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夫妻坚守家乡获点赞

泸州日报 2018-05-03 16:12 大字

■本报记者 刘林

实习记者 郭建 黄秀玉

“夫妻俩都在村级岗位上工作10年以上,同为‘80后’年轻人,这在百和镇历史上从来没有,相信在全市也很少见。”近日,泸县百和镇党委书记刘代全告诉记者,在该镇村级干部队伍中,有一对“80后”夫妻,丈夫罗强任高洞社区党支部书记,妻子杜冬梅任骑龙村党支部书记,二人都为乡村振兴事业奉献青春,在当地人尽皆知。

“被群众需要,是一件幸福的事”

“杜支书,咱村安装自来水的事,现在有没有新消息?”“杜支书,能不能再给我讲讲危房改造政策?”日前,记者采访杜冬梅时,她的电话响个不停。

“如今在骑龙村,有事找杜支书是大家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村民刘刚说。

骑龙村二组贫困户徐先燚,是杜冬梅一直记挂心间的老村民,每隔三五天,她就会到老人家中探望一番。老人由于家境贫寒,唯一的儿子入赘他乡,身患耳疾的徐先燚是村里的独居老人。得知老人的居所存在安全隐患,杜冬梅为老人争取到3.2万元危房改造扶持金。从选址到改建,杜冬梅处处把关、事事留心。老人感激地说:“杜支书,你比我的儿子还要亲。”

说起当村干部,还有一场机缘巧合。2007年,当时在广东一家外资企业担任仓库管理员的杜冬梅,突然接到从家乡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骑龙村老支书的声音。老支书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冬梅啊,咱们村现在需要年轻人,你愿不愿意回来支持家乡建设?”就是这个电话,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家乡需要我,我如何能拒绝?”杜冬梅说。起初担任村主任时,她每月工资只有200多元,与在广东打工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相差甚远。但杜冬梅对当初的选择一点也不后悔,她说:“被群众需要,是一件幸福的事。”

近年来,看着骑龙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杜冬梅喜不自胜。如今,站在骑龙村的山坳上眺望,一条条公路犹如长龙一样卧在田野上,村民们开着车忙里忙外,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面对近年来取得的种种成绩,杜冬梅将一部分成绩归功给丈夫罗强。“是他让我对村支书这个岗位有了全新认识。”杜冬梅说。

相同的工作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罗强是一名大学生,2007年得知泸县县委组织部招聘大学生村干部后,报名参加培训。2009年,学成归来的罗强担任百和镇兴隆嘴村副支书兼文书。2016年,由于工作能力突出,他被调往高洞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

2009年,23岁的罗强与杜冬梅在工作中相识。两人因为工作时常碰面,相同的工作,让他们有许多共同探讨的话题。2015年,两人喜结连理。罗强感慨地说:“工作,是我俩的‘媒人\’。”

在工作中,罗强与杜冬梅多年来相互扶持,并肩前行。杜冬梅曾在电脑办公问题上犯难,通过罗强手把手的指导,她已能得心应手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电子文件。而性格沉稳内敛的罗强,在工作中曾羞于表达,杜冬梅则一步步地将他改变成为能说会道的“好村官”。

同样的工作经历,让罗强和杜冬梅有相同的价值观,夫妻俩都觉得被村民需要是一件幸福的事。罗强认为,村(社区)干部的职责就是为村民化解矛盾纠纷,是党和政府与村民沟通的桥梁,让他们了解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真正意图。

“我和妻子有共同观点,只要我们干得动,就一直干下去。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村(社区)不断发生变化,是我们的追求。”罗强说。

新闻推荐

泸县五中 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本报讯(朱先友)近日,泸县五中召开了教育扶贫专题宣讲会,宣讲扶贫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圆梦大学。会议对泸县教育扶贫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说明,就泸县教育扶贫及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