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新篇章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赤水河畔“新长征”

安徽工人日报 2021-03-14 02:09 大字

为执行遵义会议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决定,1935年1月,中央红军离开遵义北上,由此有了四渡赤水的经典战役。

如今,生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人们把初心和使命镌刻在富民强市的“新长征”路上,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时代发展新篇章。

提升“幸福指数”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著名的茅台酒产地,赤水河穿镇而过。巍峨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屹立在赤水河边。1935年3月16日至17日,中央红军从这里三渡赤水,西向四川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我的祖父当年帮助红军渡过赤水河,祖父发现红军真是一支帮助穷苦人的军队,极其善待船工,也正因如此,当时船工都肯帮助红军解决渡船问题。”近日,76岁的仁怀市茅台镇老人王东方对记者说。

弹指一挥间,80多年过去了,当年激烈的战场成为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

在茅台镇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夜郎古酒厂上班的职工李洪发,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班组长,还被纳入企业人才储备库。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一线职工变成党员先锋,培养成企业需要的核心人才。”仁怀名酒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工会主席张怀杰对记者表示,园区成立初期,有4000余名职工是当地失地农民转化而来,职业能力参差不一,利益诉求多元。对此,园区管委会要求酒企在加强管理同时必须成立工会组织,与职工开展对话及工资集体协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几年来,园区职工收入稳步增长。

近年来,遵义市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赤水河边、乌江两岸、娄山关下,努力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发展红色旅游

遵义市习水县是四渡赤水的发轫地和主战场,而四渡赤水第一渡就是在习水县土城镇,在这里有一场著名的“青杠坡”战斗。

2014年,青杠坡还是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贫困发生率15%。如今,7年过去,青杠坡村美丽蝶变,整村脱贫。如今的青杠坡,精品水果满山坡,家家环境美,曾经的穷村庄,已变成了红色旅游打卡地。青杠坡村每天接待省内外游客500余人次。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习水县已建立起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渡赤水纪念馆为龙头,青杠坡战斗遗址等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骨架,多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覆盖的体系。

在整个遵义地区,该市以打造“红色传承精神高地”为目标,加快建设全国著名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努力把遵义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自2017年以来,遵义市制定了“红色传承精神高地”考核指标,对各级各部门开展红色传承活动有关工作进行项目化、指标化考核督查,将红色传承精神高地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

鲁班场战斗,与青杠坡战斗、遵义战役等,组成了雄浑的“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乐章。为纪念在鲁班场战斗中牺牲的烈士,1953年,当时的仁怀县委、县政府拨款修建了公墓,后来陆续安葬了146具红军烈士遗骸。

鲁班场白家坳有一位名叫郭德刚的退伍老兵,主动申请来守墓园,如今已是第22个年头了。“如果不是当年红军浴血奋战,哪有今天的幸福?”郭德刚老人如此感慨。

在仁怀,红色标语、红色遗迹、红色故事星罗棋布。现在,这些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已被列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并加紧建设。

新闻推荐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长江大保护 泸州的进与退

濑溪河是沱江一级支流,属于长江水系。泸州市积极开展濑溪河治理保护工作,濑溪河牛滩段成效明显。本报记者牟科摄泸州市在长...

古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蔺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