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探路者 群众致富引路人 记泸县立石镇下湾村九社社长喻德水

川江都市报 2018-08-09 09:49 大字

◎ 黄平

喻德水是泸州市泸县立石镇下湾村九社社长,现年51岁,共产党员。乡亲们说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说他是好党员、好社长。

他出生在农村,怀揣梦想坚守山村几十载,带领乡亲披荆斩棘找出路,百折不饶谋发展,千方百计奔小康。他把对党的忠诚化作带领村民致富的动力,主张“靠田保温饱、靠山奔小康”的发展思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市场需求,敢当创业先锋,以敢闯敢干、带头示范的精神作风,承包政府退耕还林土地种苗圃400多亩,解决了村里的劳动就业,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共同发展致富。

率先开启产业转型大门:

荒山披绿装,创业干劲足

2001年,面对乡亲靠田吃饭,家乡贫穷落后的现状,在外地搞工程的喻德水毅然作出了回乡创业的决定。经过市场分析,他大胆向荒山进军,自己的土地及周边的土地、荒山便成了他的第一块“试验地”。创业伊始,困难远比想象中更多,复垦、育苗、除杂、修剪、施肥、嫁接、防病虫,样样工作喻德水都亲自上阵。山上没路,斩断荆棘,抱来石块铺土路;山上没住处,搭建简易草棚供工人休息;山上没水,筹集资金打井、修水池;山上没电,周边农户帮忙搭线。

苗木基地逐渐成形,喻德水脸上有了笑容。2001年开始,苗木基地最先种植杜仲、花椒等经济作物,有了一定的创收。苗木的种植也给下湾村村民带来了实际利益,村民在基地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工资,同时额外还有土地租金收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积极促成第二次产业转型:

遇发展瓶颈,突出重围寻新路

2006年,频繁干旱,花椒树慢慢枯萎,如果不发展新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就难以实现,他忍痛砍掉了所有花椒树,开始大胆发展栾树、棕竹等其他苗木,打破当时很多群众对发展新产业的观望态度。

发展其他产业,对于他以及其他村民来说都很陌生。喻德水不顾家人反对,开始外出学习,去苗木基地“取经”,回来后,又毅然投入新品种的种植中。选种、育苗、施肥、撒药……立石镇党委政府派遣镇农林站农技员上山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后期持续提供产地检疫服务等。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喻德水的敢闯敢拼及辛勤付出下,苗木长势良好,村民在基地看到了希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7年的辛勤耕耘,喻德水的400亩苗木基地已是绿树掩映。他用情、用心、用行亮出了共产党员最骄傲的名片,持续带领村民致富。他先后获得“农业结构调整专业户、重点户”“全国小康户”“致富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新闻推荐

泸州市领导调研龙马潭区文保单位情况时指出 要保护传统文化并发挥其当代价值

本报讯(记者朱虹)昨(6)日下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鞠丽到龙马潭区就文物保护单位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洞窝水电站,是四川省第一...

泸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