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带好头 点滴文明记心间

泸州日报 2020-04-30 09:16 大字

□ 本报记者 李界

最近,古蔺县二郎镇文明村党支部书记明祖令发现了身边的可喜变化:村上垃圾分类已见成效,村道旁的垃圾堆不见了,以前全村3天能收10多桶垃圾,现在减少了近一半……

在泸州,和明祖令一样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变化的市民还有很多:市民逐渐养成不乱丢垃圾杂物的好习惯,大家爱护环境卫生,用行动美化家园。

带走垃圾带好头

4月25日下午3时许,趁着晴好天气,市民王常亮和妻子带着孩子,到沱江边一片宽阔地休闲。王常亮铺上垫子,将带来的速食、水果、饮料等摆好,一边享受阳光,一边享用美食。一家三口有说有笑,好不开心。

夕阳西下,王常亮一家准备收拾回家。他将提前带来的两个垃圾袋拿了出来,对儿子说:“果皮、骨头等杂物是不可回收垃圾,要放入黑袋子;塑料袋、瓶子等是可回收垃圾,要放入透明袋子。”王常亮一边说一边教4岁的儿子将产生的垃圾分类带走,让江边保持原来的样子。

王常亮说,父母应从小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垃圾分类成效显

杨洪清是泸县云龙镇战旗村村民,对于家里的垃圾,他总是将塑料袋等不能降解的垃圾拾捡出来,又将菜叶、果皮等垃圾放进自家门前的垃圾堆肥坑。

“在村干部等的指导下,我家自建了垃圾堆肥坑,垃圾腐烂后形成的肥料可用于花草、农作物养护,实现可腐烂垃圾的二次利用。”杨洪清告诉记者,以前大家丢垃圾是不分类的,现在分类后,不仅肥料问题解决了,环境也变得更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云龙镇已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新购置分类垃圾桶、勾臂式垃圾箱、勾臂车,发动群众建设分散堆肥池4000余个。当前,云龙镇垃圾分类回收试点机制体制已初步形成,群众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新闻推荐

目前,泸州狂犬病疫苗供应紧缺 “五一”出行 别去“逗猫惹狗”

4月21日,去亲戚家串门被狗咬伤的何先生,终于在泸州市江阳区大山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到了狂犬病疫苗,此时距离他被咬已经过...

古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古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