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 “农门议事”赋能 群众自治提质

泸州日报 2020-12-11 11:06 大字

合江县尧坝镇白村组织开展“农门议事”。陈晨 摄

□ 李瑞本报记者 张婷

今年以来,合江县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工作中,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有效途径,通过创新开展“农门议事”,搭建群众协商议事平台,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激发群众自治活力,提升治理效能。“农门议事”推行以来,全县已组织开展议事活动350余场,参与群众近6000人次。

搭建议事平台,释放党建引领的磁场效应。合江县搭建“农门议事”平台,通过组织搭台、先锋示范、群众当家三级联动,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一是每月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协商议事,把议事会开到村民家门口,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决议村级事务,激发群众自治活力。二是每月固定1至2天为党支部活动日,由先锋党员带头示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议事。三是让群众在协商议事中“唱主角”,引导群众共议产业发展的难事、村庄建设的实事、扶弱济困的急事和影响和谐的孬事,共同推动建设和谐美丽宜居乡村,为乡村发展筑牢群众基础。

畅通协商渠道,激发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合江县聚焦群众需求,多途径畅通群众协商议事渠道,增强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一是按照因地制宜、便利群众的原则,推动“农门议事”地点多样化,最大限度方便群众,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二是每月固定1天为“群众说事日”,由村党组织牵头,组织群众集中说事,并建立“农门议事”QQ群、微信群,设置热线电话等线上平台,让外出务工和无法到现场的群众也能及时参与乡村治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三是建立“农门议事”意见征集簿、意见收集箱,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党员等变身为“民情收集员”“群众服务员”“纠纷调解员”,形成“民呼我应”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群众反馈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强化问题破解,推动“农门议事”落地见效。合江县一是成立党员志愿队、法律服务队、“荔友格格”网格员3支队伍,构筑齐抓共管、共商共治的治理格局。二是建立县级领导分区联系镇(街道)和镇(街道)领导“一对一”联系村(社区)制度,发挥镇村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乡村治理上下联动、同频共振,构建形成县镇村组户五级联动格局。三是不断规范和拓展群众自治实践,建立“1+1+1”工作机制,即1个行政村选派1名科级领导干部兼任“农门议事”指导员,每月到村指导工作1次,确保“农门议事”常态长效,落到实处。目前,全县已协调解决乡村发展和各类民生实事215件,治理成效逐步显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新闻推荐

18个月,这家企业产销为何出现奇迹?

□川江都市报记者燕伟民11月25日,在位于合江临港工业园区的四川华盛竹业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一台台机器正在快速运转,工人们...

合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