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羽毛、黑色腹部、红色鸟冠 一只帅炸天的“大鸟”现身古蔺
闲庭信步的白鹇(泸州市观鸟协会供图)
“这是什么,白鹤?孔雀?”5月30日,泸州市古蔺县桂花镇村民在林间采竹笋时发现,一只长尾巴“大鸟”正在觅食,白色的羽毛、黑色的腹部、红色的鸟冠,漂亮的模样让村民很好奇,连忙拿出手机悄悄靠近它,拍下了一段视频。
经专业人士鉴定,这只“大鸟”学名白鹇(xián),鸟纲雉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增强,近年来,在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山区偶尔能够发现白鹇。◎ 川江都市报记者 曾刚
一只长尾巴的“大鸟”现身古蔺
5月30日,古蔺县桂花镇一村民前往黄荆老林一带的原始森林采摘竹笋,临近中午时分,发现竹林前方走来一只长尾巴“大鸟”,外貌有点像孔雀,又有点像野鸡。
“当时它在树林中疾走,左顾右盼,像是在找食物,又像是在找同伴。”村民回忆当时的场景说,这只“大鸟”比普通的鸡要大,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背部羽毛雪白,腹部呈黑色,头上有红色的冠子。看上去既像丹顶鹤,又像孔雀。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行走时悠闲的样子,看上去很优雅也很漂亮。
为了不惊动这只“大鸟”,村民放下手里的活儿悄悄靠近,拿出手机拍摄它的行动轨迹。“大鸟”一会儿慢条斯理地散步,一会儿急匆匆地小跑,一会儿又停下来扑腾扑腾翅膀……村民想靠近拍几张“大鸟”的照片,没想到脚底一滑,响声惊动“大鸟”。看到有陌生人跟踪,它赶紧振翅飞走,瞬间消失在茂密的森林里。
泸州白鹇种群正在逐渐恢复
回到家里,村民把拍下的“大鸟”视频传到微信群里,向大家咨询这是什么鸟。
古蔺桂花爱鸟人士徐挺在朋友圈看到“大鸟”活动的视频后,根据鸟儿的外形、动作、羽毛等特点,确定这只“大鸟”应该是消失已久的白鹇。
徐挺告诉记者,白鹇在古蔺山区又称“白旱鸡”“白野鸡”,主要分布在桂花黄荆一带1400-1800米的原始森林中。在捕猎泛滥的那些年,白鹇这种珍稀鸟类曾一度销声匿迹。近年来,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群众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白鹇的种群正在逐渐恢复。
泸州市观鸟协会会长李昭成根据视频画面判断,这的确是一只白鹇,根据它的行走方式和动作来看,应该是一只雄性白鹇在求偶,附近可能还有同类。村民能用手机拍到,实在难得。
据李昭成介绍,泸州的白鹇主要分布在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山区海拔较高的森林里。由于白鹇不迁徙,所以都是各自独立,呈点状分布。从泸州市几个鸟类活动观测点近些年统计的情况来看,全市白鹇总数还不到100只。
“白鹇体型较大、毛色艳丽,总有人在打它的主意。如果有不法分子枪打一只鸟,可能就会破坏它们的栖息地,白鹇种群就可能面临消失的危险。”李昭成呼吁,保护珍稀动物,从我做起,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相关链接
白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常年栖息于茂密的森林里,或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以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为食。通常成对或小群活动,生性机警,很少起飞,紧急时才急飞上树。繁殖期筑巢于灌木丛间的地面凹处,每窝产卵4-6枚,孵出当日雏鸟即可离巢随亲鸟活动。
白鹇雄鸟体态优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仙鸟”。其羽毛洁白,象征正直、清廉;其神貌清闲,代表处事从容不迫;不与众鸟杂居,代表洁身自爱,不与人同流合污。
新闻推荐
完整性是基础,整姿造型是难点,快速脱水保色是关键 “盛开”的植物标本会“说话”
植物标本泸州市园林绿化科研中心工作人员采集活体植物5月22日上午,泸州市园林绿化科研中心工作间内,工作人员并排而坐,一针...
古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古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