,保护传统优势品种,培育地域特色良种,改进种植和管理技术,提升本地酿酒专用高粱竞争力。

计划到2022年,泸州市酿酒专用高粱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泸州老窖、郎酒等知名品牌核心产品100%使用本地酿酒专用高粱,提高优质酿酒专用高粱的有机产品比重。依托酒业生产,打造“粮-酒-糟-畜-沼-粮”等循环模式,实现生态酿酒工艺流程闭路循环。

人才保障:

培养情系农业的“三农”队伍

“三农”人才匮乏问题成为制约泸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加大农业农村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培养一支情系农业、心向农村、熟谙农业知识的“三农”工作队伍,成为泸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务之急。

对此,泸州市加强农业农村人才的引进培育工作,实施“人才兴市”“科技兴农”战略,出台了《实施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制定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易于操作的聚智引才优惠政策措施,以加大农业农村人才引进培育力度。

如开辟考录招聘绿色通道,加大大学毕业生定向输送力度,每年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区县的人数,不低于当年总数的80%;对拟引进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实行特殊福利待遇,其中博士研究生可享受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安家费18万元至20万元,年薪20万元至60万元,科研启动金5万元至20万元。

泸州市力求通过市、区县、乡镇三级联动方式,着力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建设一批智力帮扶平台。计划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队伍,为全市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去年7月6日,在中国泸州人才发展大会——泸州市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产业人才及项目对接会上,泸州市向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主任杨大文教授,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张世熔,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桂兵,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李学锋等8名泸州市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顾问颁发了聘书。这些专家顾问将发挥“人才库”“智囊团”作用,成为泸州乡村振兴的高参和导师。

泸州市还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农村人才资源,每年从区县推荐人选中,重点选拔培养“酒城三农之星”50名。

这些“酒城三农之星”,是指经过层层推荐、评选出的,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新型职业农民,包括种养能手、农产品加工能手、农村经纪人、农业服务能手、农业科技带头人、乡村旅游带头人、森林康养带头人和农村电商人才等农村本土实用人才。

目前,泸州市已表扬了江阳区王世彬等50名首届“酒城三农之星”,每名“酒城三农之星”获得奖金2万元。

泸州市通过建立“三农”工作队伍激励政策,鼓励各类三农人才扎根基层,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可以预见,泸州市未来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创新探索:

发行全国首单乡村振兴专项债券

去年8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四川省政府发行了全国首单乡村振兴专项债券,这是财政部推进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又一创新品种。

本项目总投资为30.31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泸县乡村振兴项目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宅基地制度改革、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4大类。

泸县作为全国33个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承担宅基地制度改革重要任务,本项目依托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当地资源优势,叠加农村综合配套设施改革,以强化涉农项目为支撑,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进而推动当地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

此次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的成功发行,丰富了地方政府债券品种,对于完善政府债券发行机制、提升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程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地方政府债券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对此,人民网报道认为这是“推动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振兴的一次重大举措;是四川省加快推进开创新时代‘三农’全面发展新局面的一次重要实践。”这是对泸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肯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产业发展,要素供给是基础。当前,人、地、钱等要素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支撑了城市快速发展,却制约了乡村发展,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是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

由于农业产业投入大、见效慢,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注入农村。实现乡村振兴,关键是破解农业发展人、地、钱的难题。一方面,公共财政需向农业农村倾斜,通过建立产业扶持基金和奖励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撬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农村金融需要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强化“三农”信贷产品创新,开展农民财产权抵押贷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等试点工作,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探索推出适合农业生产的动产和不动产抵押贷款产品。

为此,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应运而生,旨在盘活农村资金资源,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振兴中,着力解决乡村振兴资金不足的问题。

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的成功发行,让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司长陶怀颖寄予厚望:管好用好债券资金,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真正将债券资金落到实处,发挥好综合效益;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将宅基地的收益用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事。

新闻推荐

春暖花开 花卉市场先迎春

◎川江都市报记者李莉春天来了,花卉市场也渐渐热闹起来。近日,川江都市报记者在杨大山花卉市场和长江大桥南花卉市场看到,花...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