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泸州市出台《关于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建立常态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 泸州将深化道路畅通等十大工程

川江都市报 2017-12-22 15:53 大字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世智

本报讯 为巩固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建立健全常态长效工作推进机制,着力推进全市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泸州市于近日出台《关于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建立常态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泸州市要以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为宗旨,着力“五个坚持”,即:坚持全面创建、坚持全域创建、坚持全民创建、坚持全力创建、坚持全时创建,扎实推进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各项工作。

深入实施“十大工程”,即深化信仰信念工程、深化环境美丽工程、深化道路畅通工程、深化市场建设工程、深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深化诚信体系建设工程、深化文明素养工程、深化文明细胞创建工程、深化文明细胞创建工程、深化城乡文明建设工程。

其中,主城区(即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着力巩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合江县、古蔺县于2018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县城)创建工作;泸县、叙永县于2018年启动四川省文明城市(县城)创建工作。

同时,泸州市还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强化组织保障,继续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工作保障,始终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项系统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强化体系保障,不断建立健全“1+9”工作体系,确保创文常态、长效;强化督查督导,完善市创建办综合督查、九大工作推进组专项检查、市级包保部门(单位)网格化自查、市领导抽查的四级督查体系;强化考核激励,继续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综合目标管理,坚持“一季度一考核一奖惩”,并将其作为重大专项持续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区)和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逗硬奖惩。

五个坚持

一、坚持全面创建。

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载体,统筹推进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建设,不断丰富文明城市创建的时代内涵。

二、坚持全域创建。

不断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质量。按照“统筹城乡、以城带乡”思路,大力推进城乡文明城市一体化建设,实现2018年文明城市创建全覆盖。

三、坚持全民创建。

不断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群众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走好群众路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高群众参与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形成“创建为了群众、创建依靠群众、创建惠及群众”的社会共识。

四、坚持全力创建。

不断强化“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高位进取意识,大力熔铸、弘扬、升华新时代“泸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精神”,不断充实完善创建特色指标体系,着力构建“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创建工作责任体系,凝聚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五、坚持全时创建。

着力保持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的持续性、连续性与有效性,强化“一年四季不松劲不松手,常抓常新促长效见实效”意识,进一步构建“天天督查、天天通报、天天整改”的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推进创建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与创新化。

十大工程

一、深化信仰信念工程

以“看得见““记得牢”“践行好”三大活动为载体,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看得见”。大力实施“五宣联动”,即新闻宣传、对外宣传、网络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加大公益广告刊播频次和力度,确保“公益广告占所有户外公益广告比例20%以上”“建筑围挡公益广告刊登面积占围挡面积30%以上”等。

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记得牢”。大力实施“三大行动”,即实施“周末行动、小喇叭行动、七进行动”,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全域覆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业规范、节日庆典、学校教育、社会管理、道德实践等各领域全过程。

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践行好”。大力实施“七个融入”,即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融入“我们的节日”、融入法律“八进”、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融入道德模范选树。

二、深化环境美丽工程

以“五项治理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多措并举建设文明美丽泸州,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扎实开展“牛皮癣”长效治理。建立完善“牛皮癣”常态化联动整治机制,持续开展“牛皮癣零容忍”专项整治,实现“源头管控、打防并举、综合治理”。 对“牛皮癣”广告号码,坚决停机封号;对“牛皮癣”张贴者,依法严肃处理;对非法印刷、复制小广告的经营者、个人,坚决进行查处;对主次干道立面“牛皮癣”,坚决进行清理;对举报“牛皮癣”张贴行为的个人,属地相关部门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激励。

扎实开展占道经营长效治理。健全完善城乡管理综合巡查执法制度,重点围绕占道经营、以街为市、游商摊贩等难点问题,“疏堵结合”治理城市管理顽疾。

扎实开展违规广告长效治理。持续加大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违规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的巡查、处置力度。

扎实开展环境卫生长效治理。持续开展“城市卫生大清洁”行动,加强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共广场、公园景区、公交站点、机场车站等场所日常清扫保洁;加强行道树、绿化带洒水降尘;加强公共厕所保洁,做到公厕内外卫生整洁、设施完好。严格落实《四川省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乱吐乱扔乱倒乱刻乱画的行为依法进行教育处罚。

扎实开展垃圾分类长效治理。深入实施《泸州市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攻坚实施方案》,确保到2018年主城区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集中处置,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收、运、处体系;到2019年,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市民群众知晓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70%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率达20%以上。在全市中小学校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小手牵大手”活动,将垃圾分类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持续推进。

三、深化道路畅通工程

以整治“五乱”现象为重点,持续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提升路面管控能力、涵养交通行业良好生态。

突出车辆乱停乱放整治。坚持“做大增量、试点先行、长效管控”,着力提升城区缓堵保畅能力。2018 年,江阳区在辖区范围内针对规范占道停车进行试点整治,龙马潭区在辖区范围内针对小区停车难进行试点整治,纳溪区在辖区范围内针对科学设置停车位(线)进行试点整治。持续加大对主次干道乱停乱放、占道停车,堵塞人行道、消防通道,占用盲道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坚持违停必拖、违停必罚。

突出车辆停放乱收费整治。通过多部门“联评联审”,对主城区及县城范围内公共停车场(位) 进行存量清理,核准行政许可及收费标准,加快推进城区停车时间梯次化收费工作。设立停车乱收费相关投诉、信访事项受理专席,建立打防管控相结合的长效整治机制,对停车乱收费乱象进行专项整治;研究出台公共广场等大型停车场管理收费机制。

突出行车乱象整治。全力整治车辆乱鸣喇叭,对违法“禁鸣”车辆坚决依法严格处罚,整治城市“噪音污染”;加大车辆乱调头乱变道、车窗乱抛乱吐等的处理、处罚力度,着力培养市民文明驾乘好习惯。

突出出租车乱象整治。加快健全出租车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行车监督、违规处罚等行业规范,探索建立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考核评定和运营车辆驾驶员积分管理制度;探索“罚款+带车学习”模式,加大对出租车司机虚系安全带、拼载乘客、不主动出示票据等不文明行为的整治,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与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城乡“黑客运”车辆专项治理。

突出行人乱闯红灯乱翻护栏整治。加大对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翻越护栏等违法行为的文明劝导和处罚力度,进一步增强市民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礼让出行的主动性、自觉性。

四、深化未成年人关爱工程

强化学生文明素养培育。持续打造“小手牵大手 共创文明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品牌。持续深化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开齐开足德育课、体育课等课程,定期开展少先队活动。完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体系建设,实现各县(区) 学校均建有心理辅导中心(站、室),各中小学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常态化开展心理成长辅导工作。

强化未成年人社会教育阵地建设管理。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机制,深化社区家长学校和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实现社区家长学校100%全覆盖、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100%全覆盖。持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服务水平,定期集中开展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100%全覆盖。

强化校园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深入开展中小学校校园周边“六无”整治工作,确保校园周围环境干净。

新闻推荐

拍摄者:马文喜 做工作就要做到村民心里去 ——记合江县法王寺镇天池村第一书记丁永宏

拍摄时间:2017年3月拍摄场景:为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发展农业生产,丁永宏(左)为贫困户邓林良(右)争取到了1000元产业发展启动资金,并第一时间把钱转交给了对方。照片背后的故事“丁书记,路弄溜的你咋来了喔!...

合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