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追记心系扶贫的余芬同志

四川日报 2018-10-11 07:19 大字

□罗森波谢蕤孔芒本报记者魏冯

【人物名片】

余芬,女,汉族,泸州市古蔺县人,1972年1月出生,200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古蔺县文旅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队员。2017年12月24日,余芬在下乡扶贫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牺牲,年仅45岁。

【先锋事迹】

泸州市古蔺县,是川黔结合部的国家级贫困县。

为早日甩掉穷帽,2014年9月起,“百名书记带支部、千名干部包万户”的“百千万”帮扶行动在古蔺铺展开来。也就是在这个行动中,余芬成为全县机关帮扶干部中的一位。

2017年7月,余芬认下了几门“穷亲戚”。从此,她成为古蔺县太平镇走马村周光文、周国民、周应海、袁图先、胡克勋、周国良6户贫困户家中的常客。

2017年12月17日,周日,在村里走访的余芬发现周光文和胡克勋两家的电视机坏了。一个星期后的12月24日,余芬带着修理好的两台电视机,等丈夫陈开政下班后,一起驱车奔向周光文和胡克勋家。

然而,当日17时10分许,车行至叙古高速公路太平连接线的月亮坪时,陡坡转弯车轮打滑,车辆跌下近30米高的悬崖。尽管余芬被第一时间送到古蔺县人民医院全力抢救,但最终回天无力。

至今,村监委会主任周林谈及此事仍抑制不住泪水:“周光文母亲吴仁芬第二天就满74岁了,余芬如此着急送电视,就是想让老人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入户扶贫,余芬每次都会叫上熟悉村情的周林。在余芬身上,周林也学会了与村民拉近距离的“三件法宝”:换位思考、说话算数、心细如发。

周林记得,一次余芬到周国良家走访,端来的板凳上沾满灰尘,她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坐了下去。“为啥不擦干净再坐?”“如果你端来板凳,对方擦来擦去才肯坐,你咋个想?所以,不要讲究那么多,重要的是不要与群众的感情生分了。”后来,余芬这样回应周林的疑问。

帮扶对象袁图先家的瓦房半边墙壁已坍塌,2017年7月,余芬对袁图先说,要让她和儿子住进易地扶贫搬迁的楼房。一个月后,余芬的一个电话让袁图先比过年还高兴:“她说新房子帮我们落实好了,就在场镇的古镇新区里。”

余芬的日记本上,6户贫困家庭21名成员的所有情况记得满满当当。周国民的儿子周树文要结婚,离法定年龄还差几天,不知该如何办手续。余芬看了一眼身份证便心细地记下了周树文的生日。在他生日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周树文和他的未婚妻去县民政部门办理结婚证,随即又办理了准生证,方便其享受生育住院费报销政策。

“不识字,连蔬菜种子都会买错,辛苦了一季,种瓜不得瓜。”一次,吴仁芬的一句玩笑话,引起了余芬的格外重视。第二次来她家时,余芬带来纸笔,从写名字开始,手把手教吴仁芬识字。没过多久,古稀老人流利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得知余芬的噩耗后,吴仁芬拭着泪说:“70多岁了,我终于会写自己的名字了。但是,恩人余芬却走了。”

【记者手记】

扶贫扶到心坎里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在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余芬的行动证明,困难面前只要干部肩扛责任苦帮实帮,群众苦干实干,就没有翻不过的坎、打不赢的仗。

贫困户袁图先的儿子王新应像亲人一样信任余芬。只要是她打电话喊开会,王新应一定随叫随到,“芬姐从不‘雷声大雨点小’,总是说到做到,我就是相信她。”在余芬的鼓励和支招下,以前游手好闲的王新应对生活燃起了希望,踏踏实实做起了小生意。

这一鲜活的细节说明,帮扶干部要视群众如亲人,把扶贫当己任,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才能增强贫困群众的认同感。

新闻推荐

送月饼、送问候…… 中秋佳节 “第一书记”仍然忙

中秋佳节来临,对于泸州的各个“第一书记”来说,贫困户里有什么需要帮忙,成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昨日,不少“第一书记”就带上...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