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每周千元爱心助学”翰林在行动之三十七 生活教会他责任与担当

川江都市报 2018-04-09 11:14 大字

陈世贤

清明节到了,这是开学后17岁的陈世贤迎来的第一个归宿假。数数荷包里还剩下的几十元生活费,他拿起笔算了算,扣除往返的车费,还可以给爷爷奶奶买点礼物……

“给爷爷奶奶买一件牛奶回去!”陈世贤有些腼腆地说道。校园里,春日的暖阳洒在他的身上,这个身高1.8米的大男孩脸上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眼下正是春耕季节,乡下家家户户都忙着插秧播种。一想到年迈的爷爷还要弓着身子在地里干活儿,而且一干就是整天,陈世贤就恨不得马上赶回家去帮忙。“毕竟爷爷奶奶年纪越来越大,而且天气渐渐转热,不能让他们干太多的重体力活儿,这样我也不心安。所以,我已提前给爷爷打电话说了,能留给我做的活儿尽量给我留着,等我回去干。”陈世贤如是说,他可以干的活儿很多——插秧、挑水浇菜地、割草喂猪、调饲料喂鸡……

陈世贤家住泸县立石镇柏杨村,在他2岁时父亲就因车祸去世,母亲离家外出打工,从此再没了音讯。失去双亲的陈世贤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爷爷陈金华年过六十,曾是村里的林业员,现已退休,奶奶则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下妇女。陈世贤要上学读书,家里也没有可用的壮劳力,更没有能力种植经济作物,一家三口就靠几块地种点粮食和蔬菜过日子,逢年过节亲戚朋友再接济他们一点。

从小跟着爷爷奶奶节俭过日子,陈世贤养成勤劳持家的好习惯。五六岁时,他就跟着奶奶在地里栽红薯;刚上初一就跟着爷爷学插秧……过往的乡民都对他夸赞有加。

再累再辛苦,陈世贤也没拉下学习,一直是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去年初中毕业考入泸县一中后,陈世贤再不能像过去那样每天放学后就赶回家帮爷爷奶奶干活儿,但他对二老的牵挂始终不减。每个周末必须和爷爷奶奶通电话,他说:“我必须知道他们都平安、健康才能安心学习,因为我剩下的亲人就只有他们了。”

去年春天里,奶奶突发脑溢血住院,陈世贤得到消息后心急火燎地赶到医院,在奶奶病床前守了整整一天,直到奶奶恢复神志后,他才让爷爷接替陪伴,自己匆匆赶回家,把爷爷没插完的秧苗完成,把菜地全部浇完水,再把家里所有家务活儿做完后,才赶回学校上课。

生活虽然对这个17岁的大男孩很不公平,但是却让他在磨练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教会他什么是责任与担当,让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清晰的认识。陈世贤说,他从小就向往军队,希望今后能够报考军校,成为一名军人,报效祖国,成为爷爷奶奶的骄傲。

川江都市报记者 何晓梅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资 讯全搜索

分水岭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3月24日,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召开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会、安委会第一次全体成员会暨贯彻落实区安全生产第21次区长督办会。会议传达了全区安全生产第21次区长督办会议...

泸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