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花+施药无人机助力杂交水稻制种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7-19 07:19 大字

本报讯(肖结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7月13日,是泸县种子站的制种科研项目无人机赶花施药的试飞日子。正午时分,雨住了,艳阳出来了,无人机飞过泸县方洞镇陈田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只见田里稻浪翻滚,花粉象开锅的水形成淡黄色的气浪,场面壮观。

“机有8翼,赶花直径在3米左右,施药直径在5米左右,离稻穗2.5米,这样的无人机,单机一天可赶花60亩左右,施药300亩左右。”无人飞机操作技术员赵裕波、涂钉一边操纵着无人机,一边介绍说,“一旦技术成熟形成规模,赶花每亩人工成本仅为60元左右,而人工竹竿赶花每亩达到300元左右;施药每天300亩,而人工施药只能10多亩,节约的成本就大了。”

“无人机赶花受粉率比人工竹竿赶花、拉绳赶花的受粉率略低。但效益和成本比对起来,无人机赶花才是制种的大趋势啊。”方洞的制种大户刘仕超说。

“泸县的丘陵地形虽然有利于制种隔离,在无人机的使用中,对操作无人机的人技术要求更高。无人机飞行的高度、速度和飞行方向及角度,和我们父母本的栽插方式,是有密切关系的。”泰丰种业公司技术部经理邱小良说。

“现在制种业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匮乏,水稻扬花是在中午的11点到13点,赶花必须在这个时间段进行,这时气温高湿度大,对劳作人员尤其农村留守的老年人是个大考验!一旦技术成熟投入广泛使用,在大大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也将节省大量的劳动力,为制种农户带来翻倍的利润。”泸县水稻种子站副站长钟习兵说。

泸县地处川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利于水稻生长。浅丘地形,自然隔离条件好,是杂交水稻制种的优势区域,于2013年7月获“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荣誉称号,全县制种面积达3万余亩。面对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的局面,要稳住和持续发展本县的制种产业,必须降本增效走机械化之路。

泸县种子站在丘陵地带作无人机赶花施药的做法,为泸县上千名农户当了排头兵,也为巩固和发展泸县的制种产业新技术尝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新闻推荐

碰撞智慧火花 开拓教育新视野 首届川江教育论坛上,12名市内外代表畅谈教育个性化与创新发展

王继华教授作精彩讲座首届川江教育管理论坛举行,全场座无虚席学校代表提问7月6日,第一届川江教育管理论坛在泸师附小城西学...

泸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