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百花齐放 富民村结出致富果 记富民村驻村干部、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罗畅
罗畅(左一)入户了解贫困户情况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敏 摄影报道
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富民村易地扶贫搬迁点,是两排青瓦白墙洋房。苗族汉子王文平家的民宿客栈,就开在这里。2017年前,王文平住在富民村一个偏僻的大山上,除了常年用水不便,每到冬天,大雪都会压垮电线,导致电灯都用不上。多年来,王文平一家过着自给自足的贫苦生活,除了能吃口饱饭,全家基本无收入。
如今,富民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来,王文平从完全不懂经营之道的贫困户,在驻村干部的悉心指导下,转变成为富民村“锦绣蔺苗”民宿客栈的老板,有了不菲的收入。“心里最感激的就是罗主任。”9月6日,王文平对川江都市报记者谈起自己生活发生的改变,感慨地说。
他为民办事赢得信任
王文平说的罗主任,是大寨苗族乡派驻富民村的驻村干部罗畅。2014年,当全国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罗畅毅然决定从古蔺县住建局回到家乡大寨乡。
“那时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为家乡脱贫攻坚尽一份力。”罗畅说,由于富民村为全省重点贫困村,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极不完善、无规模化产业、群众思想守旧等问题突出,导致富民村贫困户扎堆,全村贫困户达135户524人,贫困发生率达23.6%,脱贫攻坚形势严峻。
2016年,为了充实富民村帮扶力量,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不落下一人,罗畅被选派到富民村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罗畅坦言,自己对富民村并不陌生,作为大寨乡的本土干部,深知富民村的贫困现状,要实现脱贫极其不易。
为打赢精准脱贫的攻坚战,罗畅和工作组抱着一心为群众谋实事的赤子之心,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罗畅在驻村开展工作过程中注意到,当地群众普片存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在落实很多政策时,常会遇到群众的不理解,甚至埋怨和责怪,罗畅耐心地为群众办事,在处理问题时一直秉持公心,做到不偏心、不私心。久而久之,在罗畅为群众办好一件件实事后,得到当地群众的信任。
产业扶贫百花齐放
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罗畅走村串户,深入贫困户家中,摸清了每个贫困户的情况。罗畅注意到,大寨乡富民村位于乌蒙山核心腹地,气候宜人,空气良好,旅游资源丰富,适合搞乡村旅游。在罗畅的努力和多部门协调下,为富民村开出产业扶贫的“处方”:
富民村着手实施“六个一”旅游扶贫工程,即提升打造一批旅游项目、引进和培育一批旅游经济实体、举办一批旅游节会活动、包装一批旅游特色产品、开展一系列旅游体验活动、制定一套考核奖励扶持政策。
随着贫困户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新建了形象寨门、迎新广场、风情廊桥、旅游厕所、生态河堤等,一大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富民村快步迈向脱贫致富的大道。
罗畅和同事们积极创新探索土地流转、资产运营、服务创收等方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成功引进温氏集团、四川百谷农旅、古蔺源丰农业等6家企业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甜柿、木瓜、高山蔬菜、烤烟4个千亩产业基地,建成年出栏1000头的2个生猪养殖示范基地、1个占地100亩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发展蜜蜂养殖300箱。与此同时,登山步道、卫生室、文化室等70余个项目也陆续建设落地,富民村形成了扶贫产业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富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年来,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富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2016年创建成为了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村,2017年将富民新村创建成为了国家AA级旅游景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今年5-9月份,“菊香富民 苗寨吃新”为主题系列活动在富民村举行,吸引了大量游客,日接待峰值为3万人次。
截至目前,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产业扶贫之花结出了脱贫致富之果。全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产业发展取得较大突破,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为核心,温氏生猪、富硒乌骨鸡、肉牛、蜜蜂四大支柱养殖业,木瓜、甜柿、烤烟、高山蔬菜、大竹五大千亩种植业的“145”产业布局,全村135户贫困户也已实现脱贫129户,农民人均纯收入两年翻了三番至12500余元,富民村也于2107年成功退出全省贫困村序列,一个崭新靓丽的富民村成为了全县脱贫攻坚的样板村。
新闻推荐
■川江都市报记者杨敏9月10日,在古蔺县二郎镇文明村易地扶贫搬迁户明兴强家里,村第一书记李仿又上门了解情况。“母猪下了...
古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古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