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场 先市镇 春日赶 买春苗

川江都市报 2022-03-16 10:14 大字

居民乘船在贾山村和先市镇上往返。待渡口不远处的先市大桥完工后,渡口将退出历史舞台

渡船载着村民,行驶在赤水河上

码头上立着纪念碑,讲述了码头的故事

黄黄的鹅苗,甚是可爱

本地农户将自家种的菜苗拿到市场上卖

居民仔细挑选自己需要的菜苗

几十只小鸭子被装进竹筐内

◎ 川江都市报记者 张若涵 燕伟民 摄影报道

3月7日,农历二月初五,合江县先市镇赶场的日子。早上6点刚过,家住车辋镇人和村的姚官清就开始起床收拾。由于家离先市镇更近,他准备去先市贾山村坐船,到对岸镇上赶个集。

早上的渡河船甚是热闹。姚官清遇到了好几个熟人,想邀他一起去坐茶馆吹牛,他都摆手拒绝了,“今天不得行,我有正事要办,改天约,喝茶打大贰都要得”。

姚官清这天要办的“正事”是老母亲交代的,“她想再养点鸡鸭,所以今天到镇上买点鸡苗、鸭苗”。 姚官清说,正好这几天把地翻好了,再买点辣椒、茄子、四季豆等菜苗回去栽。

像姚官清这样来赶“春场”的不少,他们都想趁着天气好,赶紧把“春天”种下去。

一家三代都卖苗 城里人也爱买菜苗

上午8点,先市场上已经热闹起来,无论是老场还是新街,能够摆摊的地方,早已支起了摊位,路边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姚官清径直往柏香路走,那里是先市场上专门卖菜苗的地方。

柏香路不长,百来米的路上有10来家菜农正在卖菜苗。有讲究的菜农将菜苗装在编织的竹篮子里面卖,但大多数人就在地上铺了一层胶布将菜苗放置在上,上面薄薄盖了一层纸或者透明胶袋,以免菜苗被阳光晒蔫。菜苗旁边还摆了各种蔬菜的照片,以便顾客选择。

姚官清东瞅瞅西看看,最终选定了喻光秀家的菜苗。“这条街的菜苗有些是从外面进货卖的,有的是本地人栽的,我更喜欢买本地苗,因为更适合我们这里的土质,而且她家菜苗也比较齐全”。姚官清一边说,一边挑选自己要买的菜苗。

喻光秀家的菜苗之所以比较齐全,是因为她家已经种菜苗50多年了。72岁的喻光秀说,她刚嫁到洋石村时,婆家就在种菜苗卖,后来她从婆婆手里学了手艺,现在女儿也在从事这门生意,“年轻的时候,我都是到相邻的乡镇赶场卖菜苗,现在年龄大些了,隔壁乡镇都是女儿去跑,也算是接班了”。

不仅女儿继承了卖苗生意,洋石村也有不少村民在育蔬菜苗出售。喻光秀说,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一轮场能卖三四百元,带动了村里不少农户,“现在村里都有10来户专门育菜苗卖”。

在喻光秀看来,近段时间是种菜苗的好时候,也是菜苗卖得最好的时候,“开春之后,天气越来越暖和,菜苗容易存活,基本上一次场能卖几百根”。

家住下坝村的牟小琴在先市镇上上班,当天,趁着有点空,她也出来买点菜苗给爸妈栽种。为何不自己撒种呢?牟小琴解释说,自己撒种种的菜收成要差点,而且家里地不是很多,一样买点也不贵,自己撒种太费精力了。

喻光秀的客户中,大多是农村或镇上的老客户,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城里来的客户。“前几天,有几个来先市走人户的中年人,买了好几十块钱的菜苗。”喻光秀说,不像农民什么菜苗都买点,城里人更爱买辣椒、番茄等,“可能这些菜在花盆、阳台上更好养活吧”。

除了菜苗,不少赶场人还颇爱买水果苗。当天,法王寺镇村民章启明就在先市场上选了三株柑橘苗。章启明说,之前自己栽种的柑橘品种味道不是很好,所以再买点其他品种来种。“一般的甘平、耙耙柑5元/根,好点的明日见、媛红10元/根,买苗不贵,打理起来也方便,所以再买点。”章启明笑着说,现在她家的荔枝、柑橘、柚子树加起来有100来棵了,“等果子到了成熟期,基本上能实现‘水果自由’”。

鸡苗鸭苗有专属市场 有的鹅苗卖四五十元一只

在离柏香路不远的龙角林农贸市场三楼,是鸡苗鸭苗交易市场,这是几年前先市镇政府专门为它们设的。三楼里,有好几家商户,他们的面前分别都摆上了装鸡苗鸭苗鹅苗的竹筐,竹筐里几十只小鸡、小鸭、小鹅不停地发出细小的声音,有些活泼的正不停地往外跳。

这里的商户大多是在附近赶流动场的,李永全就是其中之一。今年57岁的李永全做鸡苗鸭苗生意已经有近三十年,平常习惯赶先市、真龙和荔江场。李永全说,以前赶先市,就在水井沟老街的路边卖,因为有人投诉太臭太吵,所以三年前政府在龙角林农贸市场规划了一个固定点。对于新市场,李永全还是比较满意的,他说,现在这里环境好了,大家买鸡苗鸭苗等也都知道往这里走。

从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四五百只,到现在一天卖一百来只,李永全颇有些感慨。他说,以前大家买鸭子都是三四十只这样买,现在一般就只买一二十只,“主要是以前大家除了吃点,还养着卖,现在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在家自己养着吃,或者过年的时候儿女们回来杀来吃”。

在与李永全聊天时,有人来询问有没有狮头鹅卖。“那个没有现货,要买要先预定才有”, 李永全说,这个品种鹅苗都要卖四五十元一只,不过每只可以长到二十多斤,“因为太贵了,买的人少,都要先预定”。

“打过疫苗了没?”说话间,姚官清已经选好了10只鸭子,向李永全问道。“放心,打好了的,一共60元。”付完钱,姚官清准备再去逛逛看看有什么生活用品需要买,他想快点回家向老母亲“交差”。现在到了春耕的时候,他还有很多事需要忙。

相关新闻

春日赶场天

渡口依旧忙

◎ 川江都市报记者 燕伟民 摄影报道

说起船,人们更多想到的都是在公园里的娱乐设施,可能如今很多人已经遗忘了,对于水资源丰富的泸州来说,船曾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先市镇,至今仍有不少居民选择乘船,在贾山村和镇上往返。

3月7日正是赶场天,不少贾山村的村民乘着渡河船,来到镇上赶场。说起码头,镇上居民有着聊不完的话题。“听家里老人说,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一直是渡口,具体好多年记不清楚了,反正很久了。”先市镇居民刘帮海说,他小时候就光着脚板在渡口耍,那时候渡河的船只还是木船,每天热闹得很。如今刘帮海已经46岁,渡口每天依旧人来人往。

“河对面是贾山村,因为整个村位于一个半岛形状的地段,没有船的话出行很不方便。”刘帮海说,如果没有船,贾山村的村民赶场都只能往车辋镇走,走路都要一个半小时,而坐船只需要花费1元钱。遇到有急事的,花20元钱就可以马上开船,几分钟就能到镇上。“以前还要便宜点,坐一次船只要2分钱。”刘帮海说道。

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码头确实给两岸居民提供了便利,但因为水运本身的特点,也曾发生过不幸。在码头所立的纪念碑上,就记录着1986年发生的事故,造成了16人遇难。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对码头进行了修缮,并于1989年完工。经过修缮后,船只变成了电动的,相关的救援设备也逐渐完备。如今的船长陈大哥就是从1989年起,开始在赤水河上接送两岸居民。

“现在船只规定载客量46人,每天要发一二十个来回。”陈大哥介绍,现在每天大概半小时发一班船,还是有不少人来乘坐,春节还会出现排队的情况。

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先市大桥正在修建中。作为合江县渡改桥项目之一,先市大桥建成后,沿岸多处渡口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先市镇下坝、贾山、金钩、先锋、人和5个村3万多群众出行将更加方便。

新闻推荐

合江县各企业防疫、生产两手抓 起步即冲刺 开局要争先

□本报记者李独懿2月25日一早,在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化肥生产控制系统中的蒸汽压力参数进行调节,...

合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合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