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一工地施工 挖出“西王母”石棺

川江都市报 2018-10-29 09:28 大字

合江一施工现场发现汉代古墓

◎ 朱玉梅 川江都市报记者 曾刚

昨日,川江都市报记者从泸州市合江县文物局了解到,近日,合江县合江镇黄溪村某工地施工时发现一具石棺,县文物局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对石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工地施工发现东汉石棺

合江县文物局专家赶到现场初步考证后,认为这具石棺是一具汉代画像石棺,此古墓初步断定为东汉时期墓葬。

经过文物专家6个多小时的保护性清理发掘,工地现场出土石棺一具、陶器碎片一批。

据了解,近段时间,黄溪村在挖沟预埋自来水管,挖掘机在作业时挖到这座墓葬,引起了正在附近地里除草的村民侯朝银的注意。侯朝银联想到与这儿相隔不远处有个黄溪侯五嘴崖墓群,是受县里保护的国家文物,他马上进行了制止并报警。派出所民警和合江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经文物专家查看,被发掘的墓葬属于单穴墓,墓内画像石棺长2.16米,宽69厘米,高90厘米。石棺前档为素面,后档刻有西王母造像图,一侧刻有龙虎戏壁图,另一侧也为素面。这在合江出土的汉棺中极为少见,经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判断,这是东汉时期的一具画像石棺,可惜没有留下其他物件,所以墓主人的身份已无从考证。

石棺已运走作进一步研究

据合江县文物局工作人员杜勇介绍:“现场判断这副棺材应该在早年被盗过,我们进入现场查看之后,发现棺盖和棺身是分开的,现场暂时未发现完整的陪葬品,但是发现有部分陶器,疑似陪葬品,这个棺身的形制也属于中小型。”

随后,合江县文物局把这具石棺进行抢救性发掘后运回了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作进一步研究。

据泸州市博物馆研究员晏满龄介绍,该墓葬的发掘,对研究东汉时期合江文化遗存及合江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

相关链接

合江建县于西汉元鼎二年,地处川黔要冲,历来就是经济繁荣、商贾云集之地,富贵人家厚葬之风盛行,加之中生代侏罗系和白垩系砂岩露头较多,大量精美的汉棺和宏大的崖墓群应运而生。像这样保存完好的汉代画像石棺目前出土已有34具之多,更有13个汉代崖墓群分布在长江、赤水河等江河沿岸的二级台地上,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汉代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提供了丰富而直观的实物佐证资料。

新闻推荐

菜油芳香飘出合江油榨村 再现数百年前古法榨油技艺

木制榨菜油的榨子菜籽碾细菜籽的石碾古法榨油技艺榨出的菜油色泽明亮、清香四溢把菜籽炒熟后,放在模具中,制成油饼,再把油饼...

合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