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公路建成后 公路助脱贫
□ 本报记者 肖婷
在古蔺县椒园镇犀牛村境内,一段蜿蜒而上的山路在层峦叠嶂的群山间,成为一道风景线。这里有12个弯道,被称作“十二道拐”,是一处网红打卡点。第一次途经此处的人,对这里的印象都很深刻。
“十二道拐”是乌蒙山叙永县水潦彝族乡至古蔺县太平镇农村扶贫公路的一部分。这条路也是泸州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的交通扶贫项目,亦是目前乌蒙山片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大的扶贫公路项目。线路在古蔺县境内长219公里,途经了马蹄镇、椒园镇、白泥镇、石宝镇、茅溪镇、丹桂镇、土城镇、二郎镇、太平镇等地,全线覆盖建制村105个,人口40万人,其中贫困村52个,贫困人口51646人。
有了这条路,沿线居民的生活开始变样。
“十二道拐”
昔日大山坡变身网红打卡点
听说有记者要了解“十二道拐”,住在山脚下的村民丁远忠午饭后便沿着公路走了上来,中途抄小路,40分钟便到了山上。
“以前这座山是没有路的,是一个大斜坡,从山下到山上只能到处钻。”丁远忠说,山脚下的人家与山上的人家几乎不往来,因为上山下山都很麻烦。同时,犀牛村位置偏远,距离附近的双沙镇、马蹄镇、椒园镇都超过了20公里,住在这里的村民出行非常困难。
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犀牛村的村民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直到2016年,这样的生活被乌蒙山叙永县水潦彝族乡至古蔺县太平镇农村扶贫公路的建设所打破,挖掘机、货车、筑路机械开进犀牛村,让村民们有了新期盼。
“附近村民对修公路都很支持,有的村民还愿意无偿提供自家承包的土地,让公路经过自家家门口。”椒园镇副镇长罗锋说。
2018年8月30日,乌蒙山叙永县水潦彝族乡至古蔺县太平镇农村扶贫公路建成通车。如今,沿线的1189户5582名村民有的开上了小轿车、摩托车,农村客运也开进了椒园镇犀牛村、玉河村,让这里的村民出行不再困难。
不用赶场了
打个电话生活用品送到家
出行不再难,村民的生活也好了起来。
沿着“十二道拐”上山,路边有不少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的平房。得益于扶贫公路的建设,村民们的生活有了新变化。
“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门前的公路,村民罗朝义高兴地说。
罗朝义曾是贫困户,2018年9月,享受易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政策的罗家四人从山沟沟里搬了出来,住进了扶贫公路旁的新家。
在罗朝义家的客厅里,堆放着几袋肥料和大米,每袋重约80斤。这些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品,以前想要购买一袋,对罗朝义来说都很不容易。
“没有路以前,买肥料就要到贵州市毕节市金沙县清池镇去买。”罗朝义回忆,从家里到清池镇,要走上一天一夜,每次只能背上一袋走回来。
“现在家里缺什么,我打一个电话人家就送来了,不用去赶场了。”罗朝义说,不仅是肥料和大米,就连日常所需的肉类、蔬菜,以及生活用品等,只要门口有小贩的车辆经过,都可以招呼一声,买来放着。
2019年,罗朝义家顺利脱贫。如今他不仅养殖了20来头山羊,还种植了甜橙、李子和梨树,有了产业和致富途径,罗朝义的生活变了样。
路带产业
甜橙销出去,客人请进来
路通了,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也带动了椒园镇的产业发展。
每年12月正是赤水河畔甜橙成熟的季节。位于椒园镇育林村的茂源甜橙种植家庭农场内,场主陈正潘正带着工人们采摘树上的甜橙。
作为椒园镇甜橙种植大户,陈正潘早早地就开辟了贵州毕节、仁怀等地的市场。在乌蒙山叙永县水潦彝族乡至古蔺县太平镇农村扶贫公路通车前,若要把甜橙运到仁怀,得花4个小时;如今路通了,沿着古金路和扶贫公路,只用2个多小时就能将甜橙送到客户手中。
“每趟运输时间节约1个多小时,算下来一年可以节约近10万元的运输成本。”陈正潘说,“一到周末,不少仁怀的客人还开着小车到农场来买水果。”
受益的不只有陈正潘。
“我们这里种的甜橙味道好,现在村里已经成立了3个家庭农场和1个专合社,既发展起了产业,又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育林村党支部书记袁体政说,村外的客人进来后拉动了村里的农特产品销售,可以摘甜橙、吃土鸡,体验农家之乐。
随着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不断推进,“十二道拐”在修建时被挖开的空闲之地也种上了甜橙、李子和梨树。罗锋告诉记者,镇上计划在海拔区域650米以下的甜橙,650米以上种上李子和梨树,目前在山上已建好了一个400立方米的蓄水池用于灌溉。
“以后这里就是甜橙产业园区。”看着一人高的树苗,罗锋眼中充满希望。
新闻推荐
母亲为1岁宝宝换尿不湿时没注意 儿子竟将5.5厘米发夹吞进胃里 提醒:如果孩子误吞异物,一定要及时就医
洋洋误吞的发夹“医生,娃儿把我的发夹吞进肚子了!”12月22日凌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二科接到一名从急诊科转来的患者—...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