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谱艺术华章

四川日报 2018-11-16 06:28 大字

歌手谭维维出演《金沙》。受访者供图

《大唐华章》剧照。余坪摄

张德高表演小品。受访者供图

“要是这次成都之行,能够再看一次音乐剧《金沙》,那就完美了!”今年国庆期间,从上海来成都旅游的张琳琳在参观完金沙遗址博物馆之后,不无遗憾地表示。8年前,她在成都旅游时,曾被《金沙》朗朗上口的优美旋律和动人故事打动。

2005年4月,中国首部原创音乐剧《金沙》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引来全国关注。这部并不讳言有营销成都之目的的音乐剧,因为有著名音乐人三宝担任总导演,沙宝亮、谭维维等歌手的助力演出,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次巡演,均引起巨大轰动。它是很多人心中成都当之无愧的“音乐名片”,更是新时代下,营销城市、让文物活起来的一次成功尝试。

《金沙》:古蜀文明“活”起来

□本报记者吴晓铃

中国首部原创音乐剧诞生在成都

2005年,音乐剧对很多人而言还是一种陌生的艺术门类。那时,《猫》《音乐之声》等国外经典音乐剧,尚未被大量引入到中国演出市场。当成都演艺集团总经理业丹在2004年提出要做一部只唱歌的音乐剧时,业内充满了不解。

业丹有一个宏大的构想。“那时,成都金沙遗址在2001年刚刚发掘出土不久。这处21世纪的首个全国重大考古发现中,出土了太阳神鸟、十节玉琮、象牙等大量的金器、玉器等文物,成为三星堆之后古蜀文明的又一重大发现。如何通过舞台艺术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推广成都深厚的旅游文化?”他想到了从金沙出发,用一台音乐剧对成都3000年的历史底蕴进行深入挖掘。与此同时,成都市政府也希望以这个项目为契机,在文化产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2004年,专门运营《金沙》音乐剧的成都金沙太阳神鸟演艺文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业丹说,《金沙》的起点很高。总导演和作曲邀请到著名音乐人三宝,此外还邀请到著名编剧关山、音响设计师金少刚、灯光设计师邢辛等国内一流的舞台艺术创作人。音乐人三宝当年的作品《不见不散》《暗香》等风靡一时。他的团队成立之后,曾经多次在金沙遗址实地考察,听取成都考古人员讲述古蜀及成都历史。

“我们既想把《金沙》做成艺术品,也希望它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商品。”业丹说,当时《金沙》的经费最初预算是600万元,最后制作成本达到1600万元。金少刚采用了当时造价高达300万元的世界一流音响系统,带来了高品质音响水准;刑辛的灯光仅进口电脑灯就多达100余台,创造了瞬息万变的灯光效果;舞美设计师张慧用40余个场景、每5分钟一次的场景变换营造了色彩绚丽的舞台呈现,服装设计师文戈精心打造的360余套演出服装精美绝伦……业丹说,1600万元,是当时中国内地音乐剧投资最大的。当然,巨额投资最终成功换来了“金”与“沙”的爱情绝恋在舞台上复活。

成功打造成都的“音乐名片”

“2005年4月8日,《金沙》在北京保利剧院进行了首演。”13年后,业丹仍然对当年的演出盛况记忆犹新。因为首演赢得了观众、专家和明星的认同,不得不在4月9日紧急加演一场。歌手孙楠说,三宝的音乐听得他多次想要落泪,演出的音响、舞美、灯光都很华丽大气,《金沙》是他看过的国内最好的音乐剧。

更多的观众如投资方所愿,对成都充满向往,对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充满好奇。

《金沙》舞台总监杨羚介绍,当年著名文学大师老舍之子、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看完演出后相当兴奋。老先生早就听说过金沙遗址,后来从各个渠道了解了金沙遗址的资料,深感震惊,认为成都在他心目中完全可以和西安、洛阳这些古都媲美,甚至认为成都今后会因金沙文物称雄世界。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看完《金沙》后,认为这就是成都的音乐名片。他甚至还建议把这部剧统一包装到成都的旅游营销中,做成一两个版本。其中一个90分钟的旅游版本每天演,做成全国范围内更有影响的经典作品。著名音乐人金兆钧则评价,“《金沙》是中国音乐剧发展史上标志性的作品!”当年中国原创音乐剧还处于起步阶段,金兆钧称赞:《金沙》是中国目前音乐剧的第一。

“很多人赞美了成都打出《金沙》牌进行城市营销和包装的前沿意识,因为他们看了演出,真的想亲赴成都感受它的魅力。”杨羚说,这样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在当时来说也的确相当新潮。

古蜀文明在音乐剧中“活起来”

在杨羚看来,《金沙》是成都在十多年前就开始的一次“让文物开口说话”的积极尝试,它连续多年的巡演以及在成都的驻场演出,对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的宣传推广功不可没。

从2005年北京首演开始至2012年,《金沙》在国内外很多城市展开巡演。2009年,在开馆不久的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始长达3年的驻场演出,“这么多年演出场次超过2000场,观众人数至少在100万人次以上。”她笑称,在《金沙》于北京首演后的2005年下半年,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就被评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金沙》演出对文物的活态展示,应该也是推动力量之一。”当年,很多游客慕名来蓉,白天参观完金沙遗址博物馆以后,在晚上便选择观看音乐剧《金沙》。杨羚无数次在演出结束时,听到观众哼着主题曲《总有一天》离开,“或许就在那一刻,他们对古蜀文明的印象从此就深深地烙印在心里。”

“我那时还是个刚好20岁的丫头演员。”提及2002年8月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的《大唐华章》,自贡市歌舞曲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魏文跃笑着说。16年前,由四川省歌舞剧院演出的《大唐华章》,除邀请魏明伦担任艺术总监外,还云集了赵季平、陈维亚、何开四等众多著名艺术家,使不少年轻的四川舞蹈人得到业务上的淬炼,也凝结着一代“老百姓”心中的回忆。

《大唐华章》:高雅艺术首向市场要票房

□本报记者李婷

开高雅艺术市场化之先河

“暴风雨般的掌声”“刷地一下站起来全是挤着来看的人”“好看”……这是不少老百姓当年对《大唐华章》的点评。时尚诗乐舞《大唐华章》在内容上汇集了较为全面的盛唐文化,以提炼的书法、壁画、诗酒等唐文化基本元素为载体,融唐诗、唐乐、唐舞、唐装为一炉,将大唐的盛世辉煌演绎得淋漓尽致。

2000年前后,时值四川舞蹈编导的创作黄金时期。1998年,国家一级编导马琳凭借舞蹈作品《阿惹妞》,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作品金奖。2000年,由国家一级导演何川编创的双人舞《师徒春秋》获全国第六届艺术院校“桃李杯”舞蹈比赛创作金奖、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金奖,并被收录于国内舞蹈院校古典舞教材。2002年,国家一级编导刘凌莉的作品《摩梭女人》,应邀参加国家文化部春节晚会,“舞蹈川军”在全国舞台上刮起了一股绚丽的四川民族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总导演陈维亚选择与四川编导刘凌莉、马东风、何川等联手创作,并采取与剑南春集团合作的方式,开高雅艺术市场化之先河。

2002年8月,《大唐华章》在北京保利剧院首场演出,此后5年间,先后在上海、天津、沈阳等全国近20个大中城市进行300多场巡演,引起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以《兴盛的时代造就兴盛的艺术》为题评价:“《大唐华章》展示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民族文化,用当代人的视角、现代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去诠释大唐王朝的时代风尚,让观众跨越时空界限,在融贯古今、海纳中外的艺术享受中,用心灵去感悟今天生活的真谛,为灿烂的中华文明而自豪。”

2005年起,《大唐华章》在古都西安丽都大剧院驻场演出9个月共250场,成为当时中外游客了解盛唐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文化景点。

2007年,《大唐华章》开启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德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巡演。“尤其是出访俄罗斯莫斯科时,演员们返场三次才得以谢幕。”当年参与表演的青年演员,如今四川省现代舞团团长韩小虎说道。

喜闻乐见跳上文化部春晚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大唐华章》最珍贵的艺术价值,就是将唐文化进行独具匠心的创造性编排,这种创造性在当下也弥足珍贵。”国家一级编导何川认为。这一观点,也得到《大唐华章》总撰稿人、著名文艺评论家何开四的认同。

“搞文艺创作如果复制历史,把古人的东西照搬是不可取的。”何开四说,他在创作《大唐华章》时,思考如何用近2个小时的时间去表现历时近300年的唐代?如果按时间顺序“老实交代”,肯定会流于面面俱到的局面。因此,他采用“空间换时间”的叙事方式。把《大唐华章》中表现盛唐时期的社会生活画卷为主要内容,共分为《盛世唐风》《唐宫雅韵》《万方乐奏》三章。从民间生活、宫廷轶事、中外交流三个侧面,表现和颂扬了大唐鼎盛时期文化发达、百业兴旺的盛世升平景象。

《大唐华章》虽然以唐代为创作背景和题材,却并非一件纯粹的古典艺术作品。在创作上,《大唐华章》大胆融入当代西方时尚艺术元素。著名服装设计师韩春启特意为《大唐华章》设计的50余款、500多套服装,采用古典、现代甚至西方的各类服饰语言,既表现了大唐盛世的古典华美之气,也不乏今天的时尚之风,整台演出不失为国色天香的时装秀。而由国内著名朗诵家担纲的诗朗诵部分,为了表现苍凉、空茫而浑厚的意境,特意引入极具个性特色的川剧高腔,不但让观众可以欣赏到川剧之美,也应和了主人公李白四川人的身份。

正如当时总导演陈维亚所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这台晚会好听,好看,让普通观众喜闻乐见。”2004年,诗乐舞《大唐华章》中的《竹枝词》片段,应邀参加国家文化部春节晚会。值得一提的是,《竹枝词》也是当时文化部春节晚会举办10多年来,四川省首个参演的舞蹈节目。

11月13日,记者联系上巴蜀笑星张德高时,他正忙着小品、方言情景喜剧等一系列新作品的创作。

出生于泸州泸县一个农民家庭的张德高,从小跟着当地一个剧团学习小品,靠着天赋和勤奋,很快在当地出类拔萃。2006年,张德高主演的四川方言小品《火巴耳朵》登上春晚,让“火巴耳朵”成为流传甚广的川渝地区文化符号,也让张德高从泸县走向全国。如今,他已从一位农民演员成长为巴蜀笑星代表性人物,编、导、演的作品在央视综艺频道等全国舞台上频频亮相。

在张德高背后,是一个日益勃兴的泸县农民演艺群体。

《火巴耳朵》:民间演艺群体由此勃兴

□本报记者吴梦琳

代表:农民演员走上央视春晚舞台

1968年出生的张德高,八九岁时,就到泸县一个剧团学习唱歌、跳舞、说书、快板以及方言小品。张德高还记得,那个时候演出一场,有6毛钱的收入。

凭借着对表演的热爱,还有天赋和勤奋,张德高很快在团里出类拔萃,尤其是在方言小品上表现突出。他与妻子组成的“黄金搭档”,长期活跃在田间地头的舞台上,创作、演出了很多充满地域特色和泥土气息的作品。“有时候一场演出,我一个人就要演出七八个作品,分演不同角色。”张德高告诉记者。而不论是演小伙子还是老太婆,他总是表现得活灵活现,常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2006年,经过层层推荐和评选,张德高主演的四川方言小品《火巴耳朵》,讲述四川男人“怕”老婆的故事,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收获不少好评。这不仅是四川小品界一个重要的突破,独特的川式幽默,也让这位农民演员一夜成为在全国颇有知晓度的巴蜀笑星。

如今,张德高依然活跃在各类舞台上,小品、电影、电视剧等多个领域都有涉足,也长期参与各地送文化下乡、基层文艺演出等活动。他创作、导演、演出的作品频频在全国舞台亮相,还从登上春晚舞台,成为了《我要上春晚》的评委。

“春节又快要到了,各种文化活动又开始多起来了,最近有好几个作品还在打磨。”张德高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从事这行已经约40年,但依然对舞台充满着热情,每一个作品都要精心打磨。“我是草根出生,很注重学习,既要向科班出身的人学习,也要向在舞台上摸爬滚打的同行们学习,学无止境。”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张德高总是感叹:“自己的勤奋遇上了一个很好的时代!”

“随着改革开放推进,大家生活越来越富足,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张德高说,如今创作作品的要求也与以往不同,想要引起观众开心,梗与以前也大不相同。“但总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来源于生活,深入生活。”

群体:从民间“清吹队”到西南农民演艺联盟

从农民成为专职文艺工作者,在张德高身后,还有一支数量庞大、已发展为备受关注的文化群体——西南农民演艺联盟。

据泸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泸县地处川南多地交界处,历来有灯戏、民间小调、舞龙等民俗文化传统,早年时就活跃着一批农民“清吹”队,谁家有婚丧嫁娶等事情,就邀请他们来助个阵。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群众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愿意在文化上进行消费,请“清吹”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清吹”队也逐步走上了团队化、专业化的道路,泸县最早的农民演艺团队就这样产生了。

2009年,泸县文化部门将县里活跃的86支农民演艺团队进行整合,成立全国首家农民演艺中心,对这些民间演艺团队进行专门管理,并创新性提出“县有演艺中心、镇有演艺站、村有服务点”的“农民演艺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的概念。

2013年,“泸县农民演艺网”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当地农民演艺行业迅速发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也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农村新兴产业。据了解,如今泸县已有专兼职演员近5000人,年演出达到1.6万多场,音乐、舞蹈、方言小品、四川清音、四川盘子、花灯、打莲箫、评书、金钱板……创作出丰富的带有浓郁乡土特色的节目,形成与之配套的艺术创作、舞美制造、演出服务等相关产业链。2017年7月,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泸县和重庆永川、大足,宜宾珙县等地方的农民演艺组织,共同发起成立西南农民演艺联盟,聚集了川滇黔渝农村演艺团队420余支,民间艺人15000余人,目标为“探索西南农民演艺市场标准化连锁化经营、西南农民演艺联盟资源整合,打造全国演艺产业的西南模式”。

作为其中代表人物和受益者,张德高虽然工作繁忙,但依然乐于为农民演艺事业出谋划策。“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张德高说,自己的成就得益于时代之幸,他也愿意尽更多的力量,用文化继续助推这个美好的时代。

新闻推荐

立石老街好悠闲

童嬉。补鞋。舞龙欢。晒香肠。立石老街。□曾佐然文/图泸县立石镇玉龙村古街,是川南民居的典范,被列入全国第四批传统村落...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