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穷帽子” 奔向新生活

泸州日报 2018-09-18 11:05 大字

尧坝白村全景。本报记者 牟科 摄合江长江大桥气势恢弘。大桥镇中心校。大桥镇扶贫车间。车间促就业。

■本报记者 张婷

合江县处于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地区,曾因底子薄、发展动力不足,被确定为省定贫困县。

近年来,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合江县上下同心、昼夜兼程,战胜了巨大压力,付出了艰辛努力,在特色产业、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重点发力,下大力气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8月2日,省政府发布《关于批准北川羌族自治县等15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的通知》,宣布合江县正式脱贫摘帽,并且被省政府评为脱贫摘帽先进县。自此,合江县正式告别了贫困县的历史,踏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

农业产业

助农增收 特色产业脱贫有奔头

今年7月15日至31日,合江县举办了主题为“荔乡荷花开·合江等你来”的“荷塘荔色”乡村旅游开放周活动。

活动所在地柿子田村的荔枝产业示范园区是合江荔枝主产地之一,种有10余个荔枝品种。随着该村荔枝名气越来越大,每年吸引了泸州乃至重庆等地的游客前往采摘尝鲜。特色产业+旅游业,为当地农民拓宽了增收渠道。

合江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合江县将扶贫工作与农业特色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荔枝、真龙柚、金钗石斛三大产业和温氏养殖业,因地制宜发展花椒等其他产业。

为加快荔枝、真龙柚产业的发展,合江县对荔枝、真龙柚产业的布局、规模、投资模式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安排;开展了“合江县晚熟荔枝”、“合江真龙柚”品牌认证,打造品牌提升效益;全县成立荔枝专合社、真龙柚专合社,以此帮助更多贫困户的产品进入市场。

合江县还积极发展温氏养猪,该项目以“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实现年出栏生猪60万头,年产值约10亿元。除此之外,合江县还发展传统产业,帮助贫困户快速增收。坚持把粮食、蔬菜、小家禽家畜等传统农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整合涉农资金360万元用于发展。

2017年,合江县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全县7.5万贫困户增收,惠及贫困村64个,带动人均增收1454元。

住房安全

告别穷窝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我就想着,以后儿子娶媳妇不用犯愁了。”去年末,合江县尧坝镇贫困户查年闰一家从山上搬到了场镇,终于告别了穷窝。

十几年前,查年闰从云南镇雄嫁到了尧坝镇天堂坝村。公公耳聋又失明,婆婆甲状腺肿大,丈夫患有遗传性糖尿病,两个孩子还在读书。连温饱都成问题的一家人,搬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去年11月,查年闰家拿到了尧坝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示范点新房的钥匙,这得益于政府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近年来,合江县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锁定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统筹推进贫困村新村建设。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危改、地灾搬迁等贫困户住房及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户户“安全住房有保障”。

合江县精准发力,建设“阳光工程”。开展拉网式“地毯排查”,严格实行“三级会审”,坚持因户施策,确保住房安全保障全覆盖;严格程序管理,建成“民心工程”;严格规划布局,既考虑当前搬得出、又考虑后续发展好;严格成本控制,确保农户建得起、少负债;严格进度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严格质量管理,建立健全“3531”工作机制,开展“3+1”专项行动。

2017年,合江县共计实施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项目10911户,住房安全保障显著提升,真正实现让农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交通扶贫

走出大山 有了路把资源变成钱

“几十年来山里的竹子不能卖钱。现在有了路,大家种的东西,都可以运出大山,把资源都变成钱。”今年,合江县虎头镇五亩村五组村民罗安杰将曾经因交通不便,无处销售的竹子,运出了大山。按照每吨400多元计算,今年他能增收约8万元。

2015年,五亩村仅有一条省道通村而过,多数村民出行、赶集只能行走泥泞不堪的土路和碎石路。在合江县实施交通扶贫专项工作的背景下,五亩村先后争取260多万元资金硬化了梅花洞至五亩田的道路,受益村民达2000人。

近年来,合江县按照“未通硬化路的贫困村至少有一条通村路、已通硬化路的贫困村至少有一条产业扶贫路、对预脱贫村通村路进行提升改善”的规划思路,推动交通扶贫专项工作。

合江县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拓展社会融资渠道,通过浦发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近1.5亿元,足额保证扶贫专项公路所需资金;为保证扶贫公路基本功能和建设质量,合江县按照省、市要求,确定“有效行车路面4.5米,同步完善安保、边沟、护坡、标识牌等附属设施”的基本标准,要求乡镇经过设计后实施。

如今,合江县实现全县284个行政村全部达到村委会通硬化路标准,通村硬化路达标率100%,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

教育扶智

条件改善 适龄儿童就读100%

合江县榕山镇中心小学校新建成的立品楼内,悠扬的钢琴声和扑鼻的墨香味相映成趣。绿茵场上,足球校队的孩子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着接传球练习。“在专业的草坪上进行训练,比在土坝子里畅快多了。”学生成泳旭说。

近年来,合江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建设“乡乡标准中心校”;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重点抓好结对帮扶,精准扶智每一贫困学生。

合江县实施教育资助全覆盖,贯彻落实从学前到大学各学段国家资助政策,确保在教育资助政策上建档立卡贫困生“应享尽享”,实现贫困学生就读“零费用”。并且设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专项救助建档立卡特困学生。

为提升合江教育质量,合江县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依托实用技术培训,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建立良好体系机制,全面关爱特殊群体。

去年,合江县投入7.2亿元,新改建98所中小学校舍及运动场,办学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2017年春期,减免幼儿保教费、普高、中职学生学费738.97万元;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519.19万元;发放普高(中职)助学金402.78万元。2017年秋期起,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午餐费。

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就读率100%。

医疗救助

健康扶贫 杜绝因病致贫返贫

去年末,合江县车辋镇旧桥村六组的贫困户李正轩家来了一批客人——赤天化集团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在大家的帮助下,李正轩被送往医院接受康复训练。由于合江县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内就医医疗费用“零自付”,李正轩住院治疗,不用花费一分钱。

为了让因病致贫的群众更好地接受治疗,防止因病返贫,全县聚焦“五大行动”,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

聚焦医疗救助扶持,提升群众医疗救助水平。实施精准标识,建立贫困人口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完善救助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零自付”,依规转诊至县域外个人自付不超30%;开展“三个一批”行动,充分发挥救助功能。

聚焦公共卫生保障。提升群众健康保障水平。抓健康体检,实现在家贫困群众体检率100%;抓健康管理,为每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聚焦医疗能力提升,提升医卫机构服务能力。整合各类资金3.1亿元,实施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县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二级创建,新建7个乡镇卫生院、新建56个中心村卫生室等,为县乡村医疗机构配备4038万元医疗设备。

聚焦卫生人才培植,提升卫技人才综合素质,设立300万元医卫人才基金用于引进人才。

目前,合江县已为57.14万人次贫困患者解决医疗费用2.58亿元,27个乡镇均有达标卫生院,284个行政村均有达标村卫生室。

扶贫车间

挣钱顾家 “一举多赢”带动脱贫

去年,合江县榕山镇回洞桥村建起了扶贫车间,村里的贫困村民在扶贫车间学技术,上班挣钱,还可以照顾家里老小。

据介绍,榕山镇将工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相结合,在劳动力比较充裕、交通条件相对较好、产业基础扎实的回洞桥村建设扶贫车间,有效解决了“帮扶资金造血难、小微企业落地难、贫困劳力顾家难”的问题;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贫困户”的工业产业扶贫模式,引进泸州春晟服装有限公司创办制衣厂,由村级产业扶持基金投入80万元,把扶贫车间办到家门口,使得劳动密集型项目“投资降成本、用工助脱贫”,贫困劳力“接单搞加工、挣钱顾老小”,村集体“车间汇民声、资产增收益”,实现了“一举多赢”。

扶贫车间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工人通过计件制和灵活工时,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人均月收入可达2000元。同时,村集体获得每年3万元的保底租金和扶贫车间10%的利润分红,用于贫困户二次分红和充实基金,最终实现利益链接共增收。

创新模式发展建起的扶贫车间,为合江县脱贫攻坚、促农增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除了榕山镇,全县按照“基金+村集体公司+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将有限的基金集聚起来,创办扶贫车间,由村集体自主经营或联合经营,向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基金变车间,带来大就业。

截至2017年底,合江县已有扶贫车间23个,初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有力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新闻推荐

泸州市外侨旅游局 开展景区环保检查

◎唐艺丹9月4日至7日,泸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检查组到合江县和古蔺县开展景区环保工作检查,检查组重点检查了福宝玉兰山、尧...

合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合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