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十年之民生改善: 增进民生福祉,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提升
泸州市体育生态园即将投入使用,填补城南茜草片区无综合性体育公园的空白。合江县尧坝镇白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拿到新房钥匙,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泸州市城乡低保在充分发挥“兜底”作用的同时,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稳妥推进,全市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茜草片区棚改项目投入使用,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十年来,泸州市以解决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瓶颈问题为突破口,以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为落脚点,走出了一条突破路径依赖、由天然气枯竭的工业城市转型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区域中心城市、以平台建设引领转型发展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
转型十年,泸州市通过加大民生支出投入,不断完善就业和创业相关机制,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人口市民化进程,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会救助 小康路上不落一个人
在爱人的悉心照料下,身患尿毒症的鄢一帆度过了患病后的第六个年头。她当过两届县政协委员,曾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尿毒症却让这个家庭一贫如洗。55次入院治疗,每周三次透析,胃切除了大部分,出门透气也要人背下楼,病痛的折磨一度让鄢一帆痛不欲生。
鄢一帆说,当自己和家人快要撑不下去时,是党和政府向她伸出了援手。他们一家人住进了安置房,办理了低保,领到了医疗救助金。因为病痛折磨,鄢一帆曾无数次来到沱江大桥上想结束生命,但每每想起家人的关心、社会的关爱,她又重新鼓起了生的勇气。
从2007年起,市政府将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列入对各区县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救助标准和救助资金支出均实现了逐年递增。经过十年的努力,全市城乡低保家庭成员患病门诊负担重、住院费用高的突出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近年来,泸州市开展社会救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使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从2017年1月1日起,全市城市低保标准调整到每人每月500元,农村低保标准统一调高到每年3400元,这是泸州市从2007年以来连续10年大幅度调整城乡低保标准。近年来,泸州市通过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减轻城乡困难群体的医疗负担,增强了困难群众的满足感、获得感。
十年来,泸州市不断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发展,让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人。
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逐年提升,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按需施保。
全市全面建立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100%实现城乡低保对象参合参保,特困人员供养得到重新认定,敬老院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
泸州市城乡低保在充分发挥“兜底”作用的同时,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稳妥推进,全市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
民生为本 足不出户可参保缴费
在龙马潭区胡市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事群众络绎不绝。
“现在家门口就能缴社保,很方便了。”正在窗口上办理社保业务的胡市镇居民田洪平说,以前缴社保都要到区上的政务服务中心去,来回得半天。自从镇上设置社保窗口后,现在来回只要半小时。
2011年,龙马潭区率先进行基层平台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下延到镇(街)、村(社区)。目前已经有38项业务下沉到基层办理,实现了“政策咨询随时问、参保缴费不出村、待遇领取就地办、就业岗位送到家”的目标。
胡市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的建设和延伸,是泸州市人社部门服务民生,将公共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泸州市人社部门不断提升服务民生能力,变“百姓跑腿”为“数据跑路”,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最多跑一次。市民办理“人社事”,不仅能够在政务中心享受到一站式服务,还实现了在家门口办理的愿望。
随着“泸州智慧人社”的建设,如今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在手机上办理参保缴费等业务。在胡市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专程来学习使用手机APP参保缴费的居民王安培感叹,现在办理社保业务不仅高效还方便。
批准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以来,泸州市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妥善解决了资源枯竭、企业改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十年来,泸州市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居民和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泸州市不断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断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标准化建设,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十年来,泸州市奋力提升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对促进泸州经济转型发展、保障城乡居民和广大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文化惠民 市民在家门口观看精彩剧目
近日,走进江阳艺术宫,川剧精品折子戏传承剧目——“泸州河”正在彩排,演员们精心筹备,准备在“醉美泸州·百姓舞台”上为泸州的川剧票友呈上一台精彩大戏。“如今月月有戏看,泸州的票友有福啦。”市民杨会是一名川剧老票友,对百姓舞台每月安排的川剧演出赞不绝口。
泸州市文化馆副馆长黄松介绍说,“醉美泸州·百姓舞台”这个品牌文化活动已有6年的历史,以前更多是在文化广场上演出,如今不断提档升级,已经有了固定的演出剧场。如今的“百姓舞台”灯光、音响效果等都更好,市民观看能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
近年来,泸州的百姓舞台形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以“醉美泸州·百姓舞台”为代表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戏看。以“醉美泸州·悦动酒城”“全民阅读”为代表的服务品牌,全力推动了“一区县一特色”、“一乡镇一品牌”特色文化建设。
住在泸州,也能欣赏到德国青年交响乐团、比利时交响乐团的音乐盛宴,看到中央芭蕾舞团、国家京剧团的精湛演出,这是泸州市民之幸事。不出泸州就能看到全国乃至全世界顶尖剧目,享受到大城市老百姓的文化福利,这也是泸州市不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的结果。
近年来,泸州市实施“精品剧目进泸州工程”,引进了《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红灯记》《兰花花》《梁祝》等经典剧目到泸演出,一共演出38场次,让泸州观众也能享受国家级院团带来的文化大餐。
随着精品剧目的不断引进,泸州市民的文化消费习惯也在悄然改变。“从等票看、送票才看,到现在主动购票看。”四川天赐泸州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孙斌说,这是泸州市民文化消费习惯的一大转变,市民已渐渐形成购票观剧的习惯。
近年来,泸州市文化、体育场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奥体中心2014年底建成投用,泸州体育生态公园和文化艺术中心等标志性的文体设施相继竣工。这些体育场馆在整个川南甚至全省市州中都是一流的。
泸州市通过引进国际赛事,提升了泸州在全省、全国乃至海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2016年至2017年,泸州市承办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型赛事,如2016年CCTV“贺岁杯”世界拳王争霸赛、2017年ITF国际男子网球公开赛、泸州国际绿色马拉松赛等国际国内赛事。
新闻推荐
■龚飞本报记者李瑞莉摄影报道11月17日,由省、市、县各级工会共同联系帮扶的合江县榕山镇回洞桥村迎来一件大喜事,创建省级四好新村、表扬星级文明户活动结果正式揭晓。经全体村民评选,村民张方聪、...
合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