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困难相互扶持,遇事相互迁就,相伴70年仍恩爱如初 七夕 看这对白金婚夫妇秀恩爱

川江都市报 2019-08-08 15:39 大字

周成芳过生家人为其庆祝

每天在家打牌,这是两位老人共同的爱好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理 摄影报道

只要天气好,文官权、周成芳两位老人都会手牵手到小区院里散步。如今,86岁的文老耳朵听力不太好,每次出门前,老伴周成芳都会慢慢走过去拽一下他的袖子“让他走”。下楼梯时,怕老伴摔倒,文老也会转身过去拉一下爱人的手……

今年,文官权和周成芳夫妇迎来了他们的70周年白金婚。回忆携手走过的70年,没有玫瑰花、没有浪漫的约会,甚至记不住结婚纪念日是哪一天,但在两位老人的心中,成家就是在一起,平淡的生活也会格外幸福。

最朴实的表白 “我满意,她一辈子都好”

“她是重庆江津羊石镇的人,经人介绍,我们成了家,她也成了合江媳妇。”回忆起当年结婚的事,文老念叨着“没扯结婚证,请亲友吃了饭,就算在一起了”。

“当时饭都吃不饱,没有嫁妆,家里也没什么老照片和纪念品,现在还剩一张老床,是那时候的。”周成芳说,自己对什么时候结婚的,都记不太清楚了。在她心中,结婚就是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文老在一旁说:“那时候还比较乱,她一个女子在家,家里也不放心,嫁过来了,就是两个人了。”

不过,在那个年代,想要完全在一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婚后为了养家,有些文化的文老一有机会就去村里帮忙修公路、做会计。那10年间,他先后到合江县的福宝、先市等地修乡村石子路,“做会计、修路都能挣工分,一天大概10个工分,然后用工分到生产队换粮拿回家”。文老说,外出的日子是没办法固定的,短的时候10多天能回家一趟,最长时间就是两三年。

周成芳说,自己不识字,只能在家做农活儿,她从没去过老伴所在的工地探亲,也没出过太远的门。她要下田务农,要带孩子,还要想办法去赚钱。“我什么苦都吃过。”采访中,周成芳反反复复都在说这样一句话,84岁老人的眼窝里还泛着泪光。

从他们的儿媳肖坤明断断续续的大声询问中,周成芳回忆起过去的事。她说,以前为了赚钱养家,经常走路去江津、合江县城卖鸡蛋、卖草鞋,还卖过红苕、玉米。有次从村里徒步到重庆去卖草绳,因为路太远,自己走了一个通宵。回忆起最苦的日子,周成芳感叹,那时,一家人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家里就只有红苕、玉米这些杂粮,6个孩子从小吃麦糊糊和母乳,拖拖拉拉养大了。”

“你觉得这个媳妇好不好?”“她好,她穿得好。”文老对记者的提问好像没听清,记者又大声再问了一遍:“你觉得你爱人人好不好?你对她满意不满意?”这次文老听清了,84岁老人突然大笑到露牙,连声说:“好、好,我满意,她一辈子都好。”

最幸福的晚年 偶尔吵架,每天一起打大贰

上了年纪的人回忆的都是些生活的片段,将生活中细致而温馨的故事留在了各自的心里。儿媳妇肖坤明说,周老70多岁时还要下厨做菜,给一大家人做酥肉吃,这是她吃过最好吃的菜。对儿媳妇的说法,文老却表示不同意,他婚后从没下厨做过饭,所以爱人做什么菜,他都觉得特别好吃。

老人说,改革开放后,孩子们渐渐长大,学成就业,有了自己的家庭,而他们的小家庭日子也越来越好。村里分了田地,两人种庄稼卖,比前些年少了很多的奔波和操劳。晚年生活,两位老人轮着在三个儿子家住,之前一家待半年,后来图新鲜感改成两个月一换,到时间,儿子们就会开车来接。有空的时候,儿女会带他们到处去旅游。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虽然两位老人听力不好,但每天都要和亲家约着打大贰,有时候甚至只有他们两个人打。两人坐在一起,小声地你一句、我一句,大家都没听清,他们却好像能听懂对方说的。一旁儿媳笑着解释,也许这就是相濡以沫的“选择性听力”,几十年的默契,只有他们能懂。

在儿女眼中,周成芳是个勤劳、能干又带点强势的母亲,而文官权脾气好性格随和,更懂得迁就爱人。两老日常中也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吵架,但总是一方先退让,一方也停下了话。

在艰苦的岁月里,两位老人遇困难相互扶持,不离不弃,遇事相互迁就,恩爱如初,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爱情观和婚姻最好的状态,也成为了儿女建设家庭的榜样。

新闻推荐

合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应急工程建设项目参建企业名单的公示

合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应急工程建设项目参建企业名单的公示2019年7月17日至8月6日,经公开发布公告、...

合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