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六一节

川江都市报 2018-06-01 09:24 大字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决定把每年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新中国的每个人,都经历过很多六一儿童节。本期关于六一的文章,追忆跨度达到了60年前。这些亲历者讲述的故事,带着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带着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相信会给你留下不一样的印象。

特殊的六一节

◎赵凯华

六一节于我,今生有说不完的情怀。 小时候,家里穷,平时连上街赶场都没有机会,更何谈其它奢望。小学的时候,成绩好,每年的六一,我都会被选派参加在乡中心完小举办的六一庆祝会。这种机会,家里即便再困难,每年还是得给三两角钱,让我在街上自由自在“享受”一次,作为对我的奖赏。由此,六一就成了那时我最美好的念想。

22年前的今天——六月一日,一个女孩做了个勇敢的决定,选择成为我的新娘。因为当时的我,大学刚毕业不久,用一贫如洗来形容,毫不为过。没有用海誓山盟、海枯石烂的豪言壮语来拍打胸脯,我只是静静地扛起这个家,心里默默盘算柴、米、油、盐。生活的磕碰,犹如锅、碗、瓢、盆碰撞的旋律,奏响生活的日月年。生活曾经的艰辛困苦,我们一起应对和化解,一路走来,还真有些不易。

每年的 六一,我和妻子都尽可能抽出时间,相互陪伴。由于我工作性质的原因,一年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不能完全属于我自己,而是留给了我的病人。

妻子曾经问我,为啥选择了 六一这天作为我们的结婚日。我说,咱们终有老去的那天,我怕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记忆力越来越差,把结婚纪念日忘了,每年当看到孩子们在高高兴兴过六一时,我总该会想起来吧。这个理由,一点也不牵强,因为我内心深处的想法真的就这么自私。当然,应该还有一层意思是,扭住青春,不放手。

岁月不待春已去,如今,女儿已上大学。记得女儿小时候,每年的六一,我和妻子都精心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或参加演出,或带她进入孩童的世界,嗨翻天。而现在,是她精心策划为我们制造惊喜或浪漫的时候:记住六一。

我曾给妻写过一首小诗,其中有这么几句作为结尾:生活的努力,家的责任,是我今生为你写下的,最华丽的诗。

所以,今天我想对自己说,六一快乐!

三代人的儿童节

◎曹愚夫

跨越60多年,六一儿童节先后给我家三代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从我这80多岁的老顽童说起吧。1951年,凭读过两三年“鸡婆学”(私塾)的底子,我在老家泸县天兴乡中心小学插班上了高小。那年六一,我第一次知道并欢度了儿童节。

在这个节日里,我写的一张核桃大的毛笔字,参加展览比赛,得了甲等奖。现在回想起来,那次我得到的最宝贵、最美好的东西,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它激励一个农村孩子立下志气,做事一定要专心做好。这个习性,我一生都没有遗失过。

再说我的老伴,她小我一岁,我们是1952年春考入川南师范(后叫泸州师范)初师班的同学。当年儿童节那天,她被选为少先队的代表,有幸到蓝田坝机场,乘坐驻泸空军飞机观赏市容。毕业后,我们牵手走在人生路上。后来,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我们同甘共苦已经50多年。

三说我的儿子。1978年六一,大儿子从很偏僻的华阳乡石虎山村小到通滩区中心小学参加了比赛活动,唱歌得到三等奖。他拿着奖状爱不释手。每天早晚都要站在有线广播匣子下面,跟着广播去唱。后来,他当上了首届市十佳歌星,先后5次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声乐比赛或应邀表演。

末说我的孙女。她幸遇美好时代,拥有三种老师:父母老师,学校老师,兴趣老师。她自小享受了优良教育。三岁那年在幼儿园过六一,她演讲了一位姐姐身残志坚顽强生活学习的故事。5岁那年,她没让父母陪同,到北京参赛再讲这个故事,获得了特等奖。同年,随爸妈到央视参加“魅力家庭秀”比赛,她以出色的歌舞表演奇迹般“复活”了初赛遭受的淘汰,获得了金奖。

每年6月1日,是祖国花朵享受爱心浇灌的佳节。曾经享受过浇灌的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每人都有自己不寻常的六一回忆。

一盆昙花的往事

◎巫旭娜

昙花是盛夏绽放的花卉,开花时间通常在夜晚且只有3至4小时,但我对它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那时雷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学校会不定期组织学生们到福利院或孤寡老人家里进行义务劳动。记得那年我刚上小学二年级,正值活泼好动的年龄。适逢六一儿童节,老师组织我们到学校附近的社区为贫困家庭送温暖。我和几个同学被分配到一位老奶奶家里帮助打扫卫生。说实话,二年级的小学生能做的也无非就是扫扫地、擦擦桌和陪老人聊聊天。大家按照分工热火朝天地劳动着,不一会儿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大家无所事事,想找老奶奶聊天。但她耳朵不好,存在着语言交流障碍。于是有人提议趁着老师还没到,我们来到居民楼外的院子里踢键子。

“1、2、3……”正当我踢得起劲时不知谁叫了一声“老师来了”。这一喊大家都慌了神,我脚下一不留意将键子踢歪,直接踢到了一个花盆上。只听见“咣当”一声,花盆应声而碎。听到响动,居民院里走出一个中年妇女,气势汹汹地抓着面如土色的我:“你把我的昙花踢坏了,喊你大人来赔起!”我因为害怕,哇哇地哭了起来。

老师批评了我,但中年妇女依然不依不饶,没有办法老师只好告诉我父母,让他们来协商解决。那时,我家正好种了一盆昙花,长得枝繁叶茂,是我父亲的心爱之物,为了弥补我的过失,父亲忍痛割爱将花赔给了别人。

临走时父亲将碎花盆里的昙花小心冀冀地捡了回来,在父亲的精心呵护下,第二年昙花居然开花了。听说这盆昙花,此前从未开过花。父亲说,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原来那个小女孩现在已经为人妻,为人母。每当看到昙花就会勾起我儿时的回忆。犯错是每一个小孩成长的必修课,但是正如昙花一样虽然花期短暂,但也曾经绽放过。一盆昙花不仅见证了我的成长,更寄托我儿时酸甜苦辣的回忆,值得我珍藏一辈子。

欢天喜地庆六一

◎ 雷定昌

我这古稀之人,也当过“祖国的花朵”,也分享过庆六一的笑语欢歌。

1957年六一,泸州在人民广场举行全市性庆祝活动。那天一早,我们太平街小学的600多名同学在大操场集合。校长讲话后,分班级形成方队,由擎着少先队队旗的大队长和抬着校名横牌的两名中队长领队,齐唱《少先队队歌》,迈着整齐的步伐,鱼贯出校门。我们“红领巾班”同学在少先队中队长、红岩烈士兰蒂裕的儿子兰耕荒,中队副队长、老红军蔡文泽的女儿蔡素芬的带领下,激情饱满地走在大队伍的中段。我校离人民广场最近,捷足先登。接着,举着队旗和抬着校名横牌的泸师附小、库房街、皂角巷、梓橦路、大北街、小街子、忠义、255厂等十几所小学的同学们也喜气洋洋陆续赶到。“祖国的花朵”身着白衬衣、蓝下装,少说也有上万人。

离庆祝大会还有半个多小时,兄弟学校间拉起歌来。“‘附小\’同学,来一首,好不好?”“好!”“行不行?”“行!”“妙不妙?”“妙!”我校发出邀请。“附小”立即响应,齐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我们也应邀唱起《劳动最光荣》,其他学校拉歌也很热烈,《让我们荡起双桨》《东方红》……不远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光荣的传统,爱祖国,爱人民……”《少先队队歌》在人民广场上空回荡。歌声此起彼伏,汇成欢乐的海洋!

上午9点半,团市委书记、学校校长、少先队辅导员先后讲话,祝全市少年儿童节日快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10点过,大会结束,游行开始。各小学的队伍有序地经过主席台接受检阅。我校队伍靠前,首尾相连,一路游行一路歌。我们从三星街下斜坡,左转忠孝路、慈善路、治平路,到大什字再左转迎晖路,上花园路,经宝成路最后到太平街进人民广场。当绕城一圈回到原地解散时,我惊奇地看到:有一所学校的队伍居然还没有出发,不禁感叹:“真是盛况空前啊!”

新闻推荐

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泸县福集镇加快发展侧记

■曹原本报记者李界近年来,泸县福集镇抓住泸州“北大门”、县城“后花园”、北部“桥头堡”等区位优势,按照“融入县城,差异...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