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水资源利用、水生态建设 泸县获得去年全省水利工作先进单位殊荣侧记

泸州日报 2018-04-04 20:38 大字

马溪河防洪治理工程成为风景。水利部河长办副主任、建设与管理司副巡视员刘六宴(右二)到泸县调研。 本报记者 简放鹏 摄去年4月,省水利厅厅长胡云(前排左二)调研泸县水利工作。去年4月,全省高效节水灌溉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在泸县召开。高效节水项目促进泸县农村产业发展。喻寺镇谭坝村高效节水项目为推动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添翼。

■夏廷贵 本报记者 简放鹏

今年3月,在全市水务工作会议上,泸县是三区四县唯一上台作经验交流发言的区县。

近年来,泸县紧扣水资源利用、水生态建设“两条主线”,致力全域工程均衡、全域节水灌溉、全域饮水安全、全域生态治理“四大工程”,创新水利建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水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泸县水务局成功创成全国水利文明单位,被评为全省水利工作、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单位。

去年争取中央和省级水利项目资金1.7亿元

在工作中,泸县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认识到,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必须以重点项目为抓手。

对此,泸县去年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及脱贫攻坚三大战略,统筹全域规划,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完成了土公庙中型水库工程实物调查,九曲河系统治理立项,争取中央和省级水利项目资金1.7亿元,列全省非贫困县项目争取资金的前茅。

在水利项目建设上,由分管的泸县县委常委牵头,负责各组团重点项目,实施包保责任制,对项目进行考核管理;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投入,融资2.4亿元投入节水改造、江河治理、饮水安全等重点项目建设;落实项目法人、质量监理等水利项目建设制度,着力建设阳光廉政、优质示范项目;强化技术支撑,每个项目均抽调水利专技人员组成专业管理团队,加强项目监管指导。

采取上述措施后,三星桥水库等6个项目全面竣工,除险加固病险水库8座,三溪口、艾大桥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加快建设,解决了12万农村居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40个贫困村到村民小组支管全覆盖,265个村(社区)用上自来水,乡村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龙鱼谭坡耕地治理项目中,整合涉农项目资金4000多万元,治理坡耕地3600亩,示范带动发展果业7500亩,促进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在水利发展资金项目中,试行刷卡取水、智能计量、肥水一体化灌溉、手机遥控智能取水等自动化措施,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

泸县高效节水模式全省推广

去年4月13日,在全省高效节水灌溉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结束的第二天,省水利厅厅长胡云一行莅临泸州市,调研高效节水灌溉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项工作。胡云肯定了泸县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认为泸县紧跟新材料创新步伐,创建小农水项目建管方式,结合丘区实际,大力推行PE管灌为主的高效节水模式,综合效应显著,值得推广。

去年,全省高效节水灌溉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在泸县召开,省水利厅副厅长李勇蔺认为,这次会议之所以在泸县召开,是因为泸县从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开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9年累计建成PE输水管道1400公里,灌溉面积达到20.3万亩,达到了“造价减、建设快,占地少、节水多,维修省、增产高”的预期效果。

泸县季节性缺水严重,同时因水利工程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也严重。其传统的灌溉方式主要依靠浆砌条石明渠、埋设混凝土管,投资大、水损高、维护难。PE管道与浆砌条石明渠、混凝土管相比,具有不受地形限制、省地省工省钱、运行节水节能、建后管护方便等优点。

对此,泸县在推进高效节水灌溉中,着力推广PE管灌,创新水利建管模式,以充分利用水资源,服务县域发展。

2009年以来,泸县转变“小农水”建设思路,针对丘区地形特点,围绕农业产业功能布局,规划发展“泵管一体,管灌到顶,精准到田”的高效节水灌溉。在优质粮油种植区,发展普通PE管灌;在粮经复合区,试行发展智能管灌;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按需发展喷灌、滴灌。

9年来,泸县累计减少占地(相对明渠)2100亩、减少工程投资和维护费2.1亿元,每年节水1190万立方米。

泸县还整合财政、农林、水务、国土资源等涉农部门项目,年度安排超过2000万元的县级水利资金,集中连片推进PE管灌。采取“民办公助”“先建后补”方式,通过竞争立项、项目补贴,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对干支管道,以政府投入为主;对业主基地、家庭农场田间灌溉,以财政补助为辅,确保公共资源公益化。

由于成效突出,泸县代表泸州市,在全省高效节水灌溉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并作为典型县代表参加水利部组织的南方地区节水减排技术交流。

去年,来自省水利厅,以及成都、德阳、绵阳等21个市州水利部门的人员,现场参观了泸县方洞镇薛湾村项目区渠道灌溉、喻寺镇谭坝村项目区精准到田灌溉。泸县的高效节水模式,受到与会人员交口称赞。

巴中市水务局局长郑琼说:“现场参观后,对我们启发很大。泸县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是高起点的规划,整个规划工程布局均衡,水系布局完善;二是高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使用PE灌溉,改变了传统灌溉方式;三是高标准建设;四是项目资金的有效整合;五是最终体现出来的高效,通过一系列的方式,体现出高效的节水节能,高效的水资源利用。”

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

农业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如果不实行相应的水价综合改革,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

为此,泸县探索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改善工程管护,通过向水利改革要工程持续效应,逐步达到以工程养工程、以水利养水利的目的。

一方面,泸县按照“出口装表,刷卡计量”的方式,实施节水计量改造,为水价改革打好工程基础。在万亩以上中型灌区,全部加装用水计量设施;在方洞、喻寺等5个镇的31个小型灌区,装配智能计量设施1076个。

另一方面,泸县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要求,建设一处灌溉工程,成立一个用水户协会,以夯实水价改革的组织基础,形成“镇有水管员、村有水务员、灌区有用水户协会、用水有专人服务”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这就为该县农业水价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泸县还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奖励机制。每年由泸县水务局提出该县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计划,经泸县政府批准后,各用水户协会根据灌区用水计划,向用水户精准分配水量,先按基准价收取农业用水水费,年终核定用水对象的用水总额,对定额内节水,按照实际用水量给予奖励;对超定额外用水,按照累进加价标准收取阶梯水费。去年,泸县在2.4万亩试点区开展农业水价改革,共征收水费130万元,节水181万立方米。

今年,泸县将基本完成三溪口、艾大桥、朱梅滩中型灌区以及部分小型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其试点工作思路和做法得到省水利厅领导的肯定。

水利部河长办肯定泸县河长制工作

去年9月5日,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第八督导检查组由水利部河长办副主任、建设与管理司副巡视员刘六宴带队,莅泸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刘六宴一行查看了泸县河长制工作开展档案资料及小鹿溪河长制管理、濑溪河治理情况,肯定了泸县河长制工作。

在泸县玉蟾街道小鹿溪,河面清洁无杂物,刘六宴察看后,走到玉蟾街道小鹿溪河长制公示牌前,拿出手机对准公示牌上的小鹿溪河流信息二维码一扫,上面马上显示出小鹿溪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刘六宴还拨了公示牌上面的投诉电话“0830—8190906”进行检查,电话铃声响了一声,就有人接听。对此,刘六宴点头表示肯定。

在听取泸县濑溪河治理汇报时,当听到河道保洁员有246名时,刘六宴指出保洁员可安排一些有劳力的贫困户从事该项工作,在保障河道整洁的同时,还能做到***。

在泸县,长江、沱江越境而过,县内有大小溪河47条,其中重要河流20条,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7条。

对此,泸县落实河长制,以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水土保持、江河治理、农村环境改造、环保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快解决河湖管护突出问题,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泸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的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总河长及其办公室,制定了《泸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等制度,明确了总河长办公室18个成员单位的职责和县内20条河流的牵头单位,印制了《河长巡河记录表》《河长制投诉记录表》等,并发放到河长及各镇(街道),确保河长制工作规范管理,有序推进。

泸县对7条重要河段实行双河长制,落实了县级河长27名、镇级河长91名、巡河员235名、保洁员246名,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

去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泸县由县级河长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县内各河流、各镇(街)开展调研,了解河流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听取基层对河道管理保护的意见建议。泸县河长制办公室通过比选方式确定方案编制单位,编制单位根据河流状况、河长调研意见,以及县镇“十三五”规划、部门专项规划等,分河流编制了保护方案。现已编制完成20条主要河流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初稿),并编制了7条重要河流的环境保护专题报告。

与此相应,泸县由县级河长牵头,各河流管理牵头单位具体负责,针对企业及生活污水污染、河道环境卫生、农业面源污染、水域岸线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集中整治行动,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新闻推荐

心系家乡发展,酒城男儿建议—— 泸州可启动规划三环

近日,网友“酒城的男儿”,通过泸州新闻网·川江新闻网和川江号APP“网络问政”平台提出建议,泸州应该启动规划建设三环路,构建大城市格局,支撑大城市发展。◎川江都市报记者许亚琴热心酒城男儿关注家...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