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是延续乡村教育的希望
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川江都市报记者采访了曾在古蔺呐喊村呐喊小学任教的三位女教师,她们在见证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也见证了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聆听她们的讲述,让人体会到,作为女性,她们坚守在村小“传道、授业、解惑”的不易。(《川江都市报》2022年3月7日06版)
张桂梅在代表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时,是这样说的: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这是来自一名普通人民教师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独白,如此朴实的语言,让所有人见证一个教育工作者最无私的品质。她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然后,我们得出结论:她是那支燃烧了自己,照亮他人前途的蜡烛。
其实,还有很多像张桂梅一样,用“爱”育人的乡村教师,他们是春泥,成为滋润乡村教育的沃土;他们是烛光,照亮着困难子弟走出大山的前程;他们用坚守,为乡村播下希望,为乡村教育注入向上的力量。
一提起乡村教师,不少人的脑海中还是会瞬间浮现出乡村教师相对清贫,环境相对封闭,工作极为繁重的清苦形象。过去,乡村教师群体工资待遇普遍偏低,一些社会保障水平不及城市教师,年轻教师不愿去乡村学校工作。这显然对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性和教育质量造成了影响,既不利于乡村学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更加不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但这一局面已经得到改变。比如2015年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针对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各种问题,实施了包括提高生活待遇、统一城乡编制标准、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8项举措;2018年又推行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大力提升乡村教师的待遇。而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体现乡村教师这份职业的荣誉感,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的浓厚氛围。
笔者认为,大幅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无疑是必要的。从教师角度来说,追求更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是现实层面的,这很正常,也只有通过经济等方面的补偿,才能留住更多乡村教育的人才。当然,除了依靠教职工编制、职称评聘等待遇方面留人外,还应该从“环境留人”方面去考虑,这就需要灵活机动去看问题,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交通,不同的生活条件,激励的措施也应该各不相同,各有侧重,采取精准扶持,让乡村教师觉得这份职业是体面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乡村学校欠缺的不是漂亮的校园,也不是各种各样的硬件设施,而是更优秀的乡村教师。他们可以扎根在脚下的一方热土上,奉献爱与智慧,成为改变一个孩子命运的智力支持者;而他们中那些足够优秀的人,甚至将成为振兴乡村发展的新脊梁。
新闻推荐
古蔺县实施以“四渡赤水”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传承带建设 太平古镇通景公路等项目同步推进
太平至二郎公路沿线民居打造效果图2022年,古蔺县实施以“四渡赤水”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传承带建设的近期目标:太平古镇通景公...
古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