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搭上电商 龙眼告别“路边摊”

四川农村日报 2017-10-12 06:03 大字

□刘翔 陈杨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10月3日,从绵阳回泸州老家看望亲友的许玉春一家人,驱车路过江阳区方山镇云峰村时,打算顺便在公路边买龙眼(桂圆)。然而,令他没有料到的是,以往一眼望不到头的龙眼摊摊,今年却荡然无存,也看不到一个卖龙眼的果农。

“别说现在来,今年就是在龙眼大量上市的9月,靠在路边摆摊卖龙眼的也屈指可数,每天合作社供应从网上下的订单量,就让一个个果农累得满头大汗,还得请人帮忙。”方山镇云峰村党支部书记、云峰龙眼专合社理事长向俊伦对许玉春解释说。

丰产不增收

龙眼曾让果农深陷“丰收的烦恼”

云峰村地处长江边,土地肥沃,极适合龙眼种植。前些年,云峰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引导和出台对树苗补贴等政策,鼓励农民种植龙眼。如今,历经10多年的发展,全村实际拥有龙眼种植面积近1000亩。然而,同样地处长江和沱江两岸的江阳区和泸县乡镇,也都在规模发展龙眼种植,仅江阳区长沱两江目前挂果的龙眼树就已超过5万亩,每年产量都有1万多吨。

面对全区不断扩大的龙眼种植规模,云峰村党支部早在栽培龙眼时就开始为销售早作打算,成立龙眼种植专合社,实行统一栽培、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三统一”发展模式;同时,做到无公害种植,叫响生态龙眼品牌。

然而,由于近年来泸州晚熟龙眼产量大,上市时间比较集中,云峰村的“方山”龙眼在促销优势上并不明显;相反,由于距泸州城区较远,“方山”龙眼只能靠商贩上门或依托国家4A级方山旅游风景区,在公路边摆摊出售。前来方山的游客或过往行人,成为购买龙眼的重要客源,龙眼销售价格远低于泸州市场售价。虽然价格便宜,但因渠道销售单一,每年国庆前后云峰村仍有部分龙眼挂在树上,“丰产不增收”成了困扰该村龙眼种植户的一块“心病”。

“傍”上电商

“方山”龙眼不再摆“路边摊”

“靠着‘赶场天\’特产电商平台卖龙眼硬是销路广,以前只盯着泸州市场,今年我们的龙眼不但卖往成都、贵阳、昆明,还有部分卖到了北京、上海,把我们忙惨了,分拣包装还要请人帮忙。”10月10日,向俊伦谈起今年销售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家门口,就能把龙眼卖出泸州卖出四川,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风生水起,云峰村龙眼专合社也开始瞄上了这一新兴营销平台。今年,在方山镇农业部门的帮助下,在龙眼上市前,专合社就在 “泸州乡村购”和泸州供销系统的“赶场天”特产电商平台,图文并茂地发布生态龙眼销售信息。信息发布第二天,泸州一个专门从事水果外卖的经销商驱车来到云峰村找到向俊伦。通过洽谈,该经销商以每吨6000元的价格预订了发往昆明的5吨龙眼。

不仅如此,随着“方山”龙眼销售信息在网上扩散,陆续引来了10多个客商,最低都以每吨5000元的价格达成了龙眼收购,精选果更是高达每吨8000元,比往年每吨多卖3000—4000元。

“没想到互联网的影响这么大,价高不愁销。明年我们还要早点把信息发布出去。同时,还准备把种植过程也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在网上展示,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方山\’龙眼的管理,爱上 ‘方山\’龙眼。”向俊伦介绍,今年云峰龙眼专合社因有了电商平台助力,全村龙眼售罄时间整整较去年提前了20天。由于今年龙眼赚了钱,这段时间村民采摘龙眼后都不需合作社提醒,主动开始了龙眼管理。

新闻推荐

产业链上建支部 拓宽姜农增收路

周兴海展示牛滩生姜。□孙孝萍特约通讯员曾佐然文/图“牛滩镇在生姜产业发展中,已走在了市场前列,生姜的平均价格稳定在9元左右,是市场均价的2倍。”9月26日,泸县牛滩镇金山生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