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校园贷”套路,多名在校生背上债务 大学生该如何远离“校园贷”?
袁为连/制图
新学期开学在即,不少诈骗犯紧盯涉世未深的高校学生,假借投资名义,打着助学或者创业的旗号诈骗敛财,或利用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信息帮其办理“校园贷”,诈骗学生。
学生该如何识别五花八门的“校园贷”?“校园贷”究竟有哪些危害?学校、家庭有什么防范措施,让学生远离“校园贷”?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 李慧至 唐军 川江都市报记者 方霞
案例
1
返10%提成诱骗学生“刷单”
合江24名学生深陷60万元债务
近日,合江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典型的“校园贷”案件,被告人于某诱骗24名学生向多个网贷平台贷款,为自己筹集资金近60万元。于某承诺自行归还贷款本息,并给予学生一定提成,最终他不能按时归还平台欠款,导致学生被相关贷款平台催收欠款……
2015年至2017年期间,于某注册一家空壳公司,以需要资金周转等为由,通过电话、微信、当面讲解等多种途径向合江在校学生杨某、李某、方某等人宣传“刷单”。于某所谓的“刷单”,就是让学生们用个人名义在“名校贷”“分期乐”“爱学贷”等网贷平台申请贷款,或者从网贷平台以贷款形式购得电子产品后交予于某,而于某许诺给学生们贷款金额或购买电子产品金额的10%作为提成,并承诺负责归还贷款的本息。
涉世未深的学生们信以为真,纷纷按照于某的指示,以自己的名义多次进行网贷。此外,于某还授意杨某等人在各自学校向其他同学宣传“刷单”,为其筹集资金。经层层介绍,有24名学生参与“刷单”。
于某获得资金后,将部分资金用于归还学生前期贷款,但更多的则被其用于在网络社交平台刷等级、打赏主播等个人消费。后来,于某无法按时归还平台欠款,多个学生被相关网络贷款平台催收欠款。
据悉,于某通过杨某等人共筹集资金567956.49元,筹集的电子产品价值人民币58853.08元。案发至今,于某归还被害人和贷款平台共计253429.99元,尚欠373379.58元。
经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于某明知自己无还款能力,也未实际从事营利性经营,虚构其投资经营公司需资金周转等事实,以代理、给予提成费为诱饵,诱骗在校学生贷款或贷款购买手机,并要求被害学生将从贷款平台所得的手机及资金交给其支配,谎称按期还本付息,一切风险由其承担,多次骗取他人钱财共计373379.58元,数额巨大,构成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三万元。此外,于某还涉另一合同诈骗案件,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一万元。于某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四万元。
案例
2
买手机借6000元 半年不到“滚”成一万多
春节后返校,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某,通过“校园贷”借款买入一部苹果手机,共借款6000元。不到半年时间,利滚利,张某连本带息要还1万多元,他又不敢告诉家里,利息也越积越多,自己无力偿还。借款方随之而来的电话恐吓、当面威胁,想办法逼迫张某尽快还钱,给张某的心理造成较大负担,已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学校了解情况后,马上通知了张某父母来到学校共同处置,及时清偿借款应还本金和法律范围内应偿利息。同时,积极协调张某及其父母寻求司法援助,对借款方超出司法保护范围以外的利息进行诉讼,最终较为圆满地解决了张某的“校园贷”事件。
“校园贷”多因高消费分期付款引发
原 因
学生为何会深陷“校园贷”?在采访中,不少学生认为引发“校园贷”的主要原因是,有的学生虚荣心作祟,想购买名牌包包、衣服、手机、电脑,高消费分期付款所致。
“我们系里有一名学生就是虚荣心太重,一直追求潮流的东西,分期付款欠下了一大笔债。”今年读大二的学生熊逸告诉记者,当时,催债的电话打给了老师和一些同学,大家一开始都还帮着隐瞒说没有这个学生,后来闹得全校皆知,这名学生连课都不敢去上,最后被迫退学外出打工。
泸州某高校大三学生小田说,学校每季度都要开展法治宣讲,其中“校园贷”是主要学习内容,同学们都有了防范意识。小田表示,自己买电脑或要换手机都会告诉家长,即便迫切想要购买某个商品,也是用花呗、京东白条等正规购物平台分期付款购买。
“校园分期对我的诱惑不大,有钱就买,没钱就忍住不买。”西北政法大学大三学生周敏称,分期也有它的好处,但是要看是分期购买什么产品。比如学习用品和一些必需品的话,正规购物平台利息不会太高,分期会减少压力。自己也可以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做一些兼职,帮父母分担一下生活压力。
通过专题教育签承诺书等方式 学校形成“校园贷”处理机制
防 范
当前网络信贷花样繁多,良莠不齐,在校学生缺乏人生阅历,辨识能力有限,怎样进行防范?合江县人民法院法官李慧至认为,通过个案不难看出,不少学生还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李慧至表示,为了眼前利益,24名学生被于某所骗,但他们始终是以自己的名义向贷款公司借款,按照合同的相对性,学生都是还款义务人,不得不自己想办法尽快偿还所借款项。与此同时,他也劝告学生们,应当树立“量入为出,合理适度”的消费观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处长陈雄介绍,为了让学生认清“校园贷”的危害,学校通过专题教育、主题班会、反“校园贷”传单、让学生签订拒绝“校园贷”承诺书等形式,形成了“校园贷”处理机制。对3000元以下债务,由辅导员督促学生尽快还款;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债务,联系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处置;10000元以上债务,协调学生和家长寻求司法援助介入。
陈雄表示,对于发生“校园贷”的个例,学校要多给予关爱,切不可在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时,再进行严厉的批评,避免学生进一步在思想上走极端或给社会治安带来危害。应待事件平复后,再循序进行思想教育引导。
新闻推荐
■蔡有本报记者李界江阳区分水岭镇回龙寺村位于江阳区、纳溪区、合江县交界处。近年来,回龙寺村以脱贫攻坚为抓手,通过大力...
合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