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县: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环保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泸州日报 2019-10-24 09:55 大字

古蔺县境内的赤水河。

赤水河在古蔺县二郎镇崇山峻岭中流淌。

■本报记者 周雪梅

绿色发展理念,需要绿色践行。古蔺县重视县域内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平均值为72.2,生态环境状况良,森林覆盖率50.89%。近年来,古蔺县境内的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驶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公式 加快沿河产业布局调整优化

优化沿河产业空间布局,把主体功能区、生态红线等作为产业布局的前置条件,严格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结果进行生产力布局,严禁在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和危化品码头。制定实施分年度落后产能淘汰方案,化解一批过剩产能,退出一批低端产能,全面取缔“十小”企业。严控煤炭消费总量,确保全县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

全面排查沿河工业污染源,优先选取水泥、酿造等重点行业开展达标情况排查,限期治理后仍不达标的依法关闭。强化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引导工业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

公式 强化污染防治

古蔺县所有沿河企业完成突发生态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加强船载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强化危险货物运输船舶各环节管控,定期开展危险货物运输整治,严厉打击未取得资质运输危险化学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根据本地区船舶污染水域环境情况,制定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环境能力建设方案,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强化船舶流动污染的源头控制,按照要求安装配备船舶污水和垃圾收集储存设施。严格危险货物船舶准入条件。

公式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

结合古蔺县乡村布局规划,加快推进田、水、路、林、村“五位一体”综合整治,实施农村清洁、水系沟通、河塘清淤、岸坡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2017年7月底前,完成禁养区划定工作和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关闭搬迁任务。

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9年底,古蔺县辖区内26个乡镇一级场镇将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实现稳定运行。

公式 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开展执法专项行动,推进沿河取水口和排污口布局优化,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全面取缔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设区域内的排污口;对没有满足水功能区管理要求和影响取水安全的排污口限期整改。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建设,提升水质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每季度向社会公布。加快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在2020年前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

公式 切实加强环境质量管理

为共同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古蔺县与云贵川相关协作方签订《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联动协议》《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赤水河共管水域渔政管理联合工作机制协议》。2013年以来,与贵州、云南相邻区县先后开展多次联动执法,发现、整改生态环境问题150余项。

强化岸线保护和合理利用。实施赤水河流域岸线保护和利用的相关规划,严格保护湿地、饮用水水源地、生态防护林等生态岸线,集约利用生产、生活岸线,合理保护和利用稀缺的岸线资源。

实行占用水域等效替代制度,确保水域面积不减少。加强水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实施河道蓝线管理。严格控制围网养殖规模,优化养殖布局,推进生态健康养殖。

公式 构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体系

建立古蔺县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重要信息及时共享、重大事件集中会商、重点案件联合执法督办机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将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整合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环保能力建设。研究采取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实施“以奖代补”“以奖促治”。

新闻推荐

文化生活日趋丰富 幸福感在不断提升

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让文化演出现场气氛更加活跃。群众文化旅游艺术活动丰富市民生活。■本报记者曾念市民杨开杰是一名出...

古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古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