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历史的印记 曾君中国古建筑画风赏析

四川经济日报 2020-11-04 07:05 大字

□ 税清静

曾君简介

曾君,民盟盟员,1965年生于四川成都,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工笔画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施云翔导师〉高研班,现为美国旧金山《中国画廊》代理画家,上海诺·艺站文化艺术空间代理画家。主攻中国水墨山水画,其山水气势磅礴,厚重俊秀,“古镇”系列独树一帜。2008年至2017年在旧金山《中国画廊》举办三次个人画展。2012年在成都岁月画廊举办个人画展。 2014年在上海驰翰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15在成都斯为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17年在上海诺·艺站文化艺术空间举办个人画展。

山水有清音

蜀山叠秀

江边老屋

清流胜境

画家曾君能走上绘画道路,跟他的家庭环境有关。曾君的父亲曾朝书便是一位书画艺术爱好者,早年曾考上浙江美术学院。但由于时代原因,他却成了成都铁路局的火车司机。不甘心的曾朝书便利用业余时间练习书法和绘画。那个年代,火车站要写标语,火车上要写火车名号等等,都得人工手写,于是火车司机、业余书画家曾朝书便有了用武之地。

由此说来,曾君有着很好的家学渊源。他清楚地记得,大概四五岁时,看到父亲天天写写画画,自己对父亲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观看父亲写字画画的同时,时常想象着自己长大了也要当画家,要当一个画得比父亲还好的职业画家。当然,曾君并不是只做梦不行动,他小小年纪便认真体会父亲用笔构图,有时趁父亲不在,便偷偷拿起父亲的笔来,学着父亲的一招一式开始涂鸦。那时物资匮乏,偷用父亲纸墨的事,很快就被家人发现了,曾君以为自己会受到严厉训斥甚至一顿胖揍,没想到父亲非但没有批评他,而是鼓励他好好学画,并手把手亲自教他画。

从此,画画就成了曾君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曾君上小学的时候,图画课常常是全年级第一名,画什么都画得像。1979年,初三的曾君报名参加绘画培训班,专门学习素描、水粉水彩,这一学就是两三年。后来,学校里面又增加了一个国画班,他又开始学习山水画。再后来曾君拜画家施云翔为师,系统学习国画山水画及装裱。1983年,18岁的曾君自立门户,开了个裱画店。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是10年过去了。已经近而立之年的曾君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不能一直裱画了。他并不甘心这辈子当个裱画匠,因为他的理想是想当画家。于是,曾君把裱画店交给朋友打理,自己开始专攻山水画,向着理想前进了。

2007年,有一次曾君到泸州市合江县的福宝古镇写生,一到福宝,曾君便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当他看到那些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时,突然就被建筑的结构,建筑上雕画的图像所震撼,世上居然有这么美的建筑艺术!曾君发现,原来中国古代建筑不管是结构还是从装饰到色彩运用,无不体现出其高超的技术、精湛的艺术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都自成系统独树一帜,一栋栋古建筑就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们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这些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古建筑却在不断地走向消亡。怎么才能留住这些历史和文明呢?曾君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苦苦寻觅的艺术之根文化之魂吗?何不用我手中的画笔来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尽可能地把神州大地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古建筑,以绘画的形式保留下来,从而传给后世子孙。

从此,曾君便重新确立了自己绘画艺术的方向和目标。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曾君要为中国古建筑树碑立传,那他就得先研究这些古建筑。于是他的脚步,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停地在祖国的大地上奔走寻觅,每年都要走访一二十个古镇,收集各地古镇建筑的素材,分析不同建筑的构造和风格特点,及其演化过程。

有一年,曾君到湖州市的南浔古镇写生,这南浔古镇位于江浙两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曾君一到南浔,立即被那些中式古建筑勾去了魂魄。于是展开纸张,挥毫泼墨,以中国画独有的水墨效果,以小写意的形式,充分表现出厚重而古朴的中国徽派建筑艺术。

的确,如曾君所说,他在早年专攻大山水,彼时作品大多气势壮观、气韵生动。为增强画面情趣感,还创出了自己独有的绘画风貌。他于2007年起画风激变,“墨彩古镇及墨彩山水”成为主流创作方向。他突破中国传统绘画以房屋为配景的藩篱,将中国古建筑作为绘画主体,在“满”中寻找房屋与山势、林木、溪流间的关系,使国画传统技法与现代美学观巧妙地结合起来,借以彰显画面虚实和意境,其“墨彩古镇和老屋山水”系列较好地展现了中国民居的建筑美,那天人合一的乡野风情寄寓着人们向往的理想生活图景。就这样,曾君以“中国墨彩古镇(老屋山水)拓荒人”和“西部乡风画家”的称号而声誉渐起。

谈到将来的打算时,曾君坚定地说,继续画中国古建筑,争取明年开始,每一两年将风格相对集中的建筑绘画出版成一个集子,不停地画下去。同时,他的眼里也掠过一丝忧虑,他不是怀疑自己做的事情的正确和意义,而是担忧,自己画画的步伐和速度,赶不上那些老建筑损毁的进度。这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一个有责任有良知有担当的画家应该具有的情怀,期待曾君先生有更好更多的作品问世。

新闻推荐

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公益宣传会议召开 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 为赤水河生态保护提供智力支持

本报讯(记者张婷)10月15日,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公益宣传会议召开,旨在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为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智力支...

合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