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绿水长流(上)

宜宾晚报 2019-01-10 11:17 大字

□ 洪波

编者按: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始称国立戏剧学校,1935年10月18日创建于南京,1937年抗日烽火中疏散长沙,1938年春转迁重庆,1939年4月疏散迁徒于江安,在江安办学六年,并于1940年6月升格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直到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6月迁回重庆北碚,1946年夏复原迁南京。解放后与延安鲁艺合并组成中央戏剧学院,是现今中央戏剧学校前身之一。

剧专于1939年4月8日迁来江安,1945年7月离去,这段时间是剧专14年办学历史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是其发展史上最艰难的关键时期,却也是师生创作和演出最活跃、培养人才最多的黄金时期。当今中国戏剧、电影、文学艺术界许多名家大师,都曾在江安生活学习多年,江安成为了他们的感情圣地、心灵的家园。

抗日战争硝烟弥漫的公元1942年,初夏的6月5日傍晚时分,偏居中国西南一隅的滨江小城江安,旧文庙大成殿改造而成的国立剧专剧场内,由著名戏剧大师焦菊隐先生导演的世界名剧《哈姆雷特》首次在国内进行公演,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师生们粉墨登场,剧场里掌声迭起、万众唏嘘……

舞台简陋,不到70平米,但因巧妙地利用了大成殿的廊柱和门窗,竟有意想不到的舞台效果。台下的观众,有的打着赤脚,有的背着背篓……头场演出结束后,号称“北焦”的焦菊隐先生,在后台向围聚在他身边的学生们说:“在贫穷的中国,在落后、闭塞的江安小县城,能够演出了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并得到观众的承认与喜爱,难道这不是一件大事吗?”

剧组随后前往时为“陪都”的重庆演出,一票难求,万人空巷,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国立戏剧学校1935年成立于南京,在战争的炮火纷飞中几经迁徙:1937年迁长沙,次年迁重庆,于1939年春溯长江而上来到“后方的后方”江安小城,入驻江安文庙。1940年7月升格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在江安办学六年多(是国立剧专办学时间最长的地点),共计招收了六届学生(另有一期短训班),设话剧、乐剧、高职等科,培育英才无数。

著名大导演谢晋,是国立剧专第七届话剧专科学生,他在《江安——一个值得纪念的小城》一文中深情地回顾说:江安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在抗日战争年代曾集中了那么多中国戏剧界、音乐界、舞蹈界的前辈、精英,可以说在中国戏剧史上是罕见的;江安又是重庆舞台的后台基地,很多导演、演员是从这里培养出来的……很多著名的话剧都是在这座山城孕育、出世,或在江安文庙简陋的舞台上首演的……

我们来看一看这六年多时间里曾在国立剧专执教的强大师资阵容吧:校长余上沅;教务主任曹禺;专职教师:焦菊隐、洪深、杨村彬、马彥祥、张骏祥、应尚能、黄佐临、吴祖光……;客座教授:徐悲鸿、梅兰芳、程砚秋、田汉……等等!等等!

余上沅校长是我国著名的戏剧艺术教育家,是中国话剧初期优秀的剧作家和导演,是中国小剧场运动先行实验者和“国剧运动”倡导者,在中国戏剧界举足轻重。

——在他大力倡导下的“国剧运动”,推进了话剧的民族化进程!

这六年多的时间里,更是培养出了大导演谢晋、“谐剧”创始人王永梭、著名导演黄祖媛、“金鸡奖”获得者张雁、金钟奖获得者金钟鸣、戏剧理论家何治安及台湾名导彭行才、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崔小萍等一众后来叱咤风云的戏剧界杰出精英。

按剧专第三届学生、《国立剧专史料集成》主编李乃忱先生的说法,国立剧专的学生们,后来基本上都成名成家。

曹禺的名剧《北京人》《蜕变》,即是在江安执教期间创作完成的。巴金的名作《家》,也是在小城江安曹禺的寓居“乃庐”(士绅张乃庚家)里,经巴金、曹禺二人长达七天的沟通、探讨,由曹禺在江安改编搬上了话剧舞台。

有“南杨”之雅称的杨村彬先生的《清宫外史》,吴祖光先生的《正气歌》和《风雪夜归人》,也是在江安的油灯之下杀青的。

这六年多的时间里,国立剧专的师生们在江安公开演出了《雷雨》《日出》《顽仆》《原野》《视察专员》《万尼亚舅舅》《清宫外史》等100余部中外名剧。外出重庆、宜宾、泸州、南溪、李庄、泸县、纳溪等地公演数十回上百场次。时在另一抗战文化中心——李庄的梁思成等人,有时也坐船到江安来观看剧专的演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师云集、名家荟萃、佳作频出的滨江小城江安,算得上是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这也就不难理解,受国立剧专浸润数年的江安人,其文化风气及艺术水准,比周边的区县均要高出那么一截,从而赢得了“文化江安”的美誉。

——是国立剧专,奠定了江安的文化底蕴!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著名作家张瑞田曾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评价说:江安有了国立剧专,就有了一份文化的记忆。他们在舞台上的呐喊和道白,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国立剧专师生们在江安创作、演出及外出公演的剧目中,有很大的部份,主题与抗战紧密关联。吴祖光的《凤凰城》,为国立剧专迁至江安后的第一个公演的剧目,其他如《抗战三部曲》《卢沟桥》《蜕变》《反正》《杀敌报国》《末路》《国家至上》《重整战袍》《从军乐》《反侵略》《皇军与美人》《祖国的儿女们》《烟枪换步枪》《岳飞》《最后胜利》《民族女杰》《雾重庆》《国贼耻》《祖国进行曲》……等等,等等。这个节目单拉得有点长了。

《凤凰城》是时任剧专校长秘书吴祖光先生的成名作,系我国第一部大型抗战话剧。

剧专校友回忆说,这些抗战剧目在演出达到高潮之时,场内常常排山倒海般响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的口号,观众与演员,无不激情澎湃、动容落泪!

1940年秋,杨村彬先生编排大型秧歌锣鼓剧《国父》,该剧由近代列强入侵、清政府丧权辱国、孙中山领导革命、“七七事变”日寇侵华、汪精卫投降卖国、全民奋起抗日等几个单元构成,所有人物化妆登场,不发一言、不吭半声,用极度夸张的舞蹈动作进行哑剧式表演,以“咚咚、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的秧歌锣鼓伴奏到底,声势浩大,别开生面。在江安广场义演时,场面感人,盛况空前!

剧专的抗日宣传活动,唤醒了民众,鼓舞了斗志。江安人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以各种方式支援抗日前线。士绅、商户积极缴纳“救亡捐款”,县城的士绅老太太们,放下架子走上街头贩卖汤圆,所得钱币全部捐献抗战前线。江安的“妇女会”姐妹们,通宵达旦地赶做棉衣、布鞋,一车车送予浴血奋战的前方将士……

更有不少江安子弟,铁骨铮铮随川军出川抗日,打出了川军威名,涌现了傅哲民、闵珵、马道钦等抗日英雄,近半子弟血洒抗日战场!

尤有李煜生、伍黎、万川、燕霞、张韵、丁音等30余名国立剧专学生,响应中共南方局号召,从江安奔赴延安、鄂豫皖等解放区,投身抗战第一线!

抗战时期的著名秧歌剧《兄妹开荒》的主创、主演及大型歌剧《白毛女》的执行导演王大化,即是从国立剧专走出去的优秀代表。

抗战时期另一部演遍大江南北的抗战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虽为集体创作,但其执笔者是剧专的教师陈鲤庭。该剧后经国立剧专客座教授、《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改编成独幕剧搬上了话剧舞台。在此期间,田汉还创作出《卢沟桥》《中国的怒吼》《乱钟》等诸多抗战名剧。

国立剧专在江安办过的一个短期培训班,其名称即为:“第二期战时戏剧工作人员短期培训班”!其主旨,即是为抗战宣传服务的!

——国立剧专所在的小城江安,由此可以再一次毫不夸张地说,算得上是当时中国的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新闻推荐

热烈祝贺泸县二中连续三年荣获“清华大学生源中学”称号

日前,泸县二中被清华大学授予“2018年生源中学”称号,这是泸县二中继2016年、2017年之后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泸县二中强大...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