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醒觉溪

华西都市报 2019-01-09 03:07 大字

老码头醒觉溪古镇。

重庆火锅

南充川北凉粉

夹沙肉

麻婆豆腐

□潘嘉强/文李家任/插画

生我养我的醒觉溪是一个码头小镇,位于合江城西赤水河畔,因一条名叫醒觉溪的小溪在这里汇入赤水河而得名,相传是合江县最古老的县城所在地。据合江文人、书法家罗亮先生查考,《辞源》、《辞海》都称北周保定四年(公元564年),撤安乐戍,设合江县,故城在今县西。查阅合江旧志,密溪的建场时间,不早不迟,恰好也在这一年。醒觉溪是个水陆码头,水有安乐黄金水道,呑吐赤水河流域的农副产品,渡口有十多艘渡船穿梭其间;陆有官道上仁怀厅(贵州赤水),供人乘坐的滑竿在此应接不暇。这里是川滇黔三省竹木材集散之地,有货栈承揽其事。上有雪练溪环绕其境,是溪流密集,群稠众广之域,且位在县城之西三里。

灯杆坝 天然的儿童游乐园

上述史实表明,早在1500多年前,醒觉溪就已经发展成为川南、黔北的水陆交通要塞和物资集散之地。于是有人判断,醒觉溪就是初期的密溪,北周保定四年撤戍设县,便据之为县治治所,同时移密溪于15里外另建新场。这既符合史志学家的合江故治在今城西之说,又吻合旧志密溪建场在北周之记,为传说提供了重要佐证。

孩童时代,小镇宁静幽雅,下码头是住宅区,上码头是商业区,背靠鹅公山,濒临赤水河,商铺相连,前店后宅,修有“凉厅子”,将街道上空遮盖,免受日晒雨淋,便于摆摊经商。水陆两路来往行人络绎不绝,一派兴旺景象。靠近鹅公山建有一座王爷庙,供奉了好些菩萨,和尚清晨敲钟,傍晚击鼓,白天念经。民众常去求神拜佛,抽签算命,古庙终年香火不断,烟雾弥漫。民国时期,庙中办起保国民学校,在一尊尊慈眉善目的佛像下面,不时传出琅琅的读书声。

醒觉溪与赤水河汇合的岸边,有一块宽敞的石坝,每年春节,在坝里立一根高大的灯杆,所以称为灯杆坝。环境幽雅的灯杆坝成为天然的儿童游乐园,少儿年代,我和小伙伴们常在坝里玩游戏,进行各种竞赛活动。小溪发源于笔架山麓,经鹅公山脚缓缓流淌,小溪两岸翠竹青青,一年四季流水潺潺。溪流不宽,水也不深,清澈的溪水里有许多浮游生物,我们儿时常常下水捉鱼、摸虾、搬螃蟹。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横跨小溪之上,把上下码头连在一起,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河岸溪边一簇簇葱茏密茂的竹林,一株株树冠如盖的古榕,把依山傍水的码头小镇,掩映在一片茂林修竹中。远山如黛,云雾缥缈;水明似镜,白帆点点;民宅院落,炊烟袅袅;苍松翠竹,鸟雀翻飞。

榨油坊 古老雄浑的劳动交响乐

从上码头穿过小石拱桥到下码头,登上20多级石阶,平台上坐东朝西,面向赤水河,正对笔架山,建有一座观音小庙,引来不少路人磕头作揖,顶礼朝拜。1949年前后,赤水河多次洪水泛滥成灾,上码头变成了一片泽国,但都只淹到观音庙最下面一两级石阶,洪水便退去了,长辈们说那是赤水河给观音菩萨洗脚。

我家所在的下码头依山而建,土木结构的小青瓦民房错落有致,鳞次栉比,逐级升高,通向县城西门。整个下码头虽然全是民宅住家,没有一家商铺,但许多住户门前的石、木柜台,可开可闭的木板壁和双扇对开腰门等经商遗迹清晰可见,不禁让人遥想当年这里曾经商贾云集的辉煌。

在下码头住户中,张姓油坊备受关注。油坊主要榨菜籽油,农民把油菜籽交到油坊,过称后根据自己的需求,由账房先生依质计价付款,或按比例返还菜油。油坊位于张家后院,靠近醒觉溪边,地势低矮,但很宽大。儿时,我常去油坊玩耍,饶有兴致地观看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榨油工艺。

那是一种最原始的榨油方法,油坊工人先将油菜籽放入平底锅内文火慢炒,香气弥漫时铲起碾碎,装入一只大木桶蒸熟,用稻草包裹打成饼,外面加铁圈箍紧,放入一个大树干做成的油槽内,用猛打木楔挤压的办法把油榨出来。全过程都由人工操作,只有碾料用畜力,一个大碾盘由两条蒙着双眼的老黄牛拉着不停地转动,碾轴发出“咿呀、咿呀”的声响。

最后一道工序叫“打油”,就是把木楔打进去,把油榨出来,场面壮观,扣人心弦。屋梁下横吊着一根大碗口粗细,四五米长的木头,头子戴上“铁帽”成为冲锤,利用摆动荡起积蓄的势能,加上人力猛推冲锤的力量,撞击油槽加进的木楔,产生很大的挤压力,把槽内油饼子里的油挤榨出来,流到下面的油缸里。即使是秋冬,榨油师父赤膊上阵,也会大汗淋漓。打油时,两个大力士喊起号子,用大力气荡起冲锤,一锤一锤地把一根一根木楔往里打,把菜籽油挤压出来。此时,整个油坊热气腾腾,芳香扑鼻,悠扬的号子声和着沉重的打击声、吊绳的摩擦声、牛车的吟唱声,合奏出一曲古老雄浑的劳动交响乐,在赤水河、醒觉溪上空回荡。

水陆码头,溪流环绕;古街商铺,庙宇作坊;小桥流水,民宅院落;茂林修竹,鸟语花香。这就是我生活了40个春秋的故乡醒觉溪。

文图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川菜五大“帮派”

各有几味独领风骚

四川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特产众多,饮食业便涌现出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形成帮派,著名的有成都帮、重庆帮、大河帮、小河帮、资川帮,每个帮都有几味独领风骚的美味佳肴。

成都帮 旧时首推荣乐园

成都是四川省会,城内餐馆星罗棋布,除了最具特色的姑姑筵、小雅餐、努力餐那几个文化人开设的餐厅之外,名扬天下的则是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带江草堂鱼等。带江草堂的老板名叫邹瑞麟,人称邹鲢鱼,他制作的大蒜鲢鱼、浣花鲢鱼、奶油鲢鱼、凤尾鲢鱼极为鲜美可口,郭沫若有诗赞道:“三洞桥边春水生,带江草堂万花明,烹鱼斟满延龄酒,共祝东风万里程。”

旧时成都的餐厅饭馆,首推荣乐园,它讲究美食美器,精于推陈出新,其传统名菜是金钱鸡塔、坛子肉、红烧雪猪,清蒸鹿冲……它的“开水白菜”还冲出国门,于1981年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大厦侧边开了家荣乐园分店,博得中外宾客的交口赞誉。现今四川的很多名厨都是荣乐园门下出来的。

此外,正兴园的玻璃鱿鱼,翡翠虾仁,龙凤火腿,怡新餐馆的虫草鸭子,鸡蒙葵菜,锅巴肉片等也很有名气。

重庆帮 与“九门十三帮”

重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埠,市场繁荣,餐馆林立,帮派也多,素有“九门十三帮”的说法。重庆菜能与成都麻婆豆腐叫板的大众食品首推火锅,在重庆城,几乎到处都是火锅店,郭沫若是个美食家,每当吃到美食就要摇头晃脑地题诗赞咏,抗战时他就在重庆绘声绘色地写过一首《火锅号子》:街头小巷子,开个幺店子。一张方桌子,中间挖洞子。洞里生炉子,炉上放锅子。锅里熬汤子,食客动筷子。或烫肉片子,或烫菜叶子。吃上一肚子,香你一辈子!

重庆的大餐厅有陶乐春,特色菜是一品海参、干烧杂烩;还有桃园餐厅的金鱼闹莲、适中楼的鸳鸯锅贴、金银脑花,小洞天的鸡蛋豆花,久华源的米熏鸡、酿冬菇,醉东风的酥扁豆泥,玻璃肚头汤,白玫瑰的油淋仔鸡,豆渣鸭子,暇娱楼的凤眼鸽蛋,烤酥方、八炸鸡,新味腴的肝羔汤、琼珠葵菜等,林林总总共有一百多个品味。

大河帮 东坡肘子名气大

所谓大河帮,是指长江上游乐山、宜宾、南溪、江安、泸州这一带川南片区,最著名的名菜是苏东坡家乡眉山的东坡肘子,好些外地人都慕名而去,品尝那原汁原味的大宋朝流传下来的美味珍馐。另一处是乐山的周鸡肉,郭沫若在其《少年时代》一书中写道:“嘉定城(乐山古称嘉定)白宰鸡是有名的……是最可口的佳肴。”周鸡肉的老板叫周桂明,他制作的白宰鸡、椒麻鸡、红油鸡、姜醋鸡、烫油鸡、棒棒鸡久负盛名,除郭沫若外,朱德、陈毅等名人也去品尝过。名人吃名菜,美名益彰。

此外,还有宜宾的冬瓜盅,西瓜汤、清蒸火腿、笼笼火查、醪糟蛋、樱桃肉,泸州的玉牌脆肚,罐罐鸡、糖醋脆皮鱼、清蒸杂烩等,都是大河帮的传统名菜。

小河帮 川北凉粉是一绝

所谓“小河”,是指嘉陵江上游和川北一带,以民间菜“九大碗”中的芙蓉蛋、豆皮蒸肉、坨子肉、扣肉、炒杂办、原汤酥肉而见长于世。南充的“顺庆羊肉”(南充古为顺庆府)也很有名,特点是清如鸡汤,毫无膻味。南充的川北凉粉虽是民间小吃,但它用料考究,上得席,食之解腻去油。三台的豆豉盐煎肉,遂宁的红苕泥,都是小河帮别具一格的风味名吃。

资川帮 骆成骧是个烹调迷

是指以资中为中心的简阳、资阳、内江、富顺、自流井等沱江流域的川中南地区。资中是成都与重庆之间惟一的一个直隶州,位处成、渝中心,交通方便,有巴蜀孔道之称。这儿历史上出过两名状元,一个宰相,都对川菜文化多有贡献,尤其是清末状元骆成骧,是个烹调迷,他根据家乡盛产蔗糖的特点,指导厨师制作出了夹沙肉,冰糖银耳、糯米甜烧白,糯米樱桃肉等一系列甜味菜,又将资中的特产冬尖做出了冬尖咸烧白,冬尖干馅子,冬尖肉饼、冬尖粉丝汤……

文图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新闻推荐

合江县中医医院 “上联”“下沉”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四川省三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实地参观在建的合江县中医医院新院。■牟艳本报记者陈易君“蹄疾步稳”,是合江县中医医院留...

合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