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国家高新区既埋头苦干又抬头望路 跨越发展 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园区”

泸州日报 2020-01-08 09:02 大字

■本报记者 蔺艳霜

2019年,泸州国家高新区紧扣“产业发展见效年”主题,加快产城融合,为泸州打造“三大千亿产业”、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做出了积极贡献。去年,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20%以上增速,核心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7亿元,同比增长23.5%;工业总产值319.5亿元,增长21.1%,并成功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在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115名,持续保持上升态势。

产业集聚

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泸州国家高新区加快5大主导产业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前,园区核心区已初步形成两大产业集群:一是以驰腾科技、麦穗科技、思普康、成像通为龙头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集聚企业20多家,2019年形成产能52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2.6%;二是以长江机械、泸州容大等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19年形成产能12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达到15.0%。

2019年,泸州国家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壮大,投入3亿元产业扶持资金支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启动华为成都研究院数据迁入,北斗四川分中心、省联社异地灾备中心等项目正加紧建设,12家数字经济企业已入驻众创中心,5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豪能股份投资10亿元建设汽车同步器生产基地;智通机器人积极拓展市场,成为全省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泸州容大与长安合作,启动了二期机械加工生产线和第二条总装线建设……

同时,泸州国家高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招引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全力打造总部经济区。2019年,园区签约项目22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个,签约金额60亿元,招商引资省外国内到位资金55.2亿元。

宜居宜业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日前,占地1700亩的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完工,春节前将完美呈现,成为泸州又一道亮丽风景。

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是泸州国家高新区推进“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关键项目。辐射岸线发展,该区域将打造成集高端居住、商务办公、金融服务、创新研发等为一体的产业新城。

一直以来,泸州国家高新区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突出“一园一主业、园园有特色”,全力建设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目前,园区大数据产业规模、效益实现双提升;智能终端产业从无到有、后发赶超;高端装备制造业亮出不凡成绩单,产城融合已勾画出一个宜居宜业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高净值人群聚集区、高品质生活体验区和高颜值生态保育区。

泸州国家高新区着力项目攻坚,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9年完成投资66.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1.9%。目前,高科路、(古蔺)异地产业园基地设施等一批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渔子溪河道防洪整治及配套工程、众创中心已竣工投用,标准化厂房(二期)80万平方米已完成工程进度的90%。泸州国家高新区还不断强化要素保障,2019年高投集团新增到位融资(发债)63亿元,国开行异地扶贫产业园首期20亿元贷款获批,争取上级专项资金8000万元,盘活园区闲置厂房3万平方米、存量土地525亩……

瞄准目标

向全国“百强园区”迈进

泸州高新区成立于2013年,成立一年多便直接升格为国家高新区,提前完成市委、市政府“两年创建成功”的目标任务。有了“国字号”招牌的泸州国家高新区,图存奋进、厚积薄发,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连年上升。

接下来,泸州国家高新区将继续坚持“高新快特”总要求,以“产城融合提升年”为主题,高效益发展产业,打造产业兴盛园区;高品质产城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园区;高效率招商选商,打造活力迸发园区;高水平创新驱动,打造科技引领园区;高标准优化服务,打造方便快捷园区;高标准推进党建,打造风清气正园区。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泸州国家高新区又定下奋斗目标:2020年,园区将力争核心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利润总额20亿元,入库税金6亿元以上,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保持20%以上增幅,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园区”。

新闻推荐

泸州酒业2020年这样干 目标

力争2020年全市白酒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10%;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实现产值和服务性收入1000亿元,同比增长17%;加快...

古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古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