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个冬天更温暖 ? ——泸州市民政系统“送温暖”活动纪实

川江都市报 2018-02-13 13:01 大字

纳溪区龙车镇冬需物资发放现场上门为困难群众送去冬春救助物资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合江县开展走访慰问军人家属活动市南寿山墓园向百岁老人拜年

“前段时间才刚搬进了新房子,现在你们又专程来看望我们,给我们送来过冬物品,今年过年基本上没啥子愁的了,感谢党和政府!”2月1日,家住泸县玉蟾街道玉蝉村2组的易地搬迁贫困户何登银连连道谢。

像何登银这样感受到温暖的村民还有很多。随着寒冬的来临,泸州市各级民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全面开展“暖冬行动”,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 尚文焱川江都市报记者周菁

(图由市民政局提供)

温暖过冬

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1月25日,纳溪区集中采购的一批棉被、食用油、大米等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物资开始发放到15个镇和街道。这批御寒越冬物资由纳溪区民政局牵头组织采购,总资金近50万元,共采购大米4478袋,食用油2239桶,棉被2239床。记者从纳溪区民政局了解到,这批物资目前已基本发放到纳溪区2000多名困难群众手中,确保他们温暖过冬过年。

2017年9月起,全市各级民政系统开始就困难群众生活情况进行逐户摸底调查,安排冬春救助。通过摸底调查,摸排出需救助人口165066人,并分户建立了台帐。泸州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关于下达2017年中央和省市财政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的通知》,全市争取下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1551.5万元,对冬春期间受灾群众口粮、衣被取暖等困难给予补助。目前,全市已下拨棉被10000床、棉大衣3500件、棉衣裤3000套、防寒衣2000件。

落实政策

保障改善困难群众生活

2017年,泸州市先后出台《泸州市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医疗救助实施细则(试行)》等系列政策,将孤儿养育标准提高到机构供养1300元/人/月,散居810元/人/月;将城乡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至400元/人/月和500元/人/月,集中供养650元/人/月;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到70元/人/月;将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标准分别提高至80元/人/月和50元/人/月。

同时,还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调整到500元/人/月和3400元/人/年,实现低保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出台《泸州市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系列政策,将重特大疾病类型从2类扩大到11类,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在县域内医疗实现“零支付”。

一项项政策的出台,像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了全市困难群众心里。

慈善帮扶

带给困难群众冬日阳光

“感谢党和政府、社会爱心人士给我们送来的温暖,让我们对未来更有希望了。”2月7日上午,泸州市慈善总会为家住江阳区、不幸患上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张声永送去了“压岁钱”。张声永只是对此次全市慈善帮扶活动中的其中一户,为帮助他们温暖过冬、详和过节,泸州市慈善总会日前发起了2018年“慈善情暖万家·泸州新年心行动”新年关爱慰问活动,为全市600余户困难家庭送去慰问金21万元。

在泸州,每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都是寒冬里最暖心的活动之一。2017年,泸州市慈善“一日捐”共收到捐款286万元,主要用于春节期间开展慰问困难职工,以及2018年全市大病医疗救助、慈善帮困助学等。9年来,泸州市慈善“一日捐”共救助困难群众4万人次以上,泸州市慈善事业成为了社会保障中的重要补充,起到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作用。

满腔真情

护航流浪乞讨人员

2017年12月4日,在泸州市精神病医院里,何兴(化名)收到了泸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为他送去的崭新的御寒衣物;在位于迎宾大道一段的家里,9岁的小华(化名)向泸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表达了自己“想上学”的意愿。

何兴是湖北人,三个月前被发现在泸州街头流浪乞讨,泸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将其送到泸州市精神病院治疗。小华是宜宾人,是泸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在街头主动救助时发现了在捡垃圾的他。

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安全温暖过冬,是民政系统开展“送温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泸州市救助“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从2017年11月中旬启动以来,工作人员全天候坚持上街开展主动巡查救助。截至目前,共救助了180人次。泸州市救助站副站长范华忠告诉记者,专项救助活动将持续到今年3月,除了做好城区重点地段、车站、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的常规巡查外,还加强了对公交站台、建筑及拆迁工地、废旧厂房、偏僻小巷、城乡结合部等生活无着人员可能露宿区域进行全天候、拉网式排查,及时发放救助物品,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员,及时护送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对危重病人、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按照“先救治后救助”原则及时救助。对经反复劝导不愿接受回站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由工作人员发放御寒物品食品,保证他们安全顺利度过寒冬。

让流浪乞讨人员感到温暖的,不仅仅是让他们不再风餐露宿,还在于对他们持续的关注。

1月23日,救助管理站站长蒋卫芬一行4人,驱车前往古蔺县皇华镇,为返乡救助未成年人小陈送去寒冬的温暖和新春的祝福。小陈是2015年7月在外流浪时被救助站发现,工作人员不仅把他送回了家,还在对其进行需求评估后一直资助其生活、上学。同样,对于所发现的捡垃圾的小男孩小华,泸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也特意走进小华家里了解情况,准备开展进一步救助。“我们最终希望能够帮助他走进学校上学。”泸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刘扬说。

温暖心意

送给最可爱的人

在泸州这座全国双拥模范城的送温暖活动中,当然不能忘记那群“最可爱的人”。

日前,“泸州舰”官兵收到了一份代表泸州的父老乡亲心意的新春礼物。

为让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感受到泸州人民的关爱,市民政系统全面落实拥军优属政策,牢固树立军民融合发展思想,主动问需,靠前服务,提前为驻泸部队和“泸州舰”官兵采购冬需用品93.2万元。同时,泸州市还坚持普遍走访、重点慰问、帮扶解困的原则,安排专项资金34.27万元,走访慰问军休干部及无经济收入遗属103名,重点优抚对象150名和下岗失业志愿兵代表50名,各县区也安排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走访慰问活动,着力把走访慰问活动作为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关心关爱优抚对象的重要举措,让优抚对象都能过上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

助力“帮扶村”

村民过上“富裕年”

作为市民政局的定点帮扶的贫困村,叙永县枧槽乡九龙村的乡亲们在这个冬天心里格外温暖。

1月25日,泸州市民政局向九龙村的结对帮扶贫困户和困难党员送去慰问金1.8万元。

“输血”不如“造血”。泸州市民政局在多次深入九龙村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帮助村民找准了产业发展方向,并为22户特别困难无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分别发放0.4-1.5万元不等的产业发展金,帮助他们发展特色高山生态产业。

在泸州市民政局的帮扶下,枧槽乡九龙村的特色产业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种植烤烟500亩,养鸡2万只,种植甜脆柿200亩,规划种植核桃200亩,种植油茶45亩……带动1户贫困党员户、8户贫困户、22户普通群众共168人人均增收520元。

日子越过越有希望,心里就是暖的。寒冬的季节里,九龙村的乡亲们看到的是春天到来的希望。

新闻推荐

马街中学 举行成人礼仪式

■沈小平摄影报道近日,合江县马街中学举行了“2018,我的18”成人礼仪式,高三年级1200多名学生及部分家长代表参加成人礼。此次活动围绕成长、责任、感恩、奉献”4个关键词,开展了复古加冠及笄典礼、...

合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