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宇兴场 老街屹立青山之巅
合 江 福 宝 古 建 筑 群 :
坐落于福宝古镇的庙宇。周梦颖摄
2020年6月7日,合江县福宝古镇。周梦颖 摄
远眺福宝古镇,像一幅立体水墨画。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冯 摄
扫码观看福宝古建筑群视频。
国保档案
福宝古建筑群位于川南、黔北、渝西结合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回龙桥社区,兴市600多年,迄今整体完好保留着明清时期山地场镇的历史原貌,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群依山傍水,高低起伏,规模三街八巷,全长2480米,建筑面积3.832万平方米,占地0.4平方公里,由古民居与“三宫八庙”等组成,以穿斗房架、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青石板街道为风貌,濒河多吊脚楼和挑廊,形制独特。古镇还拥有高腔山歌、贯打唢呐、石工号子、匠笔画等13个省市县级非遗项目,是全国非遗项目最多的乡镇,被称为“非遗之谷”。
国保寻踪⑩
每天一早,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回龙桥社区,买菜、上学、上班的居民在回龙街上来来往往。这些年,住在老街的72岁老人王九会在自家门口,时不时看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留学生和游客前来“打卡”。
1月11日,记者走进福宝古镇回龙街。回龙街依山而建,一排排古民居鳞次栉比。临街房屋为木板壁,而临河的则为吊脚楼。更让人惊叹的是,这条老街还拥有“三宫八庙”,大片明代木结构建筑完好保存至今。这里的建筑因形制独特,被建筑专家誉为“中国山地建筑的精华”。
合江县文物保护中心负责人贾雨田介绍,福宝镇上古建筑群系明清时期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福宝土著先民、盐马古道客商,尤其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迁居福宝的楚、粤、闽、赣先民智慧的结晶。
□周梦颖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冯
庙宇兴场形成庙堂与住房镶嵌形制
回龙街约450米,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留下厚厚的青苔,土墙青瓦的民房上也有了裂纹和刮痕。
福宝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钟惠宣介绍,回龙街分成九龙巷、刘家巷、包青巷、柴市巷、鸡市巷等五条巷道,建筑采用筑台、爬山、悬挑、吊脚、拖厢、梭厢等手法,以木穿斗房架、悬山式屋顶、小青瓦房盖、青石板街道为风貌。
明末清初,福宝屡遭兵燹,人口锐减,清康熙末年“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楚、粤、闽、赣之民相继迁入,并置家庙以怀故土,逐步形成了庙堂与住房镶嵌的独特形制。
福宝古镇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宫八庙”(清源宫、万寿宫、天后宫、土地庙、五祖庙、张爷庙、禹王庙、火神庙、天灯庙、王爷庙、观音庙)。“其中三座庙有庙会,火神庙在正月十六,禹王庙在六月二十六,五祖庙在五月初一。一到庙会,街上店铺都会到县城或重庆那边去进货,许多外地摊贩也会来赶生意。庙会上还会演川剧、灯戏和山歌戏,一演就是几天,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各一场,人们看戏也不要钱。”钟惠宣回忆。
1950年开始,福宝古镇庙事活动废止,宫、庙、坛、祠陆续改为机关单位用房和居民住房。清源宫、禹王庙作福宝区政府驻地,文坛作福宝乡政府驻地;1953年,天后宫作福宝镇政府驻地,其他宫、庙、祠、堂、馆等建筑,改作信用社、供销社、邮政所、卫生所等单位用房。
福宝古建筑群除了庙宇文化,还有生于青山之巅的地理位置。
福宝镇海拔200多米,附近除了玉兰山之外,福宝就是地势最高的地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曾赴福宝古镇调研,在他2003年出版的《福宝场》一书中,就分析福宝场镇建在山岗之上,有三个原因:一个是为不占农田,山间盆地,农田很少,十分宝贵;二是为防御土匪侵犯;三是为防洪水。
“旧时,回龙街为防匪盗,在回龙桥、清源宫、德太号盐铺、水巷子、陡石梯和照黎村设置石木街栅,‘庙子挤挨挨,栅子立沿街’,是其风貌写照。”合江县地方文史专家何开明介绍。
在大漕河上游距福宝镇大约1.5公里处,有一方长1米、高0.65米的石刻,刻有“大清嘉庆拾年四月初八长大水”,这一水位记录,就足见人们对洪水威胁的关切。“1954年,大漕河山洪暴发,就曾把上码头的房子淹了,现在还可以见到残存的房子二楼窗台上的水印,距码头下层台阶踏级将近10米高。”何开明说。
不过,在当地民众看来,场镇建在山岗之上还有第四个原因。“过去选址讲究风水,在不违背自然环境下,选点要高,不能被水淹;要靠河,便于出行;还要靠山,目的就是吉祥。当时有人看福宝地形,似‘一龙盘三龟’,古水道蒲江河由南向北从古镇西边穿过,白色溪迂曲于古镇而经其三面,整条回龙河环绕着古镇三面流淌,古镇背靠三座山,寓意着居住在这里的人都能兴旺发达。”钟惠宣介绍。
巨镇兴衰 老街从集市到静地
记者沿着回龙街一路走下来,只碰到几个买菜的居民,街上仅有几户开着门,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隔着老旧的木门缝隙,时不时探头观望街上的行人。安静,是记者对这条老街最直观的感受。不过,难以想象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条老街还因太过拥挤,将原本1.5米宽的石板路增宽了一倍。
“以前街上从早到晚都是人,出行全靠挤,个子小的人只有被人群推着往前走。”王九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回龙街感慨道,以前政府机关、居民居住点、赶场点都在这条街上,很热闹。
早在明清时期,大量移民涌入福宝古镇。记者在回龙街水巷子外,一座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的惜字亭上,看到了当时对福宝古镇的描述——“积聚约数百家,可称巨镇”。
大量移民为何涌入福宝?当地自然资源是原因之一。据民国《合江县志·食货》记载,山七而田三,产谷教鲜,颇宜于养。意味着当地的气候、土壤,很有利于发展农业和林业。
吸引移民安家的另一个条件,是交通便利。
明清时期,从自贡运盐到贵州等地,福宝古镇是必经之地,因此,过去这条路上长年马帮络绎不绝。“福宝靠蒲江东岸,蒲江就是大漕溪(河),福宝以下可以通航,在江津区白沙场入长江。福宝是大漕溪水运的起点,附近的山货大量向福宝集中,福宝自然成为水陆码头和物资集散地。”钟惠宣说,就交通来说,有几条从四川通往贵州的陆路经过福宝,从福宝往南,过大娄山经遵义可以直接到贵阳。
老街从集市变为静地,转变发生在2000年。2000年后,政府机关逐渐搬走,兴隆湾综合市场修建,如今老街上每天行人很少。不过,时常会在街上看到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留学生和游客,他们多是来参观福宝古建筑群的。
目前,福宝古建筑群整体保存现状完好。“三宫八庙”中的清源宫、万寿宫、天后宫、土地庙、五祖庙、张爷庙、禹王庙、火神庙、天灯庙仍在回龙街上,而观音庙和王爷庙,则因维修经费不足等历史原因成为危房,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垮塌后已被拆除。
保护提速 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近年来,福宝镇对福宝古建筑群的保护与维修,都建立在保持原有面貌的基础上。
为保护好百年古镇,从2001年开始,福宝镇旅游管理办公室在福宝古镇内设有2名旅游咨询人员负责日常咨询和巡查;2006年,福宝镇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乡土建筑研究室对古镇历史文化保护进行规划编制,此后几年,福宝古镇还先后改善市政设施,增添消防、环卫设施,修建古镇防洪堤和古镇排污设施,改造古镇照明线路,完成防洪堤治理改造等。
“近几年,福宝古镇回龙桥社区还组建义务消防队,每天晚上对古镇、居民房及周边商铺进行巡逻,检查用火用电情况,发现问题也会第一时间上报社区,重要问题需由社区直接上报给镇政府。”钟惠宣说。
福宝镇党委书记陈云友坦言,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福宝镇尚存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筑群,这也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目前仍存在传统街区建筑破损严重、核心保护区周边新建筑影响古镇风貌等挑战。何开明认为,如今古镇整体保护工作还需提速,建议当地请专业团队,出台福宝古建筑群整体保护规划。
在陈云友的笔记本上,罗列着2021年福宝镇的一系列计划——
继续实施“保护古街,建设新区”的古镇保护与发展模式,坚持对古街区进行“博物馆式”保护;
继续搜集和整理有关古镇建筑科学资料,将土地庙、清源宫等处36块记载古镇历史的碑文进行抄录、拓片、拍照、摄像,充实记录档案;
加强风景区和沿线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购物店和旅游标识标牌。
“我们已和重庆江津区的中山古镇达成意向合作,打算以为两地群众提供互惠门票的方式合作;还和重庆大石坝街道合作,我们给他们提供农副产品,他们协助我们招商引资。”陈云友透露,福宝古镇也将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立川渝毗邻地区乡镇互访机制,加强邻近地区合作在资源共享、品牌共建、项目共赢、人员互访上的合作,将福宝古建筑群这张文化名片带出四川。
贾雨田表示,当前,合江县正在争取将福宝古镇整体打造列入各级“十四五”规划。下一步将实施福宝古镇整体保护,如开展福宝古建筑群的保护规划和编制;复原并修缮回龙街的回龙桥、五祖庙、土地庙、九如号客栈、太白楼、雕楼、和乐公馆、文坛、福星宫、天后宫、火神庙、张爷庙、清源宫、禹王庙、惜字亭、董氏祠堂等;综合解决道路、水电通信等配套设施;实施安防、消防和防雷项目;开展古镇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整体风貌;新建古镇历史文化陈列馆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汪建英记者刘墨)1月15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集团医院2021年年会召开,医院党委书记李志、院长刘建等院领导,相关...
合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