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文脉最盛村落(三)
在泸州市江阳区中兴古场的岁月长河中,瓦窑滩村(石面、金刚、大石)因长江岸的古纤道,将长山、郭石、罗湾、蟠龙、邓元、姚村、九聚、群利、泸弥、来龙山这些古村落,串成了一条环绕半岛的项链。在这条犹如珍珠般的项链上,又因泸州至合江古纤道120多里长的线路上,留下无数绮丽的人文景观,让烟波浩渺的古老码头生机盎然、文脉鼎盛。
这里是乾隆年间州官叶体仁瓦窑滩题咏之地,这里是清末诗人、陕西略阳县令苏山故里,这里是乡贤杨百骈赠鞍马朱玉阶回滇之地,这里也是明末将军周文辅裔孙创业兴族之地……
◎陈鑫明
泸县十大乡之崇义乡,位于城东南,东及东南界与合江相连,西南界忠信乡,西北隔江与宜民乡相望,北部滨江与里仁乡、安贤乡、凤仪乡为界。自分水岭以南迄于鼓楼山,层峦叠障。有场永兴(蓝田)、泰安(汇口)、中兴、弥陀岩场、分水岭、沙坎、刘石场七处,占地2580平方里(据《民国泸县志·镇乡卷》)。
崇义乡境内,清咸丰四年(1854年)贡生许朝仪等在鼓楼山修建合寨,又名“昌平寨”。大小鼓楼山上建有三关五寨,即双锁关、天保关、关口、久安门寨、长治门寨、永兴门寨、天星门寨、元景门寨。久安门联云:“久大与山齐,石笋深长镇地;安全将武偃,鼓楼声静不闻刁。”
1996年仲夏,同夫子张遐龄访古寨,夫子有联云:“玉笋矗天立,历经沧桑问战伐;鼓楼添异彩,百年风雨数干戈。”
之后,读《民国泸县志·1935年关寨卷》,方知崇义乡境内,在民国二十年,杨百骈等建“股友寨”。在弥陀场、中兴场间,城东六十里处。这座“股友寨”近在咫尺,却未能寻访,一直是地名寻根的一大遗憾。
2018年5月27日,终于走进位于瓦窑滩村一社地界。“股友寨”是书名,寨中村民只知“寨子上”或“樟树山”。据年长的村民介绍,民国二十年间,军阀混战,土匪出没,为保境保民,由时任中兴、弥陀、黄舣、分水乡团总的杨百骈牵头,邀地方乡绅、名流共五人筹集建寨。其中,阎增山、刘国成、袁石麟、王佐各出大洋10—20万,在樟树山上建寨子,故名“股友寨”。
股友寨三面是坡岩,占地三四十亩,有五道朝门(一家一大门);寨内有五个碉楼(一家一碉楼),碉楼高三层,达15米,四周有瞭望孔、枪孔,上设观测哨。白天以鸣锣为号,夜晚以红灯报警,一旦土匪临寨,一门一碉,各自为战,四门前往支援。乡丁日夜巡查,守护十分森严。寨中有泉眼二处,六方水井,深数丈,可供寨中上百人饮用。寨中五大族人各建有华堂、会客厅、书房、厢房、粮仓、柴房、杂院、马厩和乡丁住所,各有天井四至六个,五姓人家有巷道相通,有警报系统。厅内四面为走马转角楼,院中院,楼中楼,建筑壮观,布局巧妙,易守难攻,为崇义乡临大江岸最完备的中西式建筑。
因寨子修好后,杨百骈一家常住于寨中,村民又称“大寨子”。如今看到的寨门还有三处,水井、天井可寻,碉楼、大朝门已夷为平地。唯有樟树山上的古樟林,昔日寨中的版筑土墙、小灰瓦木房门窗和石碾、石磨、石缸、石花台、石墙角、石水沟、石天灯树夹和大水池,依然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寨子的百年历史,寨中人家的家风、家训、家规,依然被传承着。
居住寨中的村民,仍然讲述着许多有关杨百骈的故事,什么行医济世、乐善好施、好打抱不平、仗义疏财等等。妻子李贤贞治家有道,教子有方,五男五女皆事业有成。在中兴场称为“杨氏一门朱紫贵,子孙尽是读书人”。
据《杨氏族谱》载,杨百骈(1887年—1951年),字泽臻,先祖湖北麻城孝感乡入蜀遵义府,桐梓红岩荞子坝而居,康熙初迁合江北乡监井支弥陀岩干坝子,耕读为家,子孙繁衍,清白传家。弟子入乡学、国子监,光绪丁丑裔孙入军粮府衙,一门书香。
杨百骈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祖父学臣,父杨维,乃一方乡贤名士。先祖以忠孝礼义诚信治家,以立德立身立世严教儿孙。百骈为人师表,教授乡童,组织青壮演兵布阵、守土有职。祖婆家教严,儿孙一人犯事,其余皆陪跪祠堂。故儿孙做人规矩,秉承杨氏家风,修身治家,礼义为首,孝悌为先,睦邻和亲,济困扶贫。在中兴乡、弥陀岩乡、黄舣乡、分水岭一带家声显赫,为一方名门大户。华堂上曾有州衙赠的大匾,上书“槐葛风清”四个大字。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正在旅行社检查。■汪利摄影报道近日,泸县旅游局派出3个督查组,开展了暑期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治理。督查组分别对成...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