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干实干 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美丽的李咀村。王雨航 摄李咀村修建好的安置房。 本报记者 刘显玲 摄古蔺村民采收赶黄草。 市扶贫移民局供图
泸州市扶贫移民局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总体部署,聚焦年度目标,下足扶贫功夫,强化责任落实,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围绕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的标准,坚持精准施策到户到人与区域发展双轮驱动。截至今年7月底,共计完成349个重点扶贫项目的数据信息管理,形成197亿元的项目投资数据库。预脱贫人口的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达标率达100%;人均纯收入达标63438人,达标率为74.09%;住房安全保障达标74406人,达标率为86.9%;安全饮水达标78908人,达标率为92.16%;生活用电达标85615人,达标率为99.9%;广播电视达标76593人,达标率为89.46%。123个村集体经济、141个村通村硬化路、131个村卫生室、122个村文化室、149个村通信网络达到退出标准,达标率分别为82.6%、94.6%、87.9%、81.9%、100%。14个中心校、25个卫生院、27个便民服务中心已达标,达标率分别为51.9%、92.6%、100%。
近日,记者走进合江县五通镇的李咀村,一下子就被眼前美丽的景色迷住了,蓝天、绿树、池塘里美丽的荷花、漂亮的房子,这哪里是我们印象中的贫困村啊!简直就是美丽的花园。一条条柏油路、错落有致的苗寨聚居点、宽阔而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广场,给人感觉这就是一个充满苗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村寨。
其实,如今风景如画的李咀村,在两年前,这里的荷塘就是一个天然的蓄水池,四周长满杂草,垃圾遍地都是,村里没有文化广场,村民住房条件很差,东一家西一家,呈零星分布的状态。而这一切改变,来源于泸州市开展精准扶贫以来,五通镇党委和驻村干部,他们积极想办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招商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当地人文风情,打造苗族旅游文化,带领村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今年的李咀村将实现整村脱贫,这仅仅是泸州市“苦干实干,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小镜头。
对标补短重在实干
扶贫开发是一场攻坚战,必须统筹推进,精准实施,重点突破,要完成扶贫开发这个艰巨任务,最终要靠一个“干”字。市扶贫移民局周密部署,认真实干、精准施策并取得了良好业绩。
记者从市扶贫移民局了解到,今年初泸州市要做的首要工作是对标补短扎实推进,聚焦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制定交通、产业、易地扶贫搬迁等23个年度实施计划,列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做到资源整合、靶向瞄准、有的放矢。截至7月底,对标补短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成效过半。贫困人口脱贫方面: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达标率均达100%;人均纯收入达标63438人,达标率74%;住房安全保障达标74406人,达标率92.16%。
古蔺县香楠村是四川省重点贫困村,幅员27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628户、230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2户528人。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赶黄草产业,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专合社+农户”经营模式,贫困户按300元/亩的价格将土地租赁给村集体公司,或把扶贫小额信贷、专项扶贫资金、社会扶贫资金等整合,量化入股交由村集体公司运作,获得土地租金和入股分红。同时,贫困户可到村集体公司务工,每人每天可获劳务收入120元。另外,搭建生产销售、初加工、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产业链。由村集体公司加工厂初加工后配送到肝苏药业和古蔺县赶黄草协会,肝苏药业负责生产药品销售,赶黄草协会负责生产饮品原材料包装销售。村集体公司(农户)与肝苏药业、赶黄草协会(醇香茶叶公司)签订收购协议,按干杆2.5—3元/斤、生鲜叶3元/斤、生鲜花蕊7元/斤的价格,实行最低保护价保底收购,确保农户种植“零风险”。目前共种植赶黄草1000余亩(其中核心区连片种植500亩),亩产值达4000—6000元,年总产值达400—600万元,今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比去年增长6倍,预计全村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力争实现今年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筑牢基础完善数据
市扶贫移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脱贫攻坚基础工作全面加强,高度重视扶贫数据信息的基础作用,贫困县均建立了3人以上的专业数据队伍,实现了数据信息工作专项化、机构专门化、队伍专业化。今年6月以来,在省脱贫办的统一部署下,泸州市扎实开展精准识别和“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围绕“看什么”、“怎么看”、“谁来看”、“怎么帮”四个问题,采取“五比对五排查”(比对户口信息、购置商品房信息、购置消费型汽车信息等),全面开展了漏评户、错评户、错退户的排查核实并完善相关数据。
帮扶措施全面强化
今年,全市帮扶措施全面强化,共计划实施重点扶贫项目349个,投入资金197亿元。
其中,争取中央、省专项扶贫资金2.9亿元(其中合江县摘帽新增安排2224万元),引进正大、温氏等龙头企业,采取企业投入、政府补助、社会参与、农户入股的方式,构建“企业+基地+专合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全产业链扶贫开发。将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从30万元/村提高到50万元/村,对“插花户”,按每户500—3000元建立扶持基金,划拨到所在乡镇统筹使用。
同时,加大扶贫小额信贷发展力度,分险基金规模达1.68亿元,已发放贷款7.1亿元,强化驻村帮扶。家住合江镇石堰村六组的温正涛,今年57岁,因腿脚残疾,只能做一些轻体力劳动,收入来源不稳定,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起,温正涛借助产业扶持基金3000元,借扶贫小额信用贷款3万元,用于购买肥料、农药、鱼苗、鸭苗等,新种植荔枝6亩约150株,并积极参加镇上举办的各类荔枝管护技术培训,对原有荔枝进行品种改良和高标准管护,与其哥哥温正富一起承包集体鱼塘发展鱼鸭共养项目。在镇村和帮扶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温正涛利用产业扶持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和产业到户资金,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展产业,实现了脱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森波白雪)合江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严打环境违法行为,去年共调查各类环境信访投诉402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4起,处罚金额达71万余元;今年已立案查处62起,结案33起,处罚金额达81万余元。通过严...
合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