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春联里藏着的年味

川江都市报 2018-01-22 11:51 大字

春联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代表吉祥,代表期盼,洋溢着喜庆的色彩。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关于春联的故事。

幺叔家的春联比赛

◎陈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逢过年,写春联是一件大事。事过境迁20多年,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那年在乡下幺叔家写春联的趣事。

当年幺叔家还不富裕,半是土墙老瓦,半是石头砌墙。老祖母健在,孝顺的父亲每年都会拖家带口带回老家过年。官渡学校与老家隔着一条宽宽的濑溪河,先要坐一条大船过河,爬过一个陡峭的钻天坡,再走一段泥巴路到新嘉村。远在攀枝花的五叔一家也赶回来了。我发现幺叔家各扇门上还没有张贴春联。幺叔看出我的疑惑,笑着说:“今年我没有买春联,准备让你们几兄妹一展身手。你们可以照着春联写,也可以自创,写得好的有重奖!”

听见这里,我们全都来了兴趣。幺叔叼着香烟,细心地研磨好墨汁后倒入一个粗瓷小碗。为了让写出的毛笔字更亮色持久,幺叔还放了一点平时舍不得吃的白糖在墨汁里。我协助父母将幺叔买回家的红纸裁成粗细均匀的大小条幅。参赛选手共有七个,评委则由长辈们担任。幺叔清了清嗓子,宣布了比赛规则,大家抽签确定好顺序后就开始鱼贯登场。

研究生毕业的大哥第一个登场,只见他不慌不忙,一挥而就“国运昌盛花更灿,民情欢乐月增辉”,字迹工整、意味深长,大家齐声叫好。我写了“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虽平淡,对仗还算工整,但气人的是因为很少写毛笔字,在我写春联时不小心弄了一些墨汁在脸上,慌乱中抹成了大花脸,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最后出场的是泸县师范学校毕业不久的大妹,胸有成竹的她写出的春联“日照江山千载秀,春催祖国万年昌”。字虽是女孩所写,但笔力雄浑,获得大家好评。经过一番打分和点评后,大妹和大哥众望所归荣获一等奖,我获得了安慰性的三等奖。评奖完后,大家又打来粘稠的米汤,将我们写的春联张贴在各扇门上。和煦的春风里,春联熠熠生辉,红黑分明,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春光遍草木,佳气满山川”,这一年别具花样的春联比赛变成了我人生中永远的美好回忆。

大什字牌坊上的春联

◎刘志怀

对联是中国的独特文化,最繁荣的算春联,是专门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春节增添喜庆气氛的吉品。如今太平盛世,几乎家家都贴春联,为的是自己心情舒畅和对美好向往的表达。阖家欢乐的体现,请一副春联回家贴上,映对的肯定是笑脸。

春联主要是门联,专司恭贺,大喜临门,当然得红纸黑字——至少不能是白字,后来还有在上面洒上金花的。春联有五言的,如“风和辞旧岁,花艳迎新春 ”;但最多的是七言的,如“勤能补拙可致富,恒可励志能达强”。如果你有两刷子,自己写春联更有趣。不拘一格,何必讲究五言七言对仗平仄,有多少好话写多少,随便写,写个高兴就算,但得门枋装得下。所以春联多是五言七言的道理就在这里。

好春联入心,终生难忘。有一年有副春联用大大的红纸黑字贴在泸州大什字的牌坊上,过去几十年了,我仍记忆犹新。那时没有“春晚”,泸州过春节兴在大街上搭牌坊,多用柏树枝,寓意“百年长青”。大街牌坊都很大,最大要数大什字那个。春联能贴上牌坊已为上品,能贴上大什字牌坊当算极品。尽管那时没兴在红纸上洒金,但那副春联已经十分醒目,远远的就能看见。加之文字朗朗上口,更难得是与形势贴切,特别能够打动人。

泸州那年春节为了活跃气氛,发动市民写春联投稿,供上面审定推出采用。原泸州二中有位教语文的罗老师,同学们亲切叫他“罗Teacher”,据说他不止一联中选,说得上大笔如椽。贴在大什字牌坊的那副春联气势磅礴,一时传为佳话。联曰:“喜东方巨龙满天飞舞,笑西风残叶遍地飘零”,横批“东风压倒西风”。牛吧,真是大什字,字字出彩。

我永远是学生,对老师只有敬仰,但学生总有机会超越老师。每个时代的春联难免打上时代的印记,这不奇怪。这就叫“那年那联尚那时,今年今联还今朝”,愿年年涌现出好春联,妆点我们的大好河山!

我爱上了春联

◎张文

冬至过后,年味渐渐地浓郁起来,宰年猪熏腊肉装香肠,磕汤圆面做汤圆心子……传统的中国年味,浓浓的春节情结。除了这些,春联却是我不可或缺的春节大餐。

自打小有记忆起,在大门上贴门神“秦叔宝”和“蔚迟恭”,在门框上贴“春联”是迎新年的必备功课。每年,父亲会买来红纸裁剪成巴掌宽的条幅,用毛笔亲自操刀书写对联。“爆竹声声除旧岁,梅花朵朵迎新春”,春节家家户户燃放鞭炮,郊外凛冽的寒风中盛开着梅花朵朵,门上那一副描写时令实景的春联让我记忆深刻。“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猪舍门上的这一副春联,无不抒发着为温饱奔波的父辈们对美好生活的梦想。

在父亲的熏陶下,我也爱上了春联。不仅喜欢欣赏,也爱捉笔撰写。春节临近,看那一副副吉祥的春联“闻鸡起舞,跃马争春;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蕴含多少对新年风调雨顺幸福美满生活的祈盼。

品味着这些对仗工整的春联,浸透在新春吉祥的方块字里,朗朗上口,极具美感。源远流长的中国春联,延伸着中国古老的文明、沉淀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蕴含着人们的美好祈愿。贴春联就像吃饺子汤圆一样,已成我国春节的一道靓丽风景,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与其他文学形式最大的不同就是讲究“对仗”,不仅字数要相同,更要句式相同,词性相对。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古时流传下来的经典对联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结晶。它言简意深,平仄协调,体现了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使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对联,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这就要求不管撰写何类对联,除字数相同外,还必须要求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上下联末句尾字要仄起平落;联中要讲究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虚对虚,实对实;上下联的含义也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等等。在春联的张贴上,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很多人容易把春联贴反,其实只需要记住尾字仄声联贴在右边、尾字平声联贴在左边,就不会出错了。

写给自己

的春联

◎康安友

小时候的我很调皮,整天和玩伴一起“吆五喝六”逃学、偷红薯、掰玉米……常常弄得整个村子“鸡飞狗跳”。父母为此操碎了心,却从不打我,顶多就是骂几句,或者罚我打猪草、割牛草。但我却做过一件让父母值得骄傲的事情。

那时家里穷,4间土坯房里住不下一家6口人,晚上睡觉我和弟弟只有拉开简易的“凉板床”,再加上两条板凳拼凑起来。春夏秋都还好过,一到冬天,莫名地就能感觉到有风从地上“冒”出来,整晚睡不好觉。我把弟弟紧紧搂在怀里,弟弟倒好,搂着搂着就呼呼大睡,只有我在黑夜里和寒冷作斗争。但是穷家也有生长快乐的土壤,那就是父母的乐观和坚强。印象特别深的是春节临近时写春联的趣事,成为我生命中留下的一段佳话。

每年春节前夕,是孩子们最开心快乐的日子。放寒假后,家里事情也不算太多,对我们的要求也不是那么严格了,任由我们打闹。还记得那年快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上街去买了春联来贴,图个吉利。父母为了省钱,就说不兴那些东西。我在言语间听出了父母的意思,于是跑去找邻居上大学的哥哥,借来毛笔和墨汁,说是要写寒假作业。

拿到毛笔和墨汁的我回到家里却犯难了,家里根本没有写春联的红纸,如果去买的话,和买春联的钱差不多。此时,父亲好像看明白了我的心思,在一旁劝我算了。

“咦!”当我走到自家大门前,眼睛突然一亮,门柱子这么宽,为什么不可以写在门柱上?于是我找来抹布,把两边门柱擦拭干净,准备开工。可是写什么呢?如果写“五福临门、年年有鱼”,我觉得跟我的家庭又搭不上边,不如来副自创的吧。

我灵机一动,让父亲给我扶好凳子,泼墨挥毫写下第一句“山高人弱看仙境梦醉。”这上联写的是我家庭的境况,略思片刻后,我写下第二句“心坚志定欲追求奋斗。”横批想都没想,写下“努力”二字。墨汁黑色的不好看,我找来红粉笔勾勒字体,别说,这下美观多啦!对联写完,父亲在一旁赞不绝口地说到:“看来幺儿的书没读到‘狗肚子\’头去,要得!老向,中午加个菜,去打斤酒来。”父亲高声地向母亲安排道。

事隔多年,这副我在上小学5年级时写的颇显幼稚的春联,被家人表扬了多次。后来,我的人生也遇到过很多困难,这副春联却一直激励着我不惧艰辛,笑对人生。

新闻推荐

泸州市75个村入选2017年省级“四好村”

◎泸州日报记者简放鹏本报讯昨日,记者从泸州市委农工委获悉,在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全省2000个村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为2017年省级“四好村”,其中泸州市有江阳区观音阁村、龙马潭区民主村、纳溪...

泸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