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机制 推动乡村振兴 古蔺县全力决战 跨越脱贫摘帽“最后一公里”
企业扶贫车间——护家镇肉牛养殖家庭农场。
土城香桃。
马嘶苗族乡村民在采摘茶叶。
马蹄甜橙。
黄荆乡金鱼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朱茂 摄
□ 本报记者 杜玉青
古蔺县地处川黔交界,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17个、贫困人口11.89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2014年以来,古蔺县干部群众在改变贫困命运的“新长征”中,一步一个脚印走,打赢了一场场攻坚硬仗,截至2018年底,全县累计113个村退出贫困村序列、10.54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76%。目前,古蔺县正在开展2019年预脱贫村、预脱贫户退出验收工作,在顺利完成年度减贫目标任务后,全县贫困综合发生率将下降至0.3%。
“输血”“造血”并行 助力群众增收
2016年,古蔺县桂花镇大力发展赶黄草等中药材产业,建档立卡贫困户郭恩军在村委会的带动下,决定放弃外出务工,一边在家照顾父母,一边探索发展产业。2018年,在村集体经济的带领下,郭恩军自行发展大葱10亩及赶黄草、丹参等多种中药材,全年实现收入3万余元。今年,郭恩军又率先在村集体经济带领下发展前胡(中药材)5亩,日子越来越富裕。
近年来,古蔺县紧紧围绕支撑脱贫、防止返贫、带动富民,坚持厚植优势,重点在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上做文章。
产业扶贫如何做?古蔺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种养循环、全产业链发展”思路,聚力打造甜橙、猕猴桃、肉牛、丫杈猪“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全力提升中药材、高粱、烤烟、茶叶、土鸡“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形成“4+5+N”农业特色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古蔺县启动建设省、市、县三级现代农业园区20个,建成村级脱贫产业园184个,带动上万户贫困户增收,形成“县有主导园区、乡有规模基地、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扶贫产业格局。该县招引了浙江天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巨星企业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快甜橙、生猪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效益。
去年1月,古蔺县启动建设东城扶贫产业集中发展区,该发展区建成后可容纳100余家企业入驻、提供2万个就业岗位,承接发达地区无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就业带动民富。目前,广州高乐皮具厂已在该发展区建成投运,吸纳526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185人,带贫率达35.2%。
同时,古蔺县制定县、镇、村三级扶贫车间标准化建设方案,重点依托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招引企业、古蔺籍在外成功人士开办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目前,全县已建成扶贫车间43个、吸纳1121名贫困人口就业。并且,古蔺县综合采取劳务协作、开发公益岗位等方式,引导1.73万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或就地就业。
做实保障扶贫 办好民生实事
2014年以来,古蔺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各类保障政策,推动住房、医疗、教育扶贫政策落地生根,让贫困群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从来没想过能住这么好的房子。而且聚居点还有企业,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不用出远门打工了。”2017年,古蔺县椒园镇水田村三组贫困户庞元丹住进了新居。和庞元丹一同搬进椒园镇杨柳湾聚居点新居的还有当地的107户贫困户。
为了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古蔺县全覆盖开展农村危旧房屋鉴定,整合危房改造、土地增减“双挂钩”、人居环境改善等政策,2014年以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6887户。同时,依托场镇、产业基地、乡村旅游区等,全县共建成聚居点108个,集中安置4950户20726人,分散安置4155户17051人,为贫困群众提供了住房保障。
在教育保障方面,古蔺县严格落实“五长”工作责任制,实施“控辍保学”,抓好教育扶贫助困攻坚,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零辍学”;贫困学生学前至高等教育政策资助“零遗漏”。已累计发放资助资金3.63亿元、惠及33.4万人次;实施生源地助学贷款,近5年累计发放助学贷款3.25亿元、支持近4.3万人次。大力实施“引才、育才、留才”工程,补充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1222名,轮岗交流872人。
在基本医疗方面,2017年以来,该县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财政全额代缴,参保率达100%,并通过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扶贫专项基金、医疗救助、医院减免、政府统筹、卫生扶贫基金解决,实现贫困人口县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5%以内,慢病门诊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
目前,古蔺县正在加快争取双沙35KV变电站扩建,马嘶35KV变电站、水口35KV变电站配套项目等一批输变电工程及配套电网的资金下达,力争2020年完成剩余行政村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提升优质电力供给能力。不断完善的基础建设,让该县贫困群众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
凝聚攻坚合力 让扶贫落到实处
今年2月20日,古蔺县鱼化镇苗沟村第一书记崔静可在古蔺县2019年脱贫摘帽攻坚大会上荣获了“优秀第一书记”称号。对于崔静可来说,这一荣誉来之不易。
苗沟村位于古蔺县鱼化镇南部,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收入渠道单一、村民文化水平较低等原因,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贫困户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除了条件差和贫穷以外,苗沟村还是出了名的“麻烦村”,村民们不配合工作,连村两委干部也束手无策。
2017年4月,崔静可担任苗沟村第一书记。到了苗沟村,崔静可第一件事就是跑遍全村农户,了解情况、收集诉求,尽可能地把自己融入群众中,把老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从未干过农活的崔静可,常常扛起锄头到田间地头帮着村民一起干农活,村里谁家有困难,她也会第一时间赶过去帮忙。
崔静可的诚恳与实在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在她的努力下,2018年苗沟村有61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5%,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000元以上,该村也于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为了让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古蔺县凝聚攻坚合力,通过向下发力,严格实行“四级包保”责任制,开展精准帮扶“大走访”,深入推动“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创新实施脱贫攻坚“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广大扶贫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转战脱贫攻坚主战场,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用汗水、泪水、鲜血乃至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以实干“热度”传递扶贫“温度”, 凝聚起党心民心,汇聚起攻坚力量。
除了向下发力,古蔺县还向外借力,积极对接64家中央和省市定点扶贫单位,一大批援建项目落实落地,各方关爱在古蔺县汇成股股暖流。古蔺县还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在浙江省常山县帮助下,建设扶贫协作项目24个,打造“一园一带一批”产业扶贫综合体,实施“万千百十”劳务协作工程,引导东部企业投资1.78亿元,“双线”销售扶贫产品2.27亿元,古蔺县1.3万贫困群众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实现稳定脱贫。
此外,古蔺县广泛开展“八倡导、八革除”活动,全面推行农户积分管理,设立爱心扶贫超市,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奖励,全县“脱贫光荣”氛围越来越浓厚;创新推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降低群众办事成本,提高群众办事效率,拉近干部群众关系。今年以来,全县已办结代办事项8267项,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大幅提升。
D
截至目前,古蔺县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和贫困户脱贫指标已全部达标,正在开展今年预脱贫村、预脱贫户退出验收工作。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后,古蔺县综合贫困发生率将下降至0.3%。实现摘帽的同时,古蔺县将坚持脱贫摘帽“四不摘”原则,在产业发展、就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
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古蔺县除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外,充分运用好电商平台大力发展消费扶贫,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特产品产销服一体化水平;推广以购代捐的扶贫模式,组织开展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学校、医院、机关食堂和交易市场活动;继续推动“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申报,动员更多社会企业、爱心人士开展扶贫产品认购。
以就业服务为支撑,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古蔺县加强区域劳务合作,推进劳务协作,抢抓古蔺——常山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积极加强与泸州高新区智能终端企业对接,通过举办招聘会、“送岗进村入户”等方式搭建平台,集中组织输送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劳务对接的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质量。
古蔺县结合特色文化、自然生态、乡村旅游等情况,鼓励贫困劳动力开办农家乐、养殖场、土特产品加工等项目,充分发挥种植养殖合作社、中药材基地、农村电商等村级涉农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作用,不断加大就业奖补、融资贷款支持等创业政策扶持力度。
古蔺县依托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充分整合利用闲置办公用房、企业厂房、闲置校舍等资源建设来料加工制造、农产品初加工等无污染、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扶贫车间,让无法离乡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根据贫困劳动力年龄结构、技能与就业需求精准施策,免费向贫困群众提供订单式就业培训,定向推荐就业。
从1984年戴上贫困县帽子开始,到2019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古蔺县终将跨越脱贫摘帽的“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该县也将建立起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数据变化
2014年—2018年,古蔺县累计减少贫困村113个、贫困人口10.54万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4.9%下降至2018年末的1.76%。
2014年以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6887户。依托场镇、产业基地、乡村旅游区等,全县共建成聚居点108个,集中安置4950户20726人;分散安置4155户17051人。
制定4类10项扶持政策,大力招引企业、古蔺籍在外成功人士开办扶贫车间,目前已建成县、乡、村三级扶贫车间43个,吸纳1121名贫困人口就业。
近5年累计发放助学贷款3.25亿元、支持近4.3万人次,累计发放中职助学贷款646.65万元,支持贫困学生1314人。
新闻推荐
9月30日上午10时,一辆客车身披彩绸通过赤水河红军大桥,标志着大桥全面建成并交付。大桥西连四川古蔺,东接贵州习水,...
古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古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