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县:大山深处有“外卖”

泸州日报 2019-03-18 09:27 大字

(上接第一版)

由于父亲在家已种植了50余亩猕猴桃,现在年老无更多精力经营基地,张益强得知家乡要发展猕猴桃产业,还邀请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并能提供相关政策扶持后,就萌生了回乡发展的念头。同时,张益强看到“菊胜餐馆”的“生财之道”,打算也开一间特色农村小餐馆。

一同返乡创业就业的还有喻国友、王端等50余名村民。在外务工8年的喻国友回乡后开始种植猕猴桃,现已种植120余亩。喻国友还找了同村的贫困村民在自己的猕猴桃基地务工,“打工仔”变成了小有名气的“产业老板”。

田园牧歌

提升村民生活水平

东新镇位于古蔺县东部,山高路远,全镇无大型工矿企业,属于典型的纯农业镇。

去年,东新镇猕猴桃种植面积超过8000亩,其中2015年种植的800亩已挂果投产,亩产值在万元以上。东新镇采取以“园区+村集体公司+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发展猕猴桃基地,以建立“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入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户及贫困户“流转有租金、劳作有酬金、入股有股金”。

村民石明英今年65岁,家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猕猴桃基地建起来后,她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到基地打零工补贴家用。

东新镇海拔在420米至1450米,森林覆盖率达54%,立体气候非常明显,生态环境良好,是种植原生态农产品的上佳之地。东新镇党委和政府以此为优势,大胆探索,努力创新,确立了“农旅融合、田园牧歌”发展思路,走出一条“做强特色产业,实现脱贫奔康”的乡村振兴道路,有效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

“我们种植一年的猕猴桃,相当于种植几年的庄稼。只要把产业搞好了,收入就增加了,生活就会变好。现在生活环境美了,我们还住上了新房子,不再愁吃穿。”呐喊村二组村民杨知莲扬起自信的笑脸。

在东新镇的猕猴桃基地里,千万枝嫩芽正舒展着身姿,朝着阳光生长。

新闻推荐

纳溪区法院:“三级家事调解网络”促夫妻和好

本报讯(豆雪霞记者曾臻)“感谢调解中心的工作人员,要不是你们及时出现和干预疏导,我们都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3月7...

古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