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织密监督网 严惩“微腐败” 探索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泸州路径

泸州日报 2018-01-10 13:00 大字

江阳区纪检干部进村入户了解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整改情况。易路勇 摄

□杨震森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纵深发展,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基层开展“微腐败”整治,尤其是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是中央和中纪委的要求,是作为乌蒙山片区扶贫主战场的泸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需要。

2017年,泸州市以扶贫领域“微腐败”为切入点,从4月起,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市7个县(区)共收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1221条,立案803件,结案803件,党政纪处分805人,移送司法机关12件13人,有力保障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扎实推进。

丰硕战果的背后,凝聚了怎样的力量和智慧?一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了哪些经验和可推广模式?近日,笔者走进脱贫攻坚第一线,实地探究整治“微腐败”、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泸州路径。

如何寻找问题线索?

——访前分析、终端走访、扩大范围,做实精准巡访

“以问题为导向,以贫困户为主要了解人群,紧扣补助资金这条线索,精准发现问题,找出群众身边的‘微腐败\’。”2017年12月15日,合江县财监局局长杨向前介绍起该县整治“微腐败”寻找问题线索的经验时,感触颇深。

四川有三大集中扶贫攻坚区,泸州市是乌蒙山片区扶贫主战场,有2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3.13万人。如何让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更好地落地生根,如何为“脱真贫、真脱贫”保驾护航,泸州市广大纪检干部通过大胆尝试,蹚出了一条新路。

泸州市在利用大数据分析、拓宽信访举报渠道等方式进行***监督的同时,针对常规渠道收集的问题线索来源分散、成案率低等问题,主动出击,抓好访前分析、终端走访、扩大范围“三个环节”,实施精准巡访工作法,从茫茫人海中把“蝇贪”揪出来。

“所谓‘精准巡访\’,就是聚焦问题发现,针对可能存在‘微腐败\’的重点领域、环节、资金、人、事,直接终端访问,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并以此为突破,精准查处、整改、问责和发动群众参与、教育引导干部主动说明问题、倒逼主体责任落实的一套精准治理‘微腐败\’的工作模式。简而概之即‘终端访问,倒查整治\’八个字。”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邓修贵介绍。

综合分析近年信访反映问题、案发领域规律等,框定危房改造、低保救助、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领域、环节、资金、项目,从建档立卡贫困户、户籍信息、财政供养人员等数据比对中确定目标靶向,以到人到户资金的明细,梳理出要实施巡访的“台账”,针对性开展巡访。泸州市用这种方式确定巡访范围和对象。

“精准巡访有看、问、取三个重点步骤,走进村民家里,看户口本、粮食一卡通等证件,询问国家相关扶贫政策是否知晓、相关补助是否获得、干部作风是否认可,通过照相、资料签字等获取第一手证据。”杨向前说。

“精准巡访能更准确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置,更容易拉近群众的距离,宣传各种惠民政策,降低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有利于督促主责部门建立长效机制。通过一段时间不定期不定范围不定项目开展巡访,可以起到震慑、警醒干部的作用。”作为基层纪检干部,合江县纪委常委李海对精准巡访做法高度赞同。

如何惩治腐败?

——提级办案、媒体曝光、公开清退,形成震慑效应

找出问题线索后,如何处置是重点。

“我们对专项整治中的所有线索均实施提级管理。汇总建立台账、完成送审流程、分流处置线索、启动调查核实,达到逐件销号处理目的。”市纪委常委代鸿宾介绍。

针对基层人情干扰、办案能力不足等问题,泸州市抓住交叉查办、提级查办、蹲点查办“三个查办”关键,提速执纪审查,实现快查快处。在专项整治中,泸州市在县区交叉抽调精干力量360余人,由市纪委纪检监察室主任带队,入驻县区开展工作。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问题线索,一律提级到市纪委查办;一般问题线索移交县区纪委查办,驻县区案件查办组派员全程跟踪督办;案件查办人员一竿子插到农村一线,直接进驻案发地查办案件。

既注重查清违纪事实,又要求违纪款物一分一厘追到位、退回去,这是泸州市案件查办的一个关键环节。2017年,全市共追缴乱发放、重复发放、超额发放、乱收取、骗取套取的各类补贴、资金、贷款等国家损失2689.82万元。采取召开违纪款物清退会、集中返还群众、上门退还群众、补充拨付群众等方式退还群众198.69万元,涉及群众3000余人。单笔清退最少的是违规收取工作用餐费2元,最高的是危房改造补助资金8000元。

为了形成强烈的震慑效果,市县(区)纪委在案发地组织召开镇村组“三级” 干部会、院坝会“以案说纪”。通过文件通报、电视网络微信权威发布、村组公开公示栏、“村村响”广播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2批72人次。以“微腐败”典型案例为素材,制作警示读本和教育片《蝇贪之害》,廉政公益广告《我来处理》《民生不止100元》等,从思想上教育和警醒党员干部。

如何巩固成果?

——分层约谈、案例剖析、多方监督,巩固整治成果

整治“微腐败”只是手段,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的“末梢神经”才是根本目的。

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侥幸心理、抗拒心理和消极心态,泸州市抓好集体谈话、针对性约谈、违纪干部谈话,建立违纪干部约谈机制,对违纪处分干部进行专门约谈帮助,向干部讲明政策,引导干部放下包袱,激发其干事创业信心。

分层分级的谈话,帮助党员干部从思想上筑牢纪律防线。

“通过谈心谈话,我强烈感受到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决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以权谋私。”江阳区通滩镇卢坪村村干部刘辉祥说。近期,江阳区纪委四个纪律审查组分赴各镇街、村(社区)分层分类与违纪人员谈心谈话,进一步宣传当前形势、政策法规,积极稳控其思想,使其清醒认识自身错误,划好红线,严守底线。

旗帜鲜明惩治腐败,公开透明通报案情。泸州市利用整治“微腐败”的典型案例,在新村聚居点、村组院落召开现场清退会议,将违纪款退回群众手中,在清退会上开展政策宣讲,破解群众不了解政策盲目上访、自身利益被侵犯而不知晓等问题;对收集到的群众反映问题,采取“集中+个性”两种方式,对反映较多的共性问题,组织召开院坝会、村民代表大会,由乡镇(街道)干部进行现场反馈;对于个别反映问题,由乡镇(街道)干部入户面对面答复。

治标的同时,还要深入治本。泸州市加强统筹,建立健全纵向监督、群众监督、干部监管“三个机制”,市级部门、市县(区)纪委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开展专项整治,巡察延伸到村(社区),“多条线、一根针”形成整治合力。建设全市信息公开服务监管平台,组建廉情监督员队伍,织密群众监督网络,切实管住“微权力”。建立乡镇纪律审查协作区,完善干部监管机制,为全市1617个村(社区)“一对一”配备联系纪检监察干部,严格非党员村社干部履职管理,让基层干部始终在监管范围之内。

新闻推荐

他们服务群众、传播责任与爱,这样的“民星”越多,就越能为社会治理提供越大的民心汇聚、能量支持,老百姓拍手欢迎。 老百姓需要这样的“民星”

◎川江评论员吴迪日前,由泸州市文化馆组建的“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走进龙马潭区安宁街道红岩社区,带来了一场名为“喜庆十九大·共建和谐社区”的演出活动,来自泸州市几大高校以及市文化馆的志愿者...

合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