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法院 防疫、审执“两不误”

泸州日报 2020-02-25 11:23 大字

本报讯(杨世容 周晓瑶)为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权益,合江县法院在积极参与防疫同时,优化办案模式,充分运用网上诉讼平台、微信等方式开启线上“云办案”模式,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健康安全,又满足了当事人的诉讼需求,做到防控、审执工作“两不误”。

近日,合江县法院运用微信线上调解的方式,成功调解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

据悉,杨某以与胡某长期分居,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此案原定于开年后开庭调解,受疫情影响,为尽量避免会面引发的交叉感染风险,该案承办法官杨世容决定运用微信与双方进行线上调解。

在征求双方同意后,杨世容建立了微信调解群,就双方关于孩子抚养权及抚养费的争议焦点进行调解,几番释法明理后,最终该起案件调解成功,双方当事人在线上就调解内容进行了最后确认。两天后双方均收到了邮寄的调解书,并手持调解书拍照传到微信群,均表示无异议。至此困扰双方的一桩“烦心事”也算彻底了结……

“本案将以执行完毕方式结案。”2月10日中午,当被执行人肖某在线履行完最后的执行手续后,执行法官告知肖某,其涉及案件已经执行完毕,随后会解除对肖某银行卡的冻结。看似简单的几句微信通话背后,却是一场“素未谋面”的案件执行。

2019年8月,申请执行人李某与被执行人肖某在合江法院法官主持下达成民事调解协议,约定2020年1月9日前,肖某及另外两名被执行人共同支付李某10000元。约定期限届满后,肖某未按协议履行,李某遂申请强制执行。立案执行后,执行人员立即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进行了查控,但账户余额不足。

为避免疫情传播,执行人员反复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双方,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依托这种“不见面”的在线交流方式,执行人员耐心讲解法律法规,告知肖某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法律后果,肖某也逐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决定必须要尽快履行,遂联系申请人,将10000元款项转给了李某。

新闻推荐

不同的战线 共同的使命

□罗学霞“小尹,你媳妇不在家,一个人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工作完了早点回去休息。”在合江县城关中学检测点,正在值守的门卫...

合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